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關于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什么意思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分享關于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什么意思的知識,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1、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這一句的意思是:南風知道我的心意,但愿它能將我的夢和相思帶到郎君的身邊。
2、“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出自南北朝佚名的《西洲曲》,全文:
憶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單衫杏子紅,雙鬢鴉雛色。
西洲在何處?兩槳橋頭渡。
日暮伯勞飛,風吹烏臼樹。
樹下即門前,門中露翠鈿。
開門郎不至,出門采紅蓮。
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
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
置蓮懷袖中,蓮心徹底紅。
憶郎郎不至,仰首望飛鴻。
鴻飛滿西洲,望郎上青樓。
樓高望不見,盡日欄桿頭。
欄桿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簾天自高,海水搖空綠。
海水夢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
南風知我意,吹夢至西州:南風若知道我的情意,請把我的夢吹到西洲(與她相聚)。
出自:《西洲曲》。《西洲曲》是南朝樂府民歌名,最早著錄于徐陵所編《玉臺新詠》。是南朝樂府民歌中最長的抒情詩篇,歷來被視為南朝樂府民歌的代表作。
擴展資料:
首句由“梅”而喚起女子對昔日與情人在西洲游樂的美好回憶以及對情人的思念。自此,縱然時空流轉,然而思念卻從未停歇。
接下來是幾幅場景的描寫:西洲游樂,女子杏紅的衣衫與烏黑的鬢發相映生輝、光彩照人;開門迎郎,滿懷希望繼而失望,心情跌宕;出門采蓮,借采蓮來表達對情人的愛慕與思念;登樓望郎,憑欄苦候,寄情南風與幽夢,盼望與情人相聚。這其中時空變化,心情也多變,時而焦慮,時而溫情,時而甜蜜,時而惆悵,全篇無論是文字還是情感都流動纏綿。
《西洲曲》在藝術上有以下三點值得注意。
第一是善于在動態中表達人物的思想感情。比如“門中露翠鈿”一句,生動形象地通過動作表達出了人物的心情,而“采蓮南塘秋”六句,是全篇的精華所在,它集中筆墨描寫主人公的含情姿態,借物抒情,通過“采蓮”“弄蓮”“置蓮”三個動作,極有層次地寫出人物感情的變化,動作心理描寫細致入微,真情感人。
第二是疊字和頂真的運用。“開門迎郎”場景中,四個“門”字的疊用,強化了女子急切盼望心上人的到來,而不時從門縫向外張望的焦慮心情。“出門采蓮”場景中,又連用七個“蓮”字,著意渲染女子纏綿的情思。而頂真的運用使得句子靈活生動,朗朗上口。
第三是雙關隱語的運用。雙關隱語,是南朝樂府民歌中一個顯明的特征,它在詩經時代的民歌和漢魏樂府民歌中很少見。一說“蓮”與“憐”字諧音雙關,而“憐”又是“愛”的意思,隱語極言女子對情人的愛戀。同時,“蓮子清如水”暗示感情的純潔,而“蓮心徹底紅”是說感情的濃烈。這些雙關隱語的運用使詩歌顯得含蓄多情。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西洲曲
意思是:南風知道我的心意,但愿它能將我的夢和相思帶到郎君的身邊。西洲指思念人在的地方,就是地名。
這句出自《西洲曲》,是南朝樂府民歌名,也是樂府民歌的代表之作。此句的意思是南風若知道我的情意,請把我的夢吹到西洲與其相聚。形象生動地描寫了一位少女從初春到深秋,從現實到夢境,對鐘愛之人的苦苦思念。
這句詩讓讀者看到那個忍受相思折磨的女子在茫茫的夜色里憂郁的眼神,她呢喃的和風訴說,想讓南風把她的思念之情帶到郎君的身邊。
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意思是南風若知道我的情意,請把我的夢吹到西洲(與他相聚)。
該句出自南朝樂府民歌《西洲曲》。
《西洲曲》
原文:
