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人工種植冬蟲夏草,以及人工種植冬蟲夏草功效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冬蟲夏草不可以人工種植的。冬蟲夏草由于它形成所需要的條件特別復雜,如高寒,低氧,高紫外線強度等惡劣的自然環境,而現今的科技還無法模擬這些環境,所以無法人工種植冬蟲夏草。根據記錄,目前尚未有人培育如此高密度的冬蟲夏草子實體。
冬蟲夏草目前還不能人工種植,冬蟲夏草對環境的要求極高,它一般生長在青海,***,四川,云南,甘肅等省份的高寒地帶和雪山草原。
冬蟲夏草生長習性
每年的8月下旬開始,冬蟲夏草的寄主蝙蝠蛾幼蟲遇到借助風力或雨水傳播的冬蟲夏草子囊孢子,在環境條件適宜時被侵染,被侵染幼蟲行動遲緩,10月份2到9度時爬至近地表處死亡呈僵蟲。冬蟲夏草菌吸收蟲體營養進行生長繁殖致使蟲體內長滿菌絲繼而形成子座。
11月至次年2月份,地溫極低,子座生長非常緩慢甚至停止生長。5月,溫度升至4到10度,土壤解凍,僵蟲體表長出菌絲并與土壤黏結成一層膜皮,子實體迅速向上生長至20到50毫米的棒狀子實體,露出地面。
6到7月中下旬,子實體頭部逐漸膨大,子囊孢子在適宜的溫濕度、光照下成熟并彈射出來,此時,地下僵蟲腐爛,子實體空心,擴散出來的孢子借助風,水再去感染蝙蝠蛾幼蟲。天然狀態下,冬蟲夏草完成無性和有性世代需要約3年的時間。
冬蟲夏草不能人工種植,蟲草的形成特別復雜,目前還不能夠人工種植。
夏季,子囊孢子從子囊***出后,產生芽管(或從分生孢子產生芽管),穿入寄主幼蟲體內生長,染病幼蟲鉆入土中,冬季形成菌核,菌核破壞了幼蟲的內部器官,但蟲體的角皮仍完整無損。翌年夏季,從幼蟲尸體的前端生出子座。
形成過程
每當盛夏,在海拔3000m以上的高原草甸上,體小身花的成年蝙蝠蛾便將千千萬萬個蟲卵產在地上,經一個月左右孵化后蛾卵變成小蟲,再鉆進濕潤、疏松的土壤里,吸食植物根莖的營養,逐步將身體養得潔白肥胖。
土層里有一種球形的蟲草真菌子囊孢子,當蟲草蝙蝠蛾幼蟲遭到孢子侵襲后,便鉆進地面淺層,孢子在幼蟲體內生長,幼蟲的內臟就一點點消失,最后幼蟲頭朝上尾朝下而死去,這時蟲體變成了一個充溢菌絲的軀殼,埋藏在土層里,這就是“冬蟲”。
經過一個冬天,到第二年春夏季,菌絲又開始生長,從死去幼蟲的口或頭部長出一根紫紅色的小草,高2-5cm,頂端有菠蘿狀的囊殼,這就是“夏草”。這樣,幼蟲軀殼與長出的小草共同組成了一個完好的“冬蟲夏草”。
冬蟲夏草作為藏族民間用藥已有上千年歷史,全草入藥。與人參、鹿茸并稱為三大高級滋補品,具補肺益腎、止血化痰之功效。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冬蟲夏草種植***,一起來看看。
冬蟲夏草種植***
1,栽培條件冬蟲夏草的人工栽培主要是準備菌種和昆蟲兩個條件。
(1)菌種冬蟲夏草的栽培首先要有優良的純菌種,一是要早熟、高產,主要目的是縮短生產周期,降低成本。二是要感染力強,要求菌種有較強的生命力,成活率達95%,以上,能對昆蟲迅速感染,盡快得病死亡。三是適應范圍廣,特別是對環境溫度變化和其他雜菌感染有一定的抵抗能力。
(2)昆蟲昆蟲主要利用蝙幅蛾幼蟲作為冬蟲夏草的寄生,幼蟲要求必須是活的,個體大、肥胖的較好,數量多少根據自己的栽培而決定。一般每平方米需幼蟲1千克,母種一支,細沙土50千克,可栽出鮮冬蟲夏草0.5千克,曬干品0.05干克,價值100元。
