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編來為大家解答西周青銅鼎是幾級文物這個問題,西周青銅鼎是幾級文物嗎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虎戟镈——于1958年藏于我國故宮博物館內,其藏品的高為44.3厘米左右,銑距在27厘米左右,重量在十六千克。其藏品屬于西周時期打擊樂的一種,出現于西周的中期階段。
2、大孟鼎——出土于我國古代清朝時期的道光年間,此件器物屬于我國古代西周早期的青銅禮器中的重器。之所以名為大孟鼎,是因為這件藏品的作者名為孟者而得名。
3、虎父乙鼎——現藏于我國故宮博物館內。此件藏品的造型是我國古代西周早期最為常見的一類造型,因其器物內壁一側近口之處刻有銘文虎父乙三字,而因其得名為虎父乙鼎。此鼎名中的虎指的是這件青銅器主人的族名,父乙指的是青銅器主人已故的父親,排在乙日祭祀,在我國古代西周時期的貴族們每天都需要祭祖先,所以需要排列祭祀的順序,依序而祭。
4、司母戊鼎,1939年出土于河南安陽殷墟的一座商代古墓中,是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母親戊而作的祭器,是商周時期青銅器的代表作。國家一級文物,1959年開始作為鎮館之寶收藏于國家博物館。鼎通體高133厘米、口長112厘米、口寬79.2厘米,重達832.84公斤,是已發現的中國古代最重的單體青銅禮器,它的鑄造足以反映商朝中期青銅鑄造業的宏大規模。
5、四羊方尊,1938年出土于湖南寧鄉縣黃材鎮月山鋪轉耳侖的山腰上,是商朝晚期青銅禮器,祭祀用品。位列十大傳世國寶之一,收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四羊方尊是中國仍存商代青銅方尊中最大的一件,其每邊邊長為52.4厘米,高58.3厘米,重量34.5公斤,整個器物用塊范法澆鑄,一氣呵成,鬼斧神工,顯示了高超的鑄造水平,被史學界稱為“臻于極致的青銅典范”。
一個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貴族所作的祭器。它是國家一級文物,也是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的文物。何尊于1963年在陜西省寶雞市寶雞縣(今寶雞市陳倉區)出土,現收藏于中國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中國古代青銅器之王”,而且,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重的古代青銅器。1939年,它出土于河南安陽小屯村,現藏國家博物館。它的鑄造工藝精湛,造型魁偉,紋飾雄奇,不但反映了我國商代青銅文化的水平,而且,在世界青銅文化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說到著名的青銅器,首先應該是進入中學課本的那些,比如司母戊鼎,器形很大,是商王祭祀母親的,據專家推測用料上千公斤且需要二三百人合作才能制成;四周浮雕刻出盤龍及饕餮紋樣。享有"鎮國之寶"的美譽,2002年列入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名單。鼎在我國是一種極為特殊的器物,“天子九鼎”、“問鼎中原”。鼎這種祭祀器是王權的象征。而不能稱之為“文明遺址”,最典型的是位于浙江的良渚遺址,距今5000多年,完完整整的一個上古王國,規模、發達程度遠超同期西亞等文明遺址,但缺少一項硬性標準:青銅器!
早在商朝中期,青銅器的品種已經很豐富,其器型多樣、渾厚凝重、花紋富力、銘文也逐漸加長。商朝青銅器主要是禮器,專門用于王室貴族典禮或祭祀等重要活動。如果認為“青銅器”指“青銅材質的器物”,則最早一件為錫青銅刀,出土于甘肅蘭州附近東鄉林家的一處馬家窯文化房址中,距今約4740年,在該遺址的一處灰坑中,出土了一塊“碎銅渣”,為冶銅產物之一。
青銅器要看鑄造的具體的年代、紋飾和造型
有的是國家一級文物(特別是帶有銘文的)
也有的是國家3級文物的~
~(^o^)/~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