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對于皮蟲和皮蟲子咬人后癥狀圖片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15個。皮蟲也叫丁蜢,畫眉鳥每日最多吃15條蟲皮,大約10克,喂多了會出現消化不良容易讓畫眉鳥生病。
蜱蟲外形:
蟲體橢圓形,未吸血時腹背扁平,背面稍隆起,成蟲體長2~10mm;飽血后脹大如赤豆或蓖麻籽狀,大者可長達30mm。表皮革質,背面或具殼質化盾板。蟲體分顎體和軀體兩個部份。顎體也稱假頭,位于軀體前端,從背面可見到,由顎基、螯肢、口下板及須肢組成。
顎基與軀體的前端相連接,是一個界限分明的骨化區,呈六角形、矩形或方形;雌蜱的顎基背面有1對孔區,有感覺及分泌體液幫助產卵的功能。螯肢1對,從顎基背面中央伸出,是重要的刺割器。口下板1塊,位于螯肢腹面,與螯肢合攏時形成口腔。
口下板腹面有倒齒,為吸血時固定于宿主皮膚內的附著器官。螯肢的兩側為須肢,由4節組成,第4節短小,嵌出于第3節端部腹面小凹陷內。軀體呈袋狀,大多褐色,兩側對稱。雄蜱盾板幾乎覆蓋著整個背面,雌蜱的盾板則僅占體背前部的一部分,有的蜱在盾板后緣形成不同花飾稱為緣垛。
腹面有足4對,每足6節,即基節、轉節、股節、脛節、后跗節和跗節。基節上通常有距。足Ⅰ跗節背緣近端部具哈氏器,有嗅覺功能,末端有爪1對及墊狀爪間突1個。生殖孔位于腹面的前半,常在第Ⅱ、Ⅲ對足基節的水平線上。***位于軀體的后部,常有肛溝。氣門一對,位于足Ⅳ基節的后外側,氣門板寬闊。雄蜱腹面有幾丁質板,其數目因蜱的屬種而不同。
擴展資料:
蜱蟲的危害:
1、吸血:
蜱蟲靠寄生在宿主身吸食宿主身上的血為生,長時間和大量的蜱蟲寄生會導致動物機體大量失血而導致貧血,消瘦,發育不良。而且蜱蟲的唾液是一種抗原,會導致機體瘙癢而繼發感染。蜱蟲在吸血的同時,可能還會分泌一些毒素到機體,導致機體出現中樞神經癥狀。
2、血液原蟲病:
巴貝斯蟲病。巴貝斯蟲是一種寄生于紅細胞內的血液寄生性原蟲,巴貝斯蟲病又叫蜱熱,得克薩斯熱。可在多種脊椎動物體內發熱(人畜共患)。臨床癥狀主要是發熱,血紅蛋白尿,溶血性貧血。
3、病毒性疾病如森林腦炎等:
森林腦炎是一種由森林腦炎病毒引起的神經系統急性傳染病,其傳播媒介在中國為全溝硬蜱。在人臨床癥狀表現為:高熱、昏迷、癱瘓、腦膜***等中樞神經系統癥狀。
4、細菌性疾病:
萊姆病等。萊姆病又稱伯氏螺疏旋體病,是由若干個不同基因種的伯氏螺疏旋體引起的一種人和多種動物的一種蜱傳自然性疫病。臨診表現為:發熱,皮膚損傷,關節炎,腦炎心肌炎為特征。
皮蟲的學名叫蜱蟲。
蜱(拼音:pí,注音:ㄆㄧˊ,音同“皮”),又名蜱蟲、壁虱、扁虱、草爬子,是一種體形極小的蛛形綱蜱螨亞綱蜱總科的節肢動物寄生物,僅約火柴棒頭大小。不吸血時,有米粒大小,吸飽血液后,有指甲蓋大。宿主包括哺乳類、鳥類、爬蟲類和兩棲類動物,大多以吸食血液為生,叮咬的同時會造成刺傷處的發炎。蜱在宿主的寄生部位常有一定的選擇性,一般在皮膚較薄,不易被搔動的部位。例如全溝硬蜱寄生在動物或人的頸部、耳后、腋窩、大腿內側、***和腹股溝等處。微小牛蜱多寄生于牛的頸部肉垂和***,次為肩胛部。
皮蟲又叫蜱蟲,蟲體橢圓形,未吸血時腹背扁平,背面稍隆起,成蟲體長2~10mm;飽血后脹大如赤豆或蓖麻子狀,大者可長達30mm.表皮革質,背面或具殼質化盾板。蟲體分顎體和軀體兩部份。
顎體也稱假頭,位于軀體前端,從背面可見到,由顎基、螯肢、口下板及須肢組成。顎基與軀體的前端相連接,是一個界限分明的骨化區,呈六角形、矩形或方形。
在淺山丘陵的草叢、植物上,或寄宿于牲畜等動物皮毛間。不吸血時,小的才干癟綠豆般大小,也有極細如米粒的;吸飽血液后,有飽滿的黃豆大小,大的可達指甲蓋大。
擴展資料:
蜱的嗅覺敏銳,對動物的汗臭和二氧化碳很敏感,當與宿主相距15m時,即可感知,由被動等待到活動等待,一旦接觸宿主即攀登而上。
如棲息在森林地帶的全溝硬蜱,成蟲尋覓宿主時,多聚集在小路兩旁的草尖及灌木枝葉的頂端等候,當宿主經過并與之接觸時即爬附宿主;
棲息在荒漠地帶的亞東璃眼蜱,多在地面活動,主動尋覓宿主;棲息在牲畜圈舍的蜱種,多在地面或爬上墻壁、木柱尋覓宿主。
學名是蜱(pí)蟲
蜱蟲形態特征:蟲體橢圓形,未吸血時腹背扁平,背面稍隆起,成蟲體長2~10mm;飽血后脹大如赤豆或蓖麻子狀,大者可長達30mm.表皮革質,背面或具殼質化盾板。蟲體分顎體和軀體兩部份。
蜱蟲屬于寄螨目、蜱總科。成蟲在軀體背面有殼質化較強的盾板,通稱為硬蜱,屬硬蜱科;無盾板者,通稱為軟蜱,屬軟蜱科。全世界已發現的約800余種,計硬蜱科約700多種,軟蜱科約150種,納蜱科1種(僅存于歐洲)。
擴展資料:
蜱在生活史中有更換宿主的現象。根據其更換宿主的次數可分為四種類型:
1、單宿主蜱:發育各期都在一個宿主體上,雌蟲飽血后落地產卵。如微小牛蜱。
2、二宿主蜱:幼蟲發育為若蟲在一個宿主體上,而成蟲在另一個宿主體上寄生。如殘緣璃眼蜱。
3、三宿主蜱:幼蟲、若蟲、成蟲分別在3個宿主體上寄生。如全溝硬蜱、草原革蜱。90%以上的硬蜱為三宿主蜱,蜱媒疾病的重要媒介大多是三宿主蜱。
4、多宿主蜱:幼蟲、各齡若蟲和成蟲以及雌蜱每次產卵前都需尋找宿主寄生吸血,每次飽血后離去。吸血前大約綠豆粒大小;吸飽血后,可達大拇指大小。通常軟蜱都屬多宿主蜱。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蜱蟲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