(3)環境冬蟲夏草的人工栽培無論海拔高低都可以,關鍵決定于溫度。冬蟲夏草是一種中、低溫型菌類,菌絲生長繁殖適溫度是5~32℃,最適宜12~18℃,菌核和子座形成10~25℃為宜。
(4)栽培季節利用自然氣溫,一年可栽培兩季,春季3~5月,秋季9~11月,若在室內人工控溫,一年四季均可栽培,而且還可縮短生長期。
2.栽培***冬蟲夏草的栽培方式很多,可進行室內外瓶栽、箱栽、床栽、露地栽培等方式,根據自己的條件任意選擇。無論哪種栽培方式,在栽培前都必須先培養菌蟲,使昆蟲在人土之前感染上這種帶病毒性的菌液,到入土時已重病在身不宜亂爬,有利于早死,快出,生長均勻。
菌蟲培養***是將已制好的液體菌種用噴霧器噴在幼蟲身上,見濕為止,每天噴2次,3天后這種受菌液浸害的幼蟲出現行動遲緩,處昏迷狀態,即可進行栽培。
(1)瓶栽適合于家庭栽培,采用普通罐頭瓶洗凈后,在瓶內先墊一層2.5~3厘米的細沙土,土質含水量60%,然后將感染菌液的幼蟲放在上面,每瓶放兩只為宜,要求兩只幼蟲之間不要靠攏,腹面向下,放伸,上面再蓋細沙土3厘米,稍壓平表面。為了保持濕潤,再用塑料薄膜封口,放入室內外適宜的溫度下進行管理,避免陽光直射。
(2)箱栽也適合于家庭栽培,可利用大小木箱、塑料盆進行栽培。木箱底部和四周要有塑料薄膜,防止水分散失,先將細沙土鋪5-7厘米厚,再均勻地放入菌蟲,每只蟲之間相隔2~3厘米,上面再蓋沙士3~5厘米,表面用塑料薄膜保濕。為了節約場地,還可將木箱重疊起來。
(3)床栽床架栽培是進行大批生產的發展方式,這種方式一般適宜室內,可充分利用室內空間進行層架栽培,節約場地。床架寬100厘米,長根據自己的房間設計,采用竹、木***,每層四邊高12厘米用于擋土,栽培時先鋪一層塑料薄膜,再倒細沙土5~7厘米拍平,放入菌蟲,距離按箱栽,上面蓋沙土3~5厘米,然后覆蓋塑料薄膜。
(4)露地栽指室外栽培,室外栽培關鍵要選好場地,首先要避免陽光直射和雨水沖刷,做到能遮蔭,能排水,能防旱,能防人畜踩踏的環境。栽培***可進行平地式或畦式兩種***。平地式栽培是將一般平地、被地、荒地鏟除表土15厘米,寬100厘米,長不限,然后填上5厘米厚的沙土,按上述***放入菌蟲,再蓋細沙土5~7厘米,外用塑料薄膜覆蓋,四周要有排水溝,上面要有樹林或蔭棚遮蔭。
(5)畦式栽培畦式栽培可避免陽光和高溫的問題,適宜廣大農村栽培。畦寬100厘米,深50厘米,長不限,四周同樣能排水,栽培時在畦底部先鋪5厘米厚的細沙土,再按上述***放入菌蟲,然后又蓋細沙土5厘米,最后覆蓋塑料薄膜。畦旁用竹拱弓,上蓋草簾遮蔭和降溫。
管理措施
3.管理技術冬蟲夏草栽培后的管理技術非常簡單,主要是溫度、濕度、光照、空氣方面的管理。
(1)溫度冬蟲夏草對溫度的要求比較寬,一般是先低后高,但寧愿過低生長慢,不能過高受影響。菌絲生長12-18℃為好,溫度低長勢慢,但雜菌少成活率高。一般在-40℃都凍不死,但高于40℃就會死亡,在后期子座生長階段溫度20~25℃有利生長。
(2)濕度濕度管理是冬蟲夏草生長發育的關鍵,蟲體內的營養和濕度基本能滿足它的生長要求,它不需要外來的營養和濕度,只需要外界物能保持蟲體本身的溫度不易干燥,因此隨時保持沙土的濕潤,要求含水量達60%為宜,如果干燥可噴少量的清水保持相應的濕潤。
(3)光照冬蟲夏草栽培不需很強的光照,以避光為好,后期子座發育時以散光為好,但不能讓太陽直曬,特別是室外栽培應采用林蔭、人工搭蔭棚、草簾覆蓋等方式遮蔭。
