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關于月球上的海是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月球上的海是指什么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月球上的海實際上只是大片荒漠般的平原,看起來沒有什么起伏,和地面的海洋類似。月海總面積約占全月面的25%,已確定的月海有22個,其中向著地球一面的有19個,包括雨海、靜海、澄海、豐富海、云海等。
月球背面還有一片區域被稱為“莫斯科海”,這是從蘇聯發射的無人探測器“月球3號”傳回的月球背面照片發現的。最大的月海是風暴洋,面積約500萬平方千米,比半個中國還要大些。除了“月海”外,月球表面還有一些平原被稱為“月湖”“月沼”和“月灣”等。從本質上來說,它們其實與“月海”并無差別。
擴展資料:
月球經常會被彗星、小行星等小天體撞擊,如果撞擊的小天體不大,就只把月球表面撞得坑坑洼洼,高低不平;如果有較大的天體撞擊,則會引起月球內巖漿的大量噴發,這些巖漿覆蓋了撞擊后留下的凹地,熔巖冷卻后,就形成了月面上大面積的“月海”。
月球上的月海是一個巨大的鈦鐵礦儲存庫,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應該能夠合理地利用月球上這些豐富的礦產資源。
參考資料來源:新華網——為什么月球上有那么多“海”
滿月時,在地球上用肉眼乍看月球,是一個潔白光亮的圓面。仔細觀看,則會看到在明亮的月面上有許多黑色的斑紋。通過望遠鏡觀察月球時,會清楚地看到月球表面的顯著特征:有些區域明亮,有些區域暗黑,大大小小的亮區和暗區交錯布滿月球表面。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就已從望遠鏡中觀察到了月球表面的這種特征。當時,人們以為那些大的暗區是月球上的海、洋,小的暗區則被當作是月球上的湖、灣,并以此給予命名。這些名稱,直到今天還繼續沿用。后來人們才知道,月球上的海洋和湖灣,與地球上的海洋和湖灣是完全不同的,那里根本連一滴水都沒有。月球上的暗區(即所謂的海、洋、湖、灣),實際上是一些面積大小不同的平原和低地。由于那些地方廣泛分布著熔巖流形成的比較年輕的巖石,又比較低洼,對太陽光的反射率較低,同周圍地區相比,呈現為暗黑色。而月表那些亮區,則是月球上的高原和山脈。其組成物質主要是比較古老的巖石,對太陽光的反射能力很強,相比之下顯得非常明亮。“阿波羅”號系列飛船在月球上實地考察的結果,證明這種對月面明暗區域的解釋,是完全正確的。
在月球的正面,高原、山脈與平原、低地,差不多各占面積的一半。月球的背面,也分布著高原、山脈和“海”。與正面不同的是,背面的高原、山脈占據的區域非常廣闊,而被稱作海、洋的平原、低地,所占面積則比較小。
從整個月球表面看,月海約占總面積的20%。現在已經知道的月海有22個。在月球的正面,較大的月海有10個。其中,位于西部的有危海、豐富海、澄海、靜海和酒海;位于東部的有風暴洋、濕海、雨海、云海和汽海。分布在月球背面的月海,主要有理想海、南海、史密斯海、邊區海、莫斯科海、浪海、洪堡德海、齊奧爾科夫斯基海等。月海中最大的是風暴洋,其面積達500萬平方千米。月海的周圍被山脈所環繞,大多呈封閉的圓形
月海是月球上的大平原。
月球巖石的分析資料和科學研究表明,月海表面實際上是由類似地球玄武巖的巖石組成的,月海在31億年前充滿了熔融的巖漿,那時的月海確實是“海”,但不是由水構成的海,而是熾熱的“巖漿海”。
至于月海,有很多謎團,可以去看一下
和
。
所謂的月海,并非月球上面的海洋。而事實上,到目前為止,人類還沒有在月球上發現液態的水。其之所以被稱之為“海”,是因為早期的觀察者,發現到月面有部分地區較暗。而在當時無法清晰觀察到月球表面的情況下,觀察者們按照其對地球的認識,猜測該地區為海洋,因而其反光度比其他地方較低。相對地,其他比較光亮的地方也就被稱之為月陸了。此外,還有被稱為湖的“月湖”;被稱為灣的“月灣”;被稱為沼的“月沼”。
形成
比較多人認為月海是小天體撞擊月球時,撞破月殼,使月幔流出,玄武巖巖漿覆蓋了低地,形成了月海。但也有科學家根據對月球各類巖石成份、構造與形成年齡的研究,認為月球約形成于45.6億年前。月球形成后曾發生過較大規模的巖漿洋事件,通過巖漿的熔離過程和內部物質調整,于41億年前形成了斜長巖月殼、月幔和月核。在40~39億年前,月球曾遭受到小天體的劇烈撞擊,形成廣泛分布的月海盆地,稱為雨海事件。在39~31.5億年前,月球發生過多次劇烈的玄武巖噴發事件,大量玄武巖填充了月海,厚度達0.5~2.5千米,稱為月海泛濫事件。月海因此而成。兩個觀點的分別在于,后一觀點認為小天體的撞擊和玄武巖的噴發是發生在兩個年代的;而另一觀點則認為是同時發生的。
地理特征及分布
