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各位分享國債期貨發票價格的知識,其中也會對國債期貨發票價格不一樣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是實物交割方式
所有期貨品種完成交易后均以統一價格進行交割,而國債期貨卻由于“名義標準券”對應券種同期多達34個左右,其交易最后需采用不同的現貨券種進行交割時,買方支付的金額也因賣方選擇的券種和交割時間的差異而不完全相同。買方接收每百元國債支付給賣方的實際金額,即為國債期貨特有的“發票價格”。
在“一籃子”可交割債券制度下,合約賣方有權根據“發票價格”的差異,選擇最便宜、對自己最有利的國債券種交割給買方,該券種即為“最便宜可交割債券”。“最便宜可交割債券”可以通過“久期”與“收益率”的相互關系來尋找。簡言之,久期就是債券的持續期。對于收益率在3%以下的國債來說,久期值最小的就是最便宜可交割債券;對于收益率在3%以上的國債來說,久期值最大的就是最便宜可交割債券。而對于久期相同的國債來說,收益率最高的就是最便宜可交割債券。
國債一般是半年或一年付息一次。在兩次付息中間,利息仍然在滾動計算,國債持有人享有該期限內產生的利息。因此在下一次付息日之前如果有賣出交割,則買方應該在凈價報價的基礎上加上應付利息一并支付給賣方。
由于是實物交割,同時可交割債券票面利率、到期期限與國債期貨標準券不同,因此交割前必須將一籃子可交割國債分別進行標準化,就引入了轉換因子。交易所會公布各個可交割債券相對于各期限國債期貨合約的轉換因子(CF),且CF在交割周期內保持不變,不需要投資者計算。
當一種國債用于國債合約的交割時,國債期貨的買方支付給賣方一個發票價格。發票價格等于期貨結算價格乘以賣方所選擇國債現券對應該期貨合約的轉換因子再加上該國債的任何應計利息。
在可交割國債的整個***中,最便宜的可交割國債就是使得買入國債現券、持有到交割日并進行實際交割的凈收益最大化。大多數情況下,尋找最便宜國債進行交割的可靠***就是找出隱含回購利率最高的國債。
依據無套利定價原理,國債期貨價格等于國債現券價格加上融資成本減去國債票面利息收入。在正常利率期限結構下,短期利率一般會低于中長期利率水平,所以國債現券的融資成本一般會低于所持國債的票面利息,國債期貨合約通常表現為貼水。
一、上市交易時間
5年期國債期貨合約自2013年9月6日(星期五)起上市交易。
二、上市交易合約和掛盤基準價
5年期國債期貨首批上市合約為2013年12月(TF1312)、2014年3月(TF1403)和2014年6月(TF1406)。各合約掛盤基準價由交易所在合約上市交易前一交易日公布。
三、可交割國債和轉換因子
5年期國債期貨各合約的可交割國債和轉換因子由交易所在合約上市交易前公布。
四、交易保證金和漲跌停板幅度
為從嚴控制上市初期市場風險,5年期國債期貨各合約的交易保證金暫定為合約價值的3%,交割月份前一個月中旬的前一交易日結算時起,交易保證金暫定為合約價值的4%,交割月份前一個月下旬的前一交易日結算時起,交易保證金暫定為合約價值的5%。上市首日各合約的漲跌停板幅度為掛盤基準價的±4%。
五、相關費用
5年期國債期貨合約的手續費標準暫定為每手3元,交割手續費標準為每手5元。交易所有權根據市場運行情況對手續費標準進行調整。
擴展資料
一、國債期貨市場和股票市場在基礎參與者、運行方式等方面存在明顯差異
國債期貨市場參與主體與現貨市場的參與主體密切相關,主要是商業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機構以及其他***機構投資者、法人投資者等類型投資者,與股票市場的參與主體有較大區別。另外,國債期貨***性強、技術門檻較高,我國實施嚴格的投資者適當性制度,中小散戶參與有限。
二、國債期貨更適合機構投資者參與
從國債期貨的價格變動特點和產品風險屬性看,國債期貨價格波動率小,例如,近期市場5年期國債和7年期國債價格最大日波動幅度均遠低于2%。因此,更適合機構投資者參與。
三、國債期貨以國債現貨為基礎,其價格最終由現貨市場決定
影響股市因素較為復雜,既是經濟運行狀況的反映,同時也受到資金供求、投資者心理預期等多重因素的綜合影響。國債期貨上市不會改變這些因素,因此也不會影響股市的政策預期和基本走勢。國際市場實證也表明,上市國債期貨對股市的正常運行和走勢影響不大。
四、國債期貨***性強,波動小,上市初期參與者規模有限
從滬深300股指期貨市場實踐看,市場運行3年多時間,成交較為活躍,但市場存量保證金規模僅200億元左右;與股指期貨相比,國債期貨***性強,波動小,上市初期參與者規模有限,機構投資者參與需要一個過程,保證金規模可能比股指期貨更低,不會明顯分流股市資金,更不會加劇貨幣市場資金緊張。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國債期貨
關于國債期貨發票價格的內容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