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張騫博望侯,中華古爍惠西歐。兩千多年前,西漢使者張騫從長安出使西域,開啟了中國與西域各國互通往來、友好交流的大門。
現如今,在那駝***聲的漫漫長路上,一列列“鋼鐵駝隊”打通了一條充滿活力的機遇之路,為深化中歐經貿合作提供強大助力。就在最近,全國首趟“合肥—布達佩斯”中歐班列從霍爾果斯鐵路口岸出境,開往匈牙利布達佩斯。這趟班列共運送了50個搭載太陽能組件、推桿電機、毛絨玩具等貨物的集裝箱,總重達686.5噸。此前,首趟“武漢—康斯坦察”班列也同樣從霍爾果斯鐵路口岸出境,如此一來,霍爾果斯鐵路口岸一下子新增了兩條中歐班列線路。
數據顯示,在過去的幾年時間里,中歐班列開行數幾乎每月都會突破上千輛,將中國制造源源不斷地輸往歐洲各國,在其鋪畫的幾十條線路中,通達20多個歐洲國家近200個城市,這充分說明了中歐班列其實已經逐漸形成了一張完善的物流網絡。在全球化的今天,中歐班列再增新線,如同一條紐帶,有力地推動著世界各國經貿合作,創造更多市場機遇,在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便利路徑的同時,進一步擴大“朋友圈”。
另一方面,需求是雙向的,隨著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貿往來的雙向深入,中外企業對鐵路運輸服務需求持續增長。僅就布達佩斯來說,這座城市是匈牙利重要的港口,也是中歐班列貨物進入歐洲的重要節點,中歐班列的開行,降低了供需雙方的生產和運營成本,從而促進了國際貿易的發展。因此,中歐班列“定制”業務也不斷發展,更多貨物從“拼車”轉為“專車”。這種“定制”業務不但促進了中歐班列開行數量持續增加,對推動世界經濟發展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歐班列作為貨運中的“網紅列車”縱橫馳騁,成為聯通中國、歐洲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鐵路運輸通道,有效串起了古老絲路上的一顆顆明珠,在疫情影響之下,突破難關,實現多國之間貨物進出口,保障國際物流暢通,穩定全球供應量,惠及了沿線國家和地區,可以說,中歐班列不僅是中國的名片,更是多國經濟文化紐帶,推動國際經濟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同時,也為東西方架起了一座新時代民心相通的“金橋”。(張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