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重慶嘉陵江都被曬干了?水利部門:并非干涸,露出淺灘屬正常現象,專家解讀系“汛期反枯”,網友調侃:我叫嘉陵工
每經編輯張錦河????
今日,“重慶嘉陵江都被曬干了”引發關注,登上微博熱搜。有網友拍到的圖片顯示,重慶嘉陵江一河段江水被曬干,露出河床。
在相關話題的評論區,網友調侃,“嘉陵江曬干了沉默”、“嘉陵江:大家好!重新認識一下,我叫嘉陵工”、“嘉陵江:***了,你隨意”。
據中國新聞周刊,對此,8月16日下午,長江委水文上游局工作人員回應稱,網傳視頻為嘉陵江千廝門大橋河道,因重慶地處山區,河道半深半淺,視頻中露出的河道是一大片淺灘,靠近高樓一側為航道區,并非網傳的已經干涸。
圖片來源:海客新聞視頻截圖
該工作人員介紹,由于重慶現已升級為抗旱Ⅲ級應急響應,今年尚未出現超大規模洪水,水位下降淺灘便會露出,屬正常現象,“平常5、6月份汛期前(淺灘)也經常會露出”,到9、10月份汛期結束,三峽大壩蓄水,水位抬升變成水庫,河道便會被淹沒。
圖片來源:
中國新聞周刊視頻截圖
針對嘉陵江水位下降是否會影響航道通行的疑問,該工作人員介紹,水位下降航道將變窄,但會繼續通航,“現在有船正常通行的。
據重慶廣電第1眼今日報道,記者采訪了長江上游水文水資源勘測局的水文專家。根據實時的水情數據,長江寸灘站和嘉陵江北碚站,今年水位比去年同期要低3米左右,接近歷史同期最低。本來7、8月份是重慶的主汛期,但是今年的情況非常特殊,進入主汛期后,水位反而持續退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長江及嘉陵江上游降雨明顯偏少,上游來水減少。
圖片來源:重慶廣電第1眼
由于上游來水偏少,加上持續的晴熱、高溫,我市長江、嘉陵江洪峰過境的景象在今年汛期消失了,由此出現了“汛期反枯”的罕見現象。
8月16日18時,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高溫紅色預警:
預計8月17日白天,陜西南部、安徽南部、湖北中南部、湖南、江西、浙江、上海西部、福建、四川中東部、重慶、貴州東部和北部、廣西中北部、廣東北部等地最高氣溫將有35~39℃,其中,四川東部、重慶中西部、湖南中部、江西中部、浙江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最高氣溫可達40℃以上。
據悉,這是高溫紅色預警連續發布的第5天,也是中央氣象臺發布高溫預警的第27天。
據中央氣象臺發布的氣溫排行榜,截至今日16時,重慶7地登上榜單前十,可以發現,超42℃才能上榜。
另據央視新聞報道,記者從重慶市水利局了解到,受持續高溫晴熱天氣影響,截至8月15日8時,重慶33個區縣部分地區土壤輕到重度缺墑。重慶全市51條河流斷流,24座水庫干涸,2138眼機電井出水不足,水利工程蓄水量23.66億m3,占應蓄水量的63.3%,26個區縣已低于70%(奉節、開州、彭水、武隆、城口、巫山、巫溪7個區縣低于50%)。預計至8月20日,重慶水利工程蓄水量22.19億m3,較當前減少1.47億m3,可供水量16.29億m3;預計至8月30日,重慶水利工程蓄水量20.74億m3,較當前減少2.92億m3,可供水量14.92億m3。
8月9日,重慶市水利局啟動水旱災害防御Ⅳ級響應。目前,重慶市水利局工作組已奔赴開州、奉節、巫山、彭水等7個區縣現場蹲點督導,對豐都、黔江、巴南等25個區縣等開展現場巡回指導。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重慶廣電第1眼、海客新聞視頻截圖、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