(4)空氣冬蟲夏草菌絲生長階段不需要很多空氣,特別是在子座快要出地時應立即揭去塑料薄膜、增加空氣,以利子座的生長,并保持空氣相對濕度75%~95%左右,出土后10~20天就趨成熟。
采收加工
在自然條件下,冬蟲夏草生長期一般為9個月,生長快慢主要決定品種性質成熟標準是子座出土伸高3~5厘米,頂端發育成子囊果“毛筆尖”時即可采收。
采收***:用竹、木竿輕輕刨開沙士,將冬蟲夏草揀出來,放在筐內,注意不要把蟲體與子座弄斷,更不要把蟲體或子座刨爛,收完后用水沖凈泥沙,及時放在太陽下曬干或烘干。
冬蟲夏草種植加工***:封裝冬蟲夏草是用散蟲草作原料加工而成。即散蟲草回潮后,整理平直,每7~10條用線扎成小把用微火烘烤至完全干透后即可,48個小把尾村尾裝入鐵格,裝三層,每層16個以上,擠封成后,經過熏硫和烘干,加上商標用紅絲繩捆扎牢固。冬蟲夏草種植規格要求每封蟲草應保持在0.25克左右,用木箱裝,內村一層防潮紙,外用鐵帶捆扎,置通風干燥處貯存
冬蟲夏草的病蟲害防治
冬蟲夏草在人工飼養過程中病蟲害時有發生在產業化研究中發現,不經過任何處理的冬蟲夏草寄主幼蟲培殖料由于帶有多種病原菌和有害昆蟲,直接用于幼蟲的飼養會影響幼蟲的成活。多年來,幼蟲期病蟲害的防治一直是冬蟲夏草人工培殖研究的重點之一。
冬蟲夏草形態特征與生物學特性
冬蟲夏草是一種屬于囊菌綱、肉座菌目、麥角菌科、蟲草屬的真菌寄生于鱗翅目蝙蝠蛾幼蟲的蟲菌結合體。整個外形由蟲體和子實體相連接而成,外表黃棕色或黃褐色,蟲體極似家蠶,細長圓柱形,長3~5厘米,粗約0.3~1厘米,有20~30個明顯環節,腹部有足8對,尤以中部4對較為明顯。子實體是指延伸于寄主昆蟲體外的。由菌絲反復紐結和分化后形成的肉眼可以識別的繁殖器官。質地較脆,斷面黃白色,頭部紅棕色,長有子座,子座多單生,細長像棍棒一樣,長4~10厘米,頂部膨大,表面棕褐色,質地略韌,斷面黃白色且呈纖維狀,子座的頭部散生或密生著子囊殼,子囊殼中形成無數的子囊,子囊中就是能進行有性繁殖的子囊孢子。
冬蟲夏草菌子囊菌之子座出自寄主幼蟲的頭部,單生,細長如棒球棍狀,長3~11厘米;不育柄部長3~8厘米,直徑1.5~4毫米;上部為子座頭部,稍膨大,呈圓柱形,長1.5~4厘米,褐色,除先端小部外,密生多數子囊殼;子囊殼大部陷入子座中,先端凸出于子座之外,卵形或橢圓形,長250~500微米,直徑80~200微米,每一子囊殼內有多數長條狀線形的子囊;每一子囊內有8個具有隔膜的子囊孢子。寄主為鱗翅目、鞘翅目等昆蟲的幼蟲,冬季菌絲侵入蟄居于土中的幼蟲體內,使蟲體充滿菌絲而死亡。夏季長出子座。
冬蟲夏草作為藏族民間用藥已有上千年歷史,全草入藥。與人參、鹿茸并稱為三大高級滋補品,具補肺益腎、止血化痰之功效。冬蟲夏草含蟲草酸(CordycepAcidC7H12O6),亦稱D-甘露醇,為冬蟲夏草的主要活性成分。據文獻報道含脂肪酸、天冬氨酸、蘇氨酸等17種氨基酸及Al、Si、K、Na等多種元素,近年來還發現含有尿嘧啶、腺嘌呤、腺嘌呤核苷等7種新成分。
好了,關于人工種植冬蟲夏草和人工種植冬蟲夏草功效的分享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大家通過這篇文章了解的如何了?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沒有問題,記得收藏關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