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晚,中國奧園(3883.HK)發布的內幕消息及信息更新公告透露,截至7月底,旗下全國近九成地產項目按計劃及進度進行,公司將繼續保障竣工品質交付,整合資源盤活項目的建設與銷售,降低營運開支,全力設法改善公司流動性狀況。
截至公告日,公司已與境內多家金融機構訂立展期逾200億元債務,并已正式聘請畢馬威企業咨詢(中國)有限公司作為公司主要財務顧問,其連同法律顧問,繼續與境內及境外債權人進行建設性對話并制定重組計劃,為所有利益相關方提供協商一致的解決方案。
九成項目按計劃進行保交付是重中之重
截至公告日,奧園方面稱,旗下全國近九成地產項目按計劃及進度進行,公司繼續保障竣工品質交付,同時整合資源盤活項目的建設與銷售,降低營運開支,修復企業信用提振消費信心,全力設法改善公司流動性狀況。
為積極盤活項目,此前7月14日,奧園與綠城管理控股公司簽署戰略合作,首個合作項目落地廣州云和公館。目前綠城管理旗下總包施工方已經進場作業。根據協議,綠城管理將為云和公館提供品牌、管理、資源輸出及項目代建等若干安排,以期盤活項目資產,提升資產價值。此舉對項目如期交付,提振奧園案場銷售信心,無疑又增加一份保障。
奧園官微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奧園在成都、南京、南寧、重慶、惠州等26城市實現近13000套房交付,交付面積超160萬平方米。7月以來,奧園在廣州、西安、南寧、鄭州等全國各地項目均已陸續披露工程建設進度,鄭州、西安的部分樓盤正加快復工。
值得注意的是,銀保監會7月21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做出“主動參與合理解決資金硬缺口方案研究,做好具備條件的信貸投放”的表態,給房企、業主等方面傳遞了積極的信號。有了宏觀和金融層面的支持,停工項目快復工、早復工、早交付的“保交樓”工作必會加速。
處置境內外資產尋求債務展期自救
在當前流動性資金歸集困難的情況下,奧園選擇決不躺平,通過市場化手段推進債務重組、引入戰投、處置資產、加快銷售,并全力以赴實施“保兌付、保交付、保銷售、保運營、保穩定”的“五保”戰略。
資料顯示,為加速資金周轉,奧園已陸續出售、***、退出香港、澳門、加拿大、廣東陽江、浙江湖州、江西九江、廣西浦北、福建漳州等多處境內外資產。
接近奧園方面人士表示,奧園現階段出售相關低效資產從而補充自身現金流,即便虧損但利于及時盤活資產;奧園目前也正加速資產處置,以籌備足夠的資金補充集團流動性,維持企業經營運轉以及償還債務。
奧園最新的公告還披露,截至公告日,集團已與境內多家金融機構訂立延長逾200億元本金債務,其他未到期債務融資相關展期也在磋商及合同審核階段。奧園將繼續與其境內及境外債權人進行建設性的對話,務求令集團保持穩定及保存價值。
奧園公告也表明,繼此前聘請畢馬威企業咨詢(中國)有限公司為公司進行獨立業務審查外,奧園進一步委任聘請畢馬威作為公司主要財務顧問。公司在法律及財務顧問的協助下,已經及繼續評估集團的流動資金狀況,并制定重組計劃,為所有利益相關方提供協商一致的解決方案。于公告日期,該項工作正在進行中。
引戰推進中或將獲房地產基金支持
事實上,對于此次流動性危機化解,奧園立足于自救紓困的同時,也將希望寄予引入戰投。
此前,資本市場消息稱,中國奧園正與山東某國企就戰略合作進行洽談,后者已完成初步盡調工作。從整體來看,引入戰投紓困是出險房企探索市場化自救的積極嘗試,一方面能夠激活資源化解危機,另一方面可實現多方共贏。
最新的奧園公告也明確強調,集團正在與潛在戰略投資者及買家保持密切磋商,目前相關工作仍在正常推進中,會嚴格按照上市公司規則及適用法律予以進一步公告相關進展。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市場上出現一則消息:“為避免房地產市場進一步惡化,引發系統性風險,中國***正考慮出臺多項措施,其中包括設立房地產基金,用于支持12家出險房企,并可能出臺一項涉及棚改專項債的全國性政策!”***息顯示,奧園就在該12家房企名單中。易居研究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若該傳言真實,預計棚改專項債的相關內容將對重點房企和重點城市產生積極影響,也有助于市場行業的提振以及市場預期的調整。
今年以來,中央層面頻頻發聲釋放利好信號。熱點城市和區域的銷售復蘇節奏加快,供求略有好轉。克而瑞地產研究中心報告指出,30個重點城市7月份的新房和二手房成交跌幅均呈現收窄趨勢。新房方面,有著風向標意義的一線城市,成交面積同比轉增4%,上海、成都成交更是創年內新高;二手房置業偏好上升,重點15城成交環比增長3%,同比跌幅收窄。業內人士表示,當前行業基本面的底部或已過去,隨著信貸寬松、限購松綁等一系列樓市回暖信號逐步增強,市場消費信心能有向好趨勢的話,則行業有望在年前恢復到正常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