月海的地勢一般較低,類似地球上的盆地,月海比月球平均水準面低1-2千米。個別最低的海如雨海的東南部甚至比周圍低6000米。月球表面有雨海、靜海、危海、澄海、豐富海等23個月海(詳細請參考月海列表)。大多數月海分布在月球近地面(由于月球是同步衛星,所以月球的一面永遠面向地球。詳見月球)。月球的遠地面僅有3個月海,還有4個在邊緣地區。形成月海分布如此不均的原因相信是地球的引力。由于月球是的一面永遠面向地球,歷經億萬年的引力影響之后,科學家相信月球的質心比形心更接近地球。所以月幔更容易從近地面流出,使近地面的撞擊坑更容易被玄武巖巖漿所“灌溉”,從而導致了分布不均的現象。最大的月海叫“風暴洋”,位于月球的東北部,面積達500萬平方公里,約等于9個法國的面積。雨海面積約為90萬平方公里;月面中央的靜海約有26萬平方公里。月海的面積占月面總面積的16%。美國“阿波羅”宇宙飛船曾6次在月海上登陸,如“阿波羅-11”號、“阿波羅-17”號著陸于靜海,“阿波羅-12”號著落于風暴洋。宇航員身穿宇航服,在“海面”上行走,并留下一串串約3厘米深的腳印。發現月面的塵土是近于灰色的纖細粉末,有點像帶有粘性的木炭屑。
月海的資源
填充月海的玄武巖就猶如一個巨大的的鈦鐵礦的儲存庫。據專家的模式計算,共約有體積為106萬立方公里的的玄武巖分布在月海平原或盆地上。通過已有的探測結果,特別是“克萊門汀”號月球探測器的多光譜探測數據,配以目前地球上鈦鐵礦開采的品位為參考值,可計算出這些玄武巖中鈦鐵礦達到開發程度的資源量超過100萬億噸。盡管這樣所得的結果帶著很大的推測性與不確定性。但可以肯定的是,月海玄武巖確實蘊藏著豐富的鈦鐵礦。而且,鈦鐵礦不僅是生產金屬鐵、鈦的原料,還是生產水和火箭燃料——液氧的主要原料。這意味著對月海玄武巖的探測尤為重要。但遺憾的是,目前對月海玄武巖厚度的探測程度很低,影響了月海玄武巖總體積的計算精度,進而影響了鈦鐵礦開發利用前景評估的可靠性。
月球上的海是月球月面上比較低洼的平原,1609年,伽利略第一次用自制望遠鏡看到了月球表面。伽利略看到月球正面布滿了暗色的巨大斑塊,他把這些認為是月球上的海洋,由于海水反光弱,因此呈現出暗色的斑塊。這些暗色斑塊被命名為“月海”,如雨海、豐富海、靜海、風暴洋等。
與月海對應,月球正面顏色明亮的部分被稱為月陸,它比月海高出2000-3000米,由月球早期巖漿分異形成的斜長巖組成。這類巖石顏色較淺,能反射出更多的太陽光。
月球月海的情況簡介。
整個月球上共有22個“海”,其中向著地球的這一面有19個。最大的海是風暴洋,面積約500萬平方千米,月面中央的靜海面積約26萬平方千米。較大的還有冷海,澄海,豐富海,危海,云海等。
這些名字是古代天文學家定的。大多數月海具有圓形封閉的特點,周圍是山脈。但有些圓形月海相互之間是連接著的。月海海面一般比“月陸”要低得多,如靜海和澄海比月球平均水準低1700米左右,最低的是雨海東南部,海底深達6000多米。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月球鮮為人知的“另一面”
樓主所說的其實叫月海:所謂的月海,是指月球月面上比較低洼的平原,用肉眼遙望月球有些黑暗色斑塊,這些大面積的陰暗區就叫做月海。月海是月球表面的主要地理單元,總面積上約占全月面的25%。迄今已知的月海有22個,絕大多數月海分布在面向地球月球的正面,正面月海約占半球面積的一半;月球背面只有東海、莫斯科海和智海共3個,而且面積很小,占半球面積的2.5%。月海雖叫做“海”,但徒有虛名,實際上它滴水不含,只不過是較平坦的比周圍低洼的大平原,它的表層覆蓋類似地球玄武巖那樣的巖石,即月海玄武巖。
附:月海是月球上比較低洼的平原。整個月球上共有22個“海”,其中向著地球的這一面有19個。最大的海是風暴洋,面積約500萬平方千米,月面中央的靜海面積約26萬平方千米。較大的還有冷海,澄海,豐富海,危海,云海等。這些名字是古代天文學家定的。大多數月海具有圓形封閉的特點,周圍是山脈。但有些圓形月海相互之間是連接著的。月海海面一般比“月陸”要低得多,如靜海和澄海比月球平均水準低1700米左右,最低的是雨海東南??“月海”是月球上比較低洼的平原部,海底深達6000多米。
月海的形成: 比較多人認為月海是小天體撞擊月球時,撞破月殼,使月幔流出,玄武巖巖漿覆蓋了低地,形成了月海。?但也有科學家根據對月球各類巖石成份、構造與形成年齡的研究,認為月球約形成于45.6億年前。月球形成后曾發生過較大規模的巖漿洋事件,通過巖漿的熔離過程和內部物質調整,于41億年前形成了斜長巖月殼、月幔和月核。在40~39億年前,月球曾遭受到小天體的劇烈撞擊,形成廣泛分布的月海盆地,稱為雨海事件。在39~31.5億年前,月球發生過多次劇烈的玄武巖噴發事件,大量玄武巖填充了月海,厚度達0.5~2.5千米,稱為月海泛濫事件。月海因此而成。?兩個觀點的分別在于,后一觀點認為小天體的撞擊和玄武巖的噴發是發生在兩個年代的;而另一觀點則認為是同時發生的。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