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投資快報 記者:楊帆
買買買!北向資金連續5天掃貨近260億元。機構認為,北向資金連續五日凈流入,表明大資金在當前位置抄底意愿較為強烈,A股在震蕩調整后有望逐步抬升震蕩中樞。
北向資金連續5天掃貨260億元
8月17日,大盤全天震蕩走高,創業板指再度大漲,截至收盤,滬指漲0.45%報3292.53點,深成指漲1.01%報12595.46點,創業板指漲1.70%報2777.91點;兩市合計成交10745億元。
從盤面上來看,大金融搭臺,新能源唱戲,局部賺錢效應較強。行業方面,電池、消費電子、證券、汽車整車、銀行、農牧飼漁、游戲、船舶制造、銀行等漲幅靠前;題材股方面,虛擬電廠、培育鉆石、電子競技、券商概念、華為汽車等板塊表現突出。
券商股再次集體異動,華西證券、國元證券雙雙沖擊漲停。財信證券的研究觀點認為,MLF及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的中標利率均下降了10個基點,后期不排除下調LPR利率的可能,該機構認為下半年在貨幣政策寬松、流動性合理充裕、經濟復蘇背景下,市場有望逐步好轉,券商業績有望邊際改善。
值得關注的是北向資金昨天下午加大買入力度,全天凈買入近69億元。北向資金早盤一度凈賣出超過20億元。至此,北向資金已連續5個交易日凈買入,5個交易日累計凈買入接近260億元。
活躍個股方面,北向資金凈買入較多的有寧德時代、隆基綠能、藥明康德、招商銀行、恩捷股份,凈買入金額分別為8.57億元、2.69億元、2.46億元、2.1億元、1.66億元。北向資金凈賣出較多的有億緯鋰能、TCL中環、通威股份、立訊精密、長江電力,凈賣出金額分別為3.29億元、1.93億元、1.7億元、1.69億元、1.32億元。
越聲理財認為,北向資金連續五日凈流入,表明大資金在當前位置抄底意愿較為強烈,后市在震蕩調整后有望逐步抬升震蕩中樞。
汽車行業延續快速增長勢頭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統計分析,2022年7月,在購置稅減半政策、地方和汽車企業促進消費措施的持續驅動下,乘用車銷量同比延續了快速增長勢頭。2022年7月,乘用車產銷221萬輛和217.4萬輛,環比下降1.3%和2.1%,同比增長42.6%和40.0%。
8月17日,乘聯會發布2022年8月8日-8月14日車市概述。數據顯示,8月8日-8月14日乘用車市場零售33.1萬輛,同比增長25%,環比上周增長16%,較上月同期增長7%;乘用車批發32.3萬輛,同比增長31%,環比上周增長16%,較上月同期下降2%。
8月1日-8月14日乘用車市場零售61.5萬輛,同比去年增長23%,較上月同期增長5%;全國乘用車廠商批發60.2萬輛,同比去年增長25%,較上月同期下降2%。
分析認為,車購稅減半政策的效果在政策啟動前期的6月較突出,隨后進入平穩的政策實施中期,政策拉動消費的效果環比初期減弱,疊加7月的市場淡季,8月初同比增速較7月放緩。消費信心通過政策的推動引導+廠商的促銷***+經銷商的終端優惠降庫等得到促進,由于政策提振消費信心效果還是很好的,因此車市零售仍是同比較高增長。
資金面上看,昨日有6個行業主力資金凈流入,非銀金融行業主力資金凈流入規模居首,該行業上漲1.55%,全天凈流入資金16.86億元,其次是汽車行業,日漲幅為1.14%,凈流入資金為7.87億元。
“震蕩向上”依然是市場行情關鍵詞
進入8月中下旬,A股迎中報密集披露期,市場行情將如何演繹?
大部分機構認為,“震蕩向上”依然是當前市場行情關鍵詞。一方面,存量資金劇烈博弈仍將持續。另一方面,基本面的不確定性可能影響風險偏好。
中信證券指出,接下來,市場將處于從“尋找新平衡”到“實現弱平衡”的臨界點。其中,本輪賽道內的大小分化將接近臨界點,行業間的高低分化也將達到再平衡的臨界點,存量資金劇烈博弈仍將持續,市場波動依然較大。
平安證券認為,整體來看,A股市場將延續震蕩走勢,在國內政策助力轉型發展、流動性維持充裕的環境中,中期結構主線仍將以稀缺的高景氣制造成長產業為主,建議自下而上圍繞新能源、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智能駕駛等需求強勁的產業鏈尋找投資機會。
越聲理財向《投資快報》記者表示,當前主流新賽道在短暫調整后仍然是市場的心頭所好,當中以新能源車、光伏風電、汽車零部件等板塊最為明顯,在市場調整反彈后,可以發現成長賽道上漲動能更加明顯。加上周一市場超預期的降息10BP再次為成長賽道帶來一定的貨幣寬松利好信號,疊加高溫天氣帶來的電耗壓力,使得新能源賽道再次成為市場關注焦點。但資金整體呈現“二極管”現象,其中部分成長資金炒作集中在新能源的新技術,例如HJT、光熱儲能、鈣鈦礦、虛擬電廠等,另一部分風險偏好較低的資金,則集中在消費電子、食品飲料、醫藥板塊,因此市場整體呈現出輪動較快的現象,投資者不易追漲殺跌,盡量尋找安全邊際、確定性較高的方向去做二次介入。
總的來看,指數若維持震蕩格局,同時板塊良性輪動則依然可積極做多。策略上以控制倉位低吸調整的強勢板塊為主,謹慎追高,待市場出現新主線再加大倉位參與指數主升行情,可重點關注新能源車、光伏等趨勢賽道板塊核心個股的低吸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