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編來為大家解答遲遲春日弄輕柔這個問題,眼兒媚·遲遲春日弄輕柔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花徑暗香流”出自宋代朱淑真的《眼兒媚·遲遲春日弄輕柔》
一、原文
風日遲遲弄輕柔,花徑暗香流。清明過了,不堪回首,云鎖朱樓。
午窗睡起鶯聲巧,何處喚春愁?綠楊影里,海棠枝畔,紅杏梢頭。
二、譯文
春日暖暖的陽光,像在撫弄著楊柳輕柔的枝條,在花園的小徑上,涌動著濃濃的香氣。可過了清明節天卻陰了起來,云霧籠罩著紅樓,好似是把它鎖住,那往事,真是不堪回首!
午睡醒來,聽到鶯兒美妙的鳴叫聲,卻又喚起了我的春愁。這鶯兒卻在哪里呢?是在綠楊影里,是在海棠亭畔,還是在紅杏梢頭?
三、注釋
眼兒媚:詞牌名,又名《秋波媚》。雙調四十八字,前片三平韻,后片兩平韻。
遲遲:陽光溫暖、光線充足的樣子。
輕柔:形容風和日暖。
花徑:花間的小路。
暗香:指幽香。
朱樓:指富麗華美的樓閣。
梢頭:樹枝的頂端。
四、作者簡介
朱淑真(約1135~約1180),號幽棲居士,宋代女詩人,亦為唐宋以來留存作品最豐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時在世,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縣),《四庫全書》中定其為“浙中海寧人”,一說浙江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仕宦之家。夫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終致其抑郁早逝。又傳淑真過世后,父母將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無定論。現存《斷腸詩集》、《斷腸詞》傳世,為劫后余篇。
這首詞寫一位閨中女子(實際上是作者自己)在明媚的春光中,回首往事而愁緒萬端。
上片“遲遲春日弄輕柔,花徑暗香流”兩句,描繪出一幅風和日麗,花香怡人的春日美景。“遲遲春日”語出《詩經·七月》“春日遲遲”,“遲遲”指日長而暖。“弄輕柔”三字,言和煦的陽光在撫弄著楊柳的柔枝嫩條。秦觀《江城子》詞:“西城楊柳弄春柔。”“弄”字下得很妙,形象生動鮮明。對此良辰美景,主人公信步走在花間小徑上,一股暗香撲鼻而來,令人心醉。但是好景不長,清明過后,卻遇上陰霾的天氣,云霧籠罩著朱閣繡戶,猶如給女主人公的內心罩上了一層愁霧,使她想起了一段不堪回首的傷心往事。看來開頭所寫的春光明媚,并不是眼前之景,而是已經逝去的美好時光。不然和煦的陽光與云霧是很難統一在一個畫面上,也很難發生在同一時間內。“云鎖朱樓”的“鎖”字,是一句之眼,它除了給讀者云霧壓樓的陰霾感覺以外,還具有鎖在深閨的女子不得自由的象喻性。“鎖”字蘊含豐富,將陰云四布的天氣、深閨女子的被禁錮和心頭的郁悶,盡括其中。
下片著重表現的是女主人公的春愁。這種春愁是由黃鶯的啼叫喚起的。大凡心緒不佳的女子,最易聞鳥啼而驚心,故唐詩有“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之句。試想一個愁緒萬端的女子,在百無聊賴之時,只好在午睡中消磨時光,午睡醒來,聽到窗外鶯聲巧囀。不禁喚起了她的春愁。黃鶯在何處啼叫呢?是在綠楊影里,還是在海棠亭畔,抑或是在紅杏梢頭呢?自問自答,頗耐人玩味。
這首詞筆觸輕柔細膩,語言婉麗自然。作者用鳥語花香來反襯自己的惆悵,這是以樂景寫哀的手法。作者在寫景上不斷變換畫面,從明媚的春日,到陰霾的天氣;時間上從清明之前,寫到清明之后;有眼前的感受,也有往事的回憶。既有感到的暖意,嗅到馨香,也有聽到的鶯啼,看到的色彩。通過它們表現女主人公細膩的感情波瀾。下片詞的自問自答,更是妙趣橫生。詞人將靜態的“綠楊影里,海棠亭畔,紅杏梢頭”,引入黃鶯的巧囀,靜中有動、寂中有聲,化靜態美為動態美,使讀者仿佛聽到鶯啼之聲不斷地從一個地方流播到另一個地方,使鳥啼之聲富于立體感和流動感。這是非常美的意境創造。以聽覺寫鳥聲的流動,使人辨別不出鳥鳴何處,詞人的春愁,也像飛鳴的流鶯,忽兒在東,忽兒在西,說不清準確的位置。這莫可名狀的愁怨,詞人并不說破,留給讀者去想象,去補充。
