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競爭和消費者委員會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澳大利亞發生10萬余起詐騙案件,經濟損失達2.952億澳元(1澳元約合4.72元人民幣),是去年同期的兩倍多。其中,65歲以上老年人報告的損失最大,外國留學生是各類詐騙的主要目標之一。
澳大利亞昆士蘭州警方防詐騙與網絡犯罪機構專家布萊恩?海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很多人通過網絡居家辦公、上課,這為不法分子提供了作案機會,成為澳網絡詐騙案件激增的一大原因。此外,外國留學生被騙案件持續增加,不法分子通過設計換匯、租房、求職等騙局行騙。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一名曾被騙的印度留學生表示,很多犯罪嫌疑人加入社交媒體群,騙取受害者信任后發消息謊稱因家中有急事,需要把澳元兌換成印度盧比,待受害者同意兌換后,犯罪嫌疑人即發來偽造的匯款截圖,在留學生轉賬后便立即消失。
為打擊詐騙犯罪、減少民眾損失,澳大利亞出臺多項舉措。澳競爭和消費者委員會發布年度手冊《防詐騙袖珍黑皮書》,列出多種騙局和應對措施。該手冊除英文版本外,還有10個其他語言版本。澳大利亞***規定,個人稅號可以通過網絡進行申請,但稅務機構回復時必須郵寄,且注明“須本人接收”,避免稅號在網上泄露,造成個人經濟損失。
澳大利亞2020年7月成立網絡安全中心,通過網絡詐騙報案機制,準確判斷報案地點、案件類型和性質,及時追蹤犯罪分子。2020年12月,澳大利亞***要求電信企業追蹤攔截詐騙***,否則將面臨最高25萬澳元的處罰。針對短信詐騙案件激增,澳大利亞通信與媒體管理局出臺新規,從今年7月12日起,電信公司必須識別、追蹤和阻止有詐騙風險的短信,同時與其他電信服務商分享相關詐騙信息,并向有關部門報告,否則同樣面臨最高25萬澳元的罰款。澳聯邦通信部部長米歇爾?羅蘭表示,新規有助于保護民眾免受偽裝成銀行、社交媒體等機構所發送的詐騙短信的侵害。
?。ū緢罂芭嗬姡?/p> 《人民日報》(2022年08月30日1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