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各位分享烏羽玉怎么養的知識,其中也會對烏羽玉怎么養大得快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烏羽玉又名僧冠掌,為仙人掌科多年生肉質植物。莖扁球形,有8個寬棱,淡藍綠色。頂部簇生淡黃色絨毛,無刺。花小,漏斗狀,淡紫紅色。果實棍棒狀,粉紅色。原產墨西哥等地。
性喜溫暖干燥的環境。由于烏羽玉具有肥大的直根,因此盆栽時需選用深筒盆,以利根系發育。盆栽用土及肥水管理均與銀毛球基本相同。
由于烏羽玉體形奇特,粉紅色的漿果宛如鑲在皇冠上的紅寶石,是點綴窗臺的佳品。因其莖內含有多種生物堿,故需嚴防兒童誤食。
拉丁名:Lophophorawilliamsiivar.fricii
中文名:赤花烏羽玉
韓日名:赤花烏羽玉
異名:LophophorafriciiHaberm.1975
棲息地:墨西哥
形狀:扁平球體,球體
花:粉紅,白
爭議很大現在有的資料單獨列出該物種LophophorafriciiHaberm.1975,也稱為銀冠玉,該物種開花粉紅。坊間傳還有一個物種是開白花的疣銀冠玉,但是根據我的知識,可能是一個物種。
習性:較好養殖,生長期在春夏秋季,以干透澆水為原則。冬季保持干燥溫度5度以上即可安全越冬。含有Mescalinum能致幻,無醫用價值,藥性持續8-12小時。
Lophophorawilliamsii
又名紅花烏羽云、僧冠拳,仙人掌科烏羽玉屬扁球仙人球,具肥大的肉質直根,莖初生期單生,后生許多子球成群體。棱7~13個,體色灰青綠,球體有彈性。刺座較大,無硬刺,從頂部刺座生花,鐘狀或漏斗狀,桃紅色。果實棒錘狀,深桃紅,多汁漿果。
原產墨西哥中、北部及美國得克隆斯州南部。性強健,對環境適應性強。溫度在15~35℃能全年生長,冬季溫度不能低于4℃,宜肥沃的沙壤土,抗病蟲力強。
本屬種類不多,但由于球體含有生物堿,有致幻想作用,被印第安人作為舉行宗教的迷幻劑,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常見的栽培種還有:
①白花烏羽玉,球體比烏羽玉大,表皮色較淡,刺座上有軟毛多,花白色。②銀冠玉,球體頂部軟毛特別長而密集,象一頂白絨毛的帽子,較稀有。③翠冠玉,球體稍帶藍色,棱少,花較大,白色中帶黃暈。園藝品種還有仔吹烏羽玉和烏羽冠。性強健,15~25℃都能生長,冬季不能低于4℃,宜肥沃的沙壤土。
烏羽玉有肥大的直根,老株根可長達10厘米以上,地下部超過地上部,栽培時盆應選深一些,如沒有深而小口徑的盆,可數株合栽一盆,因直根肥大怕漬水,培養土應選顆粒中等、排水良好,不含過多有機質的沙壤土,并要混用谷殼炭。烏羽玉表皮很薄,要防止紅蜘蛛、蛞蝓的危害。
烏羽玉和量天尺不親和,嫁接時用仙人球或臥龍柱作砧木,亦有在量天尺上接仙人球,再接烏羽玉,生長更快。烏羽玉自花受精結籽,每個果實種子不多,播種在4~5月進行,盆土用蒸氣消毒的素沙土,用浸盆法浸濕后,將種子均勻播在土表,不覆土,在播種盆上蓋玻璃片以保持濕度,再蓋一張白紙防日光直射,晝夜溫差在15~25℃,10天可發芽。
嫁接砧木用花盛球,短毛球等,嫁接時間在砧穗生長旺盛,體液充足時進行,氣溫在20~25℃成活率最高,一般在春季到初夏進行。操作時先在砧木適當高度用利刀橫切,切除生長點,再沿切面邊緣作20~45度切削,緊接將接穗在下部橫切一刀,將其放在砧木上,使砧穗維管束對準,用細線縱向捆綁,再橫向圈縮勒緊。接后放到半陰處,在愈合期不澆水,接后在25℃溫度下10天左右拆線。扦插將切下子球或嫁接苗上取下穗球,風干后放在潮濕素沙土上,球體上蓋白紙避光、保濕,1個月后生根。
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