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資事堂
作者|鄭孝杰
編輯|袁暢
2022年,有人歡喜有人憂。
一季度市場超預期調整,讓不少投資人懷疑自己能力和“前途”。
但就在不少基金經理都“虧錢”的同時,A股中還是有些神奇的個人賺得盤滿缽滿。
這少數的“大戶”以自然人的身份,精準定位連續大漲的“妖股”并重倉跟隨,享受股價“過山車”走勢的興奮感。
它們有些潛行多年,有些剛剛冒頭,但都無疑“眼光出眾”。
他們究竟是誰?
01
神秘玩家現身“妖股”
近年走勢空前強悍的海達股份,最新披露的半年報顯示:兩位毛姓自然人位列前十大股東,即毛金明(持股比例2.02%、毛英俊(持股比例1.99%)。
上述兩位人士首次出現在海達股份的大股東名單,均始于2021年四季度末。
此前,毛金明一年未露面上市公司股東榜,毛英俊三年未露面。
02
重用融資“杠桿”
值得注意的是:兩位毛姓自然人股東都是通過杠桿工具持有海達股份的:
公告顯示,毛金明通過普通證券賬戶持有海達股份0股外,通過國泰君安證券客戶信用交易擔保證券賬戶持有999.99萬股;
毛英俊除通過普通證券賬戶持有0股外,還通過廣發證券客戶信用交易擔保證券賬戶持有987萬股。
兩人通過股票融資買入的海達股份市值均超過1.3億元(以最新價估算)。
此外,另有一位自然人股東王群林也使用了融資工具,通過申萬宏源西部證券客戶信用交易擔保證券賬戶持有610萬股。
巧合的是,王群林與兩位毛姓人士均是去年四季度首次“挺進”十大股東陣營。且幾方持股的***非常吻合,疑似有所關聯。
03
屢屢押中“妖股”
在今年A股市場的普遍調整中,海達股份是少有的表現強勢的個股。
在今年1月~3月中,A股市場經歷超預期下跌,但海達股份表現非常強勢,幾無下得。
此前,他在2021年大幅上漲130%左右,4月下跌后,5月又一口氣反彈了80%,走勢非常之強。
九安醫療是另一個典型“大牛股”,或者說年度“妖股”,
去年11月,長時間身處低價股陣營的九安醫療,命運突變,對外發布旗下新冠檢測試劑盒獲得美國FDA的應急使用授權通告,瞬間開啟暴漲之路。
這輪驚人暴漲更“跨年”,直至今年1月,總計收獲了近30個漲停,三個月時間漲幅高達1400%。
然而,這家公司之前的主營產品是電子血壓計、血糖儀、體溫計等家用設備,但神奇地跨界至新冠檢測賽道。
到了今年2月中旬,天津證監局因發現信息披露不完整問題,約談九安醫療董事長、總經理和董秘。
就在上述利空出現之時,毛金明作為自然人股東進入九安醫療一季報披露的大股東。
3月初-4月初,九安醫療股價再次出現翻倍行情,脫離了同期A股超預期下跌的市況。
更戲劇的性的是,4月初九安醫療股價逼近100元/股水位線時,開始以跌停展開資金拋售潮,截至目前跌幅已接近100%,K線走勢再次脫離整個A股市場。
04
另一位關鍵個人“出場”
相關數據顯示,毛金明在去年四季度還曾進入得潤電子的十大股東名單。
與其共同為列大股東陣營的包括自然人王群林,二人在上文提及的海達股份中曾共同出現。
最為關鍵的是,二人同樣進行了杠桿操作。
具體情況為:去年四季度末,王群林通過申萬宏源證券客戶信用交易擔保證券賬戶持有535萬股;股東毛金明通過國泰君安證券客戶信用交易擔保證券賬戶持有391萬股。
同期,得潤電子十大股東中,亦有兩位自然人股東通過上述融資工具持有股份。
“融資客”云集的德潤電子,在去年四季度股價爆發,演繹了接近翻倍的快速漲幅。
實際上,得潤電子基本面也并不理想,2021年年報錄得近6億元人民幣歸母凈利潤虧損,同比降幅600%。
值得一提的是,毛金明與王群林進入十大股東前的一個季度,有一位名叫“毛順華”自然人股東曾出現。
毛順華與毛金明有關系嗎?目前還沒有看到他們同時出現的蹤跡。
本期責任編輯倪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