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樊雪寒
中國移動近日發布公告,“和飛信”業務將于9月30日開始停止服務。中國移動“和飛信”將對用戶信息進行限期保存,期限過后用戶的個人信息將會被刪除。這意味著這款運營超過了15年的業務將正式退出歷史的舞臺。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和飛信”退出市場與中國移動近幾個月加大力度推進業務調整和轉型有關,中國移動正在加大力度對“AND!和”品牌系列業務進行調整。“AND!和”品牌下的部分業務,如“和彩云”網盤,在5月底更名為“中國移動云盤”后會繼續存在。而對于如“和飛信”等對于現階段而言相對陳舊的業務,中國移動正在逐漸收縮。
2013年12月18日,在中國移動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上,中國移動宣布移動4G網絡開始向全國布局。在4G時代,“和”品牌被外界普遍視作中國移動的4G品牌。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移動于2007年推出即時通信服務“飛信”。2006年,中國的手機短信發送量接近4300億條。而“飛信”,憑借免費短信的賣點,用戶規模迅速擴大。“飛信”借助其中國移動的背景,可以直接從PC、WAP或手機客戶端向好友免費無***發送手機短信。
在2010年前后,“飛信”用戶數量達到5億,高峰期活躍用戶接近1億的數字。但隨著社交媒體軟件的興起,“飛信”的業務開始逐漸走向下坡路。
2016年6月,中國移動將“飛信”改名為“和飛信”并正式加入由中國移動旗下的一系列應用組成的“和字輩兒”。據了解,在經歷改名并進行業務轉型后,“和飛信”的業務表現依舊平平。從套餐角度看,“和飛信”的套餐允許移動用戶之間進行免費交流,異網用戶之間也可以通過首次下載贈送的300分鐘和其后每月贈送的100分鐘進行免費視頻通話。然而在流量近乎免費的4G時代,這樣的優惠幾乎無法激起市場的任何水花。
獨立電信分析師付亮對記者表示,“和飛信”在即時通信方面的業務已經成為“雞肋”,套餐下的如“家庭辦公”等業務,在中國移動推出的其他套餐中也有覆蓋,從這個角度來看,“和飛信”的存在意義已經不大。
在停止服務的消息發出的第一時間,社交媒體上不少人表示“和飛信”就是自己大學時光的代名詞,更有網友表示“和飛信”的退役代表了一個時代的落幕。
付亮表示:“中國移動說業務要停,盡到了提前告知的義務,但沒有充分考慮到現有用戶的價值。是否能將現有業務的資源進行一些遷移?或者給予用戶業務升級的選擇?在經營策略和細節上,運營商確實需要向互聯網公司學習。”
對于未來是否會有更多的運營商短信業務退出,付亮認為,三大運營商去年就已經明確表示重視技術研發,將2B端的業務作為新的業務增長點,那么對于2C端的做得較差的業務,三大運營商必定會做出一定調整,這種調整既包括引入外部資本將其重新盤活,也自然會包括選擇讓其淡出歷史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