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李喬宇
7月26日,在第二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以下簡稱“消博會”)上,一輛“會飛的汽車”引起參會者圍觀。
與尋常汽車不同的是,這輛飛行汽車的四個輪子被四根轉動著的螺旋槳所替代。小鵬匯天高級經理宋臻憲告訴記者,此次小鵬匯天展示的飛行汽車為第五代飛行汽車,未來還將推出第六代飛行汽車,將實現陸空兩用。2024年陸空兩用的飛行汽車就能夠實現量產。
事實上,像飛行汽車這類空中交通工具可以將日常交通出行拓展到空中三維,能夠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問題,人們的出行方式將發生巨大變革。
“‘飛行汽車’所處的領域用專用語言來表述是UAM(UrbanAirMobility),即城市空中交通。”全聯并購公會信用管理委員會專家安光勇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有機構預計UAM全球市場規模在2025年將達到15億美元,2035年拓展至1510億美元。
面對廣闊的市場前景,已有眾多企業爭相布局。國內有專攻這一領域的“飛行汽車第一股”億航智能;還有半路入局的車企,比如小鵬和吉利,2020年小鵬汽車發布了首款超低空飛行汽車旅航者T1,今年亮相消博會的就是小鵬旅航者X2;吉利則是通過收購Terrafugia公司布局飛行汽車領域。另外,韓國SK電信公司也在今年7月份對外表示,“將以30年來運營移動通信基礎設施的經驗為基礎,將SK電信的服務領域從智能手機、物聯網擴展至空中飛行。”
“飛行汽車具備多方面的優勢,首先是環保,這種汽車基本都是使用鋰電池;其次結構較為簡單,售價相較于傳統飛機低很多。此外,相較于直升飛機,飛行汽車更安全,噪音也更低,飛行成本低廉。”安光勇表示。
不過目前飛行汽車的發展還面臨著諸多問題。江西新能源科技職業學院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究院院長張翔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時表示,飛行汽車屬于低空飛行器,很多城市未***低空飛行,消費者購買后沒有地方可以使用。此外,飛行路線也是個問題,飛行汽車的路線需要空管部門批準,空中管理費用應該會很高。
北京東方時尚機場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郭錕對記者表示,飛行汽車肯定是未來的發展趨勢,但國內尚無相關行業標準出臺。
不僅如此,飛行汽車企業的盈利情況也面臨較大挑戰。據億航智能2021財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5680.70萬元,同比下跌68.46%;歸母凈利潤為-3.14億元,同比下降258.32%。2021年全年億航智能銷售和交付EH216系列自動駕駛飛行器共30臺。
由此可見,飛行汽車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頭豹研究院預計,考慮到中國UAM技術的發展,預計到2025年,飛行汽車將最先普及應用于短途貨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