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弘歷的母親,以及弘歷的母親是親生的嗎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乾隆,即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的母親是:孝圣憲皇后鈕祜祿氏。滿洲鑲黃旗人,四品典儀官凌柱之女。
孝圣憲皇后十三歲時入侍雍親王府邸,號格格,為雍王胤禛藩邸格格。康熙五十年生弘歷,即乾隆皇帝。雍正元年封為熹妃,雍正八年封為熹貴妃。
雍正十三年其子弘歷(乾隆皇帝)即位,尊為皇太后,上徽號曰崇慶皇太后。卒于1777年3月2日(乾隆四十二年正月二十三),葬泰東陵。謚:孝圣慈宣康惠敦和誠徽仁穆敬天光圣憲皇后。
孝圣憲皇后一生享盡了榮華富貴,她壽數之高,在清代皇太后中居于首位,在中國歷代皇太后中也是極為罕見的。
擴展資料:
對于清史稿中關于熹妃晉封熹貴妃的記錄,不少人存有質疑。從現行史料看,僅在雍正八年和碩端柔公主下嫁時,內務府有關筵宴的請旨中有貴妃鈕祜祿氏字樣。
在清朝,貴妃定員二人,是位在皇后之下第二等的嬪妃,地位殊尊,加上雍正朝嬪以上的嬪妃人數很少,幾乎全都是登基時所冊封的第一批妃嬪,也就是原王府舊人。
在雍正登基后入宮的嬪妃惟有誕下弘曕的劉貴人被晉封為嬪,其他全都是較低階的貴人、答應、常在。因此像貴妃的冊封禮這類在雍正朝應屬于后宮的重大典禮不可能毫無紀錄留下。
而按例,晉封貴妃會***新的金冊,也會有冊文內容跟冊封禮的紀錄,禮部、內務府應該都會留下相關請旨紀錄,但至如今都未發現任何關于熹妃鈕祜祿氏晉封貴妃的冊文與冊封禮的紀錄,因而熹妃是否真的晉封貴妃一事仍是未知數。
熹妃雖未正式冊封為貴妃,但在后宮得到了貴妃級別的待遇。在雍正八年時,年貴妃早已逝世、齊妃又因為弘時之故已失寵,因而熹妃實際上在后宮資歷與地位也僅次于皇后。
加上其所生的弘歷更已被雍正秘定為皇太子,身為后宮資歷排序第二又是未來帝母,熹妃雖未正式晉封貴妃,但獲得貴妃等級的待遇也是合于情理。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孝圣憲皇后
弘歷的生母是熹妃,雍正帝的妾室格格(一說為侍女)。
1、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號“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禪位后又繼續訓政,實際行使最高權力長達六十三年零四個月,是中國歷史上實際執掌國家最高權力時間最長的皇帝,也是最長壽的皇帝。
2、康熙五十年(1711年)八月十三日(公歷9月25日)子夜,弘歷出生于北京雍親王府東書院“如意室”,幼名“元壽”。此時,弘歷的二兄弘昐兩歲時早殤,未曾與序行次;而與序行次的長兄弘暉、三兄弘昀又先后去世,年長于弘歷的只有弘時一人,所以弘歷在胤禛諸子中排行第四而實為第二子。
擴展資料:
1、乾隆帝即位后首先緩和雍正時期造成的政治緊張氣氛。乾隆初年,為了緩和緊張的政治氣氛,調節矛盾,改善各方面的關系,還對雍正的政策做了較大的改變和調整。
2、乾隆初年,弘歷不諱言自己“賦性寬緩”,但又說不能寬大無邊,要濟之以嚴。有時候,他公開說“政尚寬大”,寬比嚴好。他在經筵講章中發揮這個思想,“寬、信、敏、公,乃圣王治世之大本,而必以寬居首“”,圣王出治,舍寬其何以為敷政寧人之本哉”。
3、弘歷善于駕馭群臣。乾隆初年,朝廷中以鄂爾泰與張廷玉為代表的滿漢兩派斗爭十分激烈,互相拆臺。弘歷不是打一派拉一派,而是對他們都進行嚴厲警告,并采取抑制手段,不讓一派打壓另一派,始終讓他們保持平衡,避免了大分裂。弘歷重視對宦官的約束。
4、乾隆三十年(1765年),清朝組織力量勘察了東北邊境多條河流的河源,抑制了沙俄在我國東北黑龍江流域的侵擾野心;而且在蒙古地區和西北新疆地區抑制了俄羅斯的侵略野心。
5、乾隆以后,清朝開始實行全面的閉關鎖國政策,一開始是四口通商,到后來只***廣州一口對外通商,且由十三行壟斷其進出貿易,對出口貨物的種類也多有限制。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_弘歷
乾隆弘歷的母親是孝圣憲皇后,其母親姓氏為鈕祜祿氏,生于1692年11月5日,屬于滿洲鑲黃旗人,后來被封為孝圣憲皇后,其一生享盡了榮華富貴,孝圣憲皇后的壽命之長久,在清代皇太后中居于首位,在中國歷代皇太后中也是極為罕見的。
擴展資料:
孝圣憲皇后簡介:
根據雍正帝遺命,母以子為貴,封熹貴妃為皇太后。乾隆帝視其為國母,有言必遵,有一次太后偶然提及順天府東有廢寺當重修。乾隆帝立即遣員撥款修蓋,并告誡宮監,今后有事應事先看出,不應讓太后勞神指派。
此后,乾隆在位期間三次南巡,三次東巡,三次巡幸五臺,一次巡幸中州,以及謁東陵,獵木蘭,皆奉陪太后同行。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孝圣憲皇后
