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錯按一個鍵,錯失了一場比武……”想起前不久的一幕,第78集團軍某旅爆破連中士袁波仍心有不甘。
盛夏時節,該旅組織單兵多課目連貫作業比武。作為全旅有名的訓練尖子,袁波成竹在胸。正如大家期待,在前半程考核中,他一路領先。
撰寫文本、輸入序列號……最后一個“報送信息”課目,袁波動作干凈利落,率先完成考核。然而,就在袁波暗自高興的時候,監考員卻通報主機未收到袁波發送的信息。
原來,袁波為了追求速度,未校對輸入的序列號,導致序列號輸錯了一個數字,信息未能發送。袁波的排名因此大幅跌落,最終痛失獎牌。
無獨有偶。道路四連下士張明有始終沖在前面,但在“排雷”課目也一味求快,探出地雷位置后未判定屬性就匆匆取出,屬于嚴重操作失誤。該項課目被考核組判定為零分,張明有與獎牌擦肩而過。
“‘套餐式’連貫作業最難的地方,就是環環相扣。一個環節出現紕漏,一個課目訓練不到位,都不可能取得好成績。”比武結果公布后,張明有深有感觸地說。
何謂“套餐式”連貫作業?以戰士單兵多課目連貫作業比武為例,單兵需攜帶輕武器奔襲2公里,途中需先后完成防核生化沾染、戰場救護、工程破障、精度射擊等課目。
“套餐式”連貫作業,是這個旅推進戰訓耦合的探索之一。該旅領導介紹,過去一些官兵單課目考核成績拔尖,但在多課目連貫考核中卻波動較大。為解決這個問題,他們對照大綱標準和實戰要求,遴選重點課目,制訂提升作戰能力的訓考“套餐”。
與戰士不同,軍官多課目連貫作業比武更加突出考查指揮技能。作為機關的優秀參謀,彭祖華對這次比武志在必得。
然而,第2個課目“戰術計算”剛一開考,彭祖華心就涼了一半。按照比武規定,考核中需要的計算器由個人自行攜帶。彭祖華剛打開自己準備的計算器,就發現顯示屏的數字位損壞。
不得不改用手算答題后,彭祖華的計算效率大打折扣,結果得分剛過及格線。雖然后幾個課目他全力追趕,但還是在比拼中落了下風。看著本應到手的獎牌旁落,彭祖華只能干著急。
比武復盤,該旅從剖析袁波、張明有和彭祖華3人的典型事例入手,開展“戰斗力標準怎么看”討論辨析活動,發動官兵查找備戰打仗中不符合實戰要求的短板弱項,梳理出10余個隱性問題,并將其整改情況列入日常訓練督導。
創新組訓模式,促進了該旅練兵備戰質效提升。前不久,該旅在上級組織的基礎課目抽考中,官兵合格率、優良率都大幅提升。(王麒淞肖宏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