1、遲遲春日弄輕柔,花徑暗香流。
出自宋代詩人朱淑真的《眼兒媚·遲遲春日弄輕柔》
原詩
《眼兒媚·遲遲春日弄輕柔》
遲遲春日弄輕柔,花徑暗香流。清明過了,不堪回首,云鎖朱樓。
午窗睡起鶯聲巧,何處喚春愁?綠楊影里,海棠亭畔,紅杏梢頭。
譯文
春日暖暖的陽光,像在撫弄著楊柳輕柔的枝條,在花園的小徑上,涌動著濃濃的香氣。可過了清明節天卻陰了起來,云霧籠罩著紅樓,好似是把它鎖住,那往事,真是不堪回首!午睡醒來,聽到鶯兒美妙的鳴叫聲,卻又喚起了我的春愁。這鶯兒卻在哪里呢?是在綠楊影里,是在海棠亭畔,還是在紅杏梢頭?
2、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出自宋代詩人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
原詩
《青玉案·元夕》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譯文
焰火像是東風吹散了的千樹繁花,紛紛落下仿佛星星如雨般墜落。豪華的馬車滿路飄香。悠揚的鳳簫聲四處回蕩,玉壺般的明月漸漸西斜,一夜舞動魚燈、龍燈不停歇,笑語喧嘩。美人頭上都戴著華麗的飾物,笑語盈盈地隨人群走過,只有衣香猶在暗中飄散。我在人群中尋找她千百回,猛然回頭,不經意間卻在燈火零落之處發現了她。
3、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
出自宋代詩人李清照的《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
原詩
《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譯文
薄霧彌漫,云層濃密,日子過得郁悶愁煩,龍腦香在金獸香爐中繚裊。又到了重陽佳節,臥在玉枕紗帳中,半夜的涼氣剛將全身浸透。在東籬邊飲酒直到黃昏以后,淡淡的黃菊清香溢滿雙袖。此時此地怎么能不令人傷感呢?風乍起,卷簾而入,簾內的人兒因過度思念身形竟比那黃花還要瘦弱。
4、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出自宋代詩人林逋的《山園小梅二首》
原詩
《山園小梅二首》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剪綃零碎點酥乾,向背稀稠畫亦難。
日薄從甘春至晚,霜深應怯夜來寒。
澄鮮只共鄰僧惜,冷落猶嫌俗客看。
憶著江南舊行路,酒旗斜拂墮吟鞍。
譯文
百花凋零,獨有梅花迎著寒風昂然盛開,那明媚艷麗的景色把小園的風光占盡。稀疏的影兒,橫斜在清淺的水中,清幽的芬芳浮動在黃昏的月光之下。寒雀想飛落下來時,先偷看梅花一眼;蝴蝶如果知道梅花的妍美,定會消魂失魄。幸喜我能低聲吟誦,和梅花親近,不用敲著檀板唱歌,執著金杯飲酒來欣賞它了。
像剪碎的絲綢點綴著酥酪般的枝干,要畫出那姿態和布局確實為難。盡情享受著日落春晚,影單應當怯怕霜重夜寒。澄潔鮮艷只與相鄰的高僧共惜,冷落孤傲猶嫌被俗人一看。想起舊時在江南的旅途上,香魂飄落于酒旗下行吟的馬鞍。
5、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出自宋代詩人王安石的《梅花》
原詩
《梅花》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譯文
墻角有幾枝梅花,正冒著嚴寒獨自盛開。遠遠的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因為有梅花的幽香傳來。
朱淑真《眼兒媚·遲遲春日弄輕柔》賞析
眼兒媚·朱淑真
遲遲春日弄輕柔,花徑暗香流。清明過了,不堪回首,云鎖朱樓。
午窗睡起鶯聲巧,何處喚春愁。綠楊影里,海棠亭畔,紅杏梢頭。
關于遲遲春日弄輕柔的內容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