在沈陽故宮金鑾殿的東側是雄偉的頤和殿和介祉宮。介祉宮曾是乾隆帝幾次東巡盛京,其母崇慶皇太后鈕祜祿氏的臨時居所。
不過,崇慶皇太后是否為乾隆的生母?這一直是個謎。
布衣選秀說
此說稱乾隆生母為鈕祜祿氏。13歲時,皇宮挑選宮女,她去看熱鬧,被錯引進了選宮女的大院內。因她身體修長、面貌端莊而被選中,最后被分到皇四子(后來的雍正帝)王宮中。
一次,胤禛得了重病,鈕祜祿氏奉王妃之命前往照看。近兩個月的時間里,她照看胤禛十分周到,胤禛病愈后就留她在身邊。1711年8月13日,她于王府中生下一子,即后來的乾隆帝。
類似說法稱,鈕祜祿氏是一賣醬油醋的小店鋪家女子,因容貌超群,被雍親王納入府中。當她身懷六甲時,竟因出身低微而不準在王府中分娩,只好在王府旁的一座馬棚里生下了皇子弘歷。
以女換男調包說
此說稱乾隆生母為浙江海寧陳氏,即乾隆為漢族人陳閣老之子,其母為陳夫人。據《清宮遺聞》等書記載,康熙年間,雍親王胤禛與大臣陳閣老甚密,王妃鈕祜祿氏與陳閣老夫人常有來往。陳閣老50余歲時,其夫人懷孕,鈕祜祿氏也懷了孕。1711年,鈕祜祿氏與陳夫人同月同日分娩,但陳夫人生了個男兒,而王妃生了個女孩。王妃的身邊婢女李媽為解王妃憂慮,設計將兩個小孩“調了包”。但陳閣老內心明白,知道王妃將兒子換去,想日后有望當個皇帝。他便囑咐夫人:不得聲張,否則性命難保。此后,陳閣老便告老還鄉,回到浙江海寧。后來“陳家與皇帝同宗”的說法,仍不脛而走。當弘歷稱帝后,得知身世,便幾次借口南巡,去海寧陳家探望以盡孝道。
正史記載
據清修官書《清實錄》記載:鈕祜祿氏為滿洲鑲黃旗人,是原任四品典儀官、一等承恩公凌柱的女兒。《星源集慶》載:鈕祜祿氏在13歲時就入宮侍奉雍王府,康熙50年(1711)8月13日生皇子弘歷即乾隆。康熙61年(1722),雍親王請康熙帝參加家宴時,康熙帝第一次見到了12歲的皇孫弘歷,對他的品貌才學十分欣賞,命養育宮中。由于弘歷的聰明伶俐,因此備受康熙帝喜愛。康熙因喜歡弘歷而命人召見鈕祜祿氏,并稱她是“有福之人”。雍正元年封熹妃,旋進皇貴妃。弘歷登基后,以父皇遺命,尊其母為皇太后。
乾隆的生母到底是誰?無論是正史記載、野史傳聞,說的都是惟妙惟肖,叫人真假難辨。
乾隆皇帝的母親是孝圣憲皇后。
孝圣憲皇后生于1692年11月5日,滿洲鑲黃旗人,父親是四品典儀官、加封一等承恩公的凌柱。她與康熙朝四大輔臣遏必隆是一個曾祖父。而曾祖父是大清王朝的清初開國五大臣之一、后金第一將巴圖魯額亦都。
康熙年間,雍正患上了時疫,病情非常嚴重,幾乎喪命,鈕枯祿氏侍奉殷勤,煎湯熬藥,無不周到。雍正康復后,對其尤有鐘愛。后1711年(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生皇四子弘歷于雍和宮邸。
擴展資料:
乾隆(Emperorqianlong)是清高宗的年號,前后一共六十年,起止時間為公元1736年至1795年。在這期間清***平定準噶爾和大小和卓叛亂、鞏固多民族國家的發展,還進行《四庫全書》的編撰等。
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1711年9月25日出生,于1799年2月7日逝世,清朝第六位皇帝,入關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號“乾隆”,寓意“天道昌隆”。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乾隆
弘歷的身世
弘歷的生母是雍正帝的熹妃鈕祜祿氏,不過關于乾隆帝的身世之謎,野史,民間對此也存在不同的看法跟爭議。鈕祜祿氏是滿洲鑲黃旗人士,康熙五十年生下弘歷,雍正繼位之后冊封其為熹妃,后又封鈕祜祿氏為熹貴妃。
?
弘歷的介紹
愛新覺羅·弘歷(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號“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禪位后又繼續訓政,實際行使最高權力長達六十三年零四個月,是中國歷史上實際執掌國家最高權力時間最長的皇帝,也是最長壽的皇帝。《甄嬛傳》中的“弘歷”是崇慶皇太后鈕祜祿氏生的。
還有一種說法稱乾隆生母為浙江海寧陳氏,即乾隆為漢族人陳閣老之子,其母為陳夫人。據《清宮遺聞》等書記載,康熙年間,雍親王胤禛與大臣陳閣老甚密,王妃鈕祜祿氏與陳閣老夫人常有來往。陳閣老50余歲時,其夫人懷孕,鈕祜祿氏也懷了孕。1711年,鈕祜祿氏與陳夫人同月同日分娩,但陳夫人生了個男兒,而王妃生了個女孩。王妃的身邊婢女李媽為解王妃憂慮,設計將兩個小孩“調了包”。但陳閣老內心明白,知道王妃將兒子換去,想日后有望當個皇帝。他便囑咐夫人:不得聲張,否則性命難保。此后,陳閣老便告老還鄉,回到浙江海寧。后來“陳家與皇帝同宗”的說法,仍不脛而走。當弘歷稱帝后,得知身世,便幾次借口南巡,去海寧陳家探望以盡孝道。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