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美龍同學,您寄回的江西省人民醫院體檢中心的體檢報告單,‘HR’互認標識符合規定,體檢結果已認定通過?!?月底,應征青年、南昌理工學院畢業生肖美龍收到家鄉江西省吉水縣征兵辦工作人員的短信,開心不已。
肖美龍告訴記者,家鄉吉水縣文峰鎮下半年征兵身體初檢展開,就在他為請假返鄉事宜發愁時,征兵辦工作人員告知他,縣里探索推行醫療機構“檢驗結果互認”機制。于是,他就近到江西省人民醫院體檢,并將結果寄回。吉水縣人民醫院體檢科工作人員在醫院“網上互信互認監管”平臺查詢結果,核對印證無誤后,認定其“陸勤合格”,在《應征公民體格檢查表》上簽字蓋章。隨后,征兵辦工作人員將結果通知他。
吉水縣體檢醫生袁志強告訴記者,為進一步提高醫療資源利用率,保障醫療質量和安全,今年3月《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管理辦法》施行,其中明確: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應當在不影響疾病診療的前提下,對標有全國或本機構所在地區互認標識的檢查檢驗結果予以互認,并將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標識統一為“HR”。
吉水縣征兵辦主任曾新華告訴記者,了解到這一新規后,他們探索將“檢驗結果互認”機制引入征兵體檢,方便青年應征:征兵體檢初檢階段,應征青年因疫情等原因無法及時返回參加征兵身體初檢的,可以選擇在當地具備“HR”資格的醫療部門做相應的檢查,應征地征兵體檢醫生利用醫院“網上互信互認監管”平臺查詢結果進行核對,例如征兵體檢中的血壓、血細胞分析、血生化分析、尿常規、胸部X射線、心電圖、腹部B超等檢查項目,只要符合“HR”互認標識,就可以調閱查看,并按照《應征公民體格檢查標準》進行判斷。
畢業于湖南工業大學的吉水縣青年吳昊也以寄回帶“HR”標識體檢單的方式通過了征兵初檢。記者視頻采訪他時,吳昊高興地說:“異地體檢結果互認,減少了應征成本,方便了大家!”
信息多跑路,青年少跑腿。記者從該縣征兵辦了解到,自“檢驗結果互認”機制出臺后,他們已收到異地寄來的19份檢驗結果報告單,確定12名應征青年為初檢合格人員,并通知他們按時返鄉參加縣征兵辦組織的征兵體檢復檢。(王群學、龍禮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