憶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單衫杏子紅,雙鬢鴉雛色。
西洲在何處?兩槳橋頭渡。
日暮伯勞飛,風吹烏臼樹。
樹下即門前,門中露翠鈿。
開門郎不至,出門采紅蓮。
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
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
置蓮懷袖中,蓮心徹底紅。
憶郎郎不至,仰首望飛鴻。
鴻飛滿西洲,望郎上青樓。
樓高望不見,盡日欄桿頭。
欄桿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簾天自高,海水搖空綠。
海水夢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
譯文:
思念梅花很想去西洲,去折下梅花寄去長江北岸。她那單薄的衣衫像杏子那樣紅,頭發如小烏鴉那樣黑。西洲到底在哪里?從橋頭劃船過去,劃兩槳就到了。天色晚了伯勞鳥飛走了,晚風吹拂著烏桕樹。
樹下就是她的家,門里露出她翠綠的釵鈿。她打開家門沒有看到心上人,便出門去采紅蓮。秋天的南塘里她摘著蓮子,蓮花長得高過了人頭。低下頭撥弄著水中的蓮子,蓮子就像湖水一樣青。把蓮子藏在袖子里,那蓮心紅得通透底里。
思念郎君郎君卻還沒來,她抬頭望向天上的鴻雁。西洲的天上飛滿了雁兒,她走上高高的樓臺遙望郎君。樓臺雖高卻看望不到郎君,她整天倚在欄桿上。欄桿曲曲折折彎向遠處,她垂下的雙手明潤如玉。
卷起的簾子外天是那樣高,如海水般蕩漾著一片空空泛泛的深綠。如海水像夢一般悠悠然然,郎君你憂愁我也憂愁啊。南風若知道我的情意,請把我的夢吹到西洲與他相聚。
擴展資料:
《西洲曲》,五言三十二句,是南朝樂府民歌中少見的長篇。全文感情十分細膩,“充滿了曼麗宛曲的情調,清辭俊語,連翩不絕,令人‘情靈搖蕩’。”《西洲曲》可謂這一時期民歌中最成熟最精致的代表作之一。
首句由“梅”而喚起女子對昔日與情人在西洲游樂的美好回憶以及對情人的思念。自此,縱然時空流轉,然而思念卻從未停歇。接下來是幾幅場景的描寫:西洲游樂,女子杏紅的衣衫與烏黑的鬢發相映生輝、光彩照人;
開門迎郎,滿懷希望繼而失望,心情跌宕;出門采蓮,借采蓮來表達對情人的愛慕與思念;登樓望郎,憑欄苦候,寄情南風與幽夢,盼望與情人相聚。這其中時空變化,心情也多變,時而焦慮,時而溫情,時而甜蜜,時而惆悵,全篇無論是文字還是情感都流動纏綿。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西洲曲
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州的意思是:只有南風知道我的心意,惟愿它能將我的夢,我的相思帶到你的身邊。是在向你表達愛意。
出自《西洲曲》,五言三十二句,是南朝樂府民歌中少見的長篇。
海水夢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
意思是:夢和海水一樣悠然廣闊,我見不到你只能在夢里尋找,你的憂愁就是我的憂愁,只有南風知道我的心意,惟愿它能將我的夢,我的相思帶到你的身邊。
《西洲曲》是民歌中最成熟最精致的代表作之一。首句由“梅”而喚起女子對昔日與情人在西洲游樂的美好回憶以及對情人的思念。
擴展資料:
歷史
《西洲曲》,南朝樂府民歌名,最早著錄于徐陵所編《玉臺新詠》。西洲曲是南朝樂府民歌中最長的抒情詩篇,歷來被視為南朝樂府民歌的代表作。
《西洲曲》藝術魅力自不容置疑。但與一般南朝樂府民歌不同的是,《西洲曲》極為難解,研究者甚至稱之為南朝文學研究的“歌德巴赫猜想”。《西洲曲》的語言一如民歌的清新質樸而少用事典,所以其難解并不在字詞的生僻、晦澀,而是整首詩的詩意難以得到一個貫通全篇的暢達的解釋。
之所以如此,乃是因為詩歌所涉時間、地點、人物、情節等,都有幽暗不明之處,難以得到一個一致的解釋。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
1、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這一句的意思是:南風知道我的心意,但愿它能將我的夢和相思帶到郎君的身邊。
2、出自《西洲曲》,是南朝樂府民歌名,也是樂府民歌的代表之作。最早著錄于《玉臺新詠》。詩中洋溢著濃厚的生活氣息和鮮明的感***彩,表現出鮮明的江南水鄉特色和純熟的表現技巧。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