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來給大家分享中藥炒大黃的相關知識,通過是也會對中藥炒大黃的作用是什么相關問題來為大家分享,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的話,希望大家別忘了關注下本站哈,接下來我們現在開始吧!
1、性狀不同:生大黃為不規則厚片或塊,表面黃棕色或黃褐色,中心有紋理,微顯朱砂點,習稱錦紋,質輕,氣清香,味苦而微澀。熟大黃表面黑褐色,質堅實,有特異芳香氣,味微苦。
2、功效不同:大黃味苦,性寒。歸脾、胃、大腸、肝、心包經。大黃具有瀉下攻積,清熱瀉火,涼血解毒,逐瘀通經,利濕退黃的功效。熟大黃善清上焦血分熱毒。用于目赤咽腫,齒齦腫痛。熟大黃瀉下力緩,瀉火解毒。用于火毒瘡瘍。
3、藥用價值不同:生大黃苦寒沉降,氣味重濁,走而不守,直達下焦,瀉下作用峻烈,具有攻積導滯、瀉火解毒的功能。熟大黃經酒蒸后有瀉下作用緩和,腹痛之副作用減輕,并能增強活血祛瘀之功如治瘀血內停、腹部腫塊、月經停閉的大黃蟲丸。
擴展資料:
注意事項:
1、如用大黃瀉下通便,煎服時應后下,或用沸開水泡汁,否則藥效會減弱。
2、服用大黃后其色素會從小便或汗腺中排泄,故小便、汗液可以出現黃色。此外哺乳婦女服用后,嬰兒吮食乳汁,可能引起腹瀉,因此授乳婦女不宜服用。由于本品又能活血行瘀,故婦女胎前產后及月經期間也必須慎用。
3、大黃苦寒,易傷胃氣,脾胃虛弱者慎用;婦女懷孕、月經期、哺乳期應忌用。
4、脾胃虛寒、血虛氣弱、婦女胎前、產后、月經期及哺乳期均慎服。生大黃內服可能發生惡心、嘔吐、腹痛等副反應,一般停止使用后即可緩解。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熟大黃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生大黃
醫者通過總結研究則認為大黃屬于苦寒之藥,服之有瀉下攻積、清熱解毒、逐瘀通經、利濕退黃等諸良效。
1、大黃入藥可緩解腸胃積滯、大便不暢等癥。
大黃的首要功效就是瀉下攻積,其實就是通大便、解食積。古人認為大黃之效專入陽明胃腑大腸,善于蕩滌人之腸胃,能夠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對于體內實熱、食積、蟲積、痢疾等引起的大便不暢、腸胃運化不健等有很好的緩解之效。
比如體內實熱過重導致的腸胃熱燥而大便秘結不通,則可用大黃同枳實、芒硝、厚樸、黃芩等藥材同用,最能清體內之熱、除腸胃之燥而解大便不暢之疾。
若是由于腸胃濕熱引起的痢疾并出現下痢赤白、里急后重等情況,也是可以使用大黃來蕩滌腸胃濕熱的。古人單用大黃用酒煎服,即可緩解濕邪痢疾之癥。此外,還可以用大黃配伍木香、厚樸、甘草等藥材同用,服之亦有效。
而對于體內有食積、蟲積等引起的腸胃運化不暢,大便不通等情況,則直接用5g左右的生大黃泡茶飲用,一般30分鐘左右即可見效,并有促使寄生蟲隨大便排出的作用。
2、大黃入藥可緩解熱毒瘡瘍、血熱血瘀等癥。
大黃乃是苦寒沉降之藥,可引火下行,導熱外泄,故而對于體內的熱毒也有很好的清緩之效。尤其是對于頭面部位的熱毒火邪之癥,大黃用之最有良效。
比如熱毒火邪上炎至頭面導致的眼紅腫痛等癥,用大黃同梔子、黃芩、升麻等藥材配伍即可緩解;若是出現咽喉腫痛、口舌生瘡之類的癥狀,則可用大黃同蜂蜜煎煮,含之可緩。而對于其它因為熱毒引起的瘡瘍腫痛,外用的話可用大黃細粉拌酒或醋外敷,內服則可配伍桃仁、丹皮、芒硝、牛蒡子等藥材同用,皆有效果。
另外對于熱入血分引起的血熱妄行之出血癥,血瘀阻滯之淤血癥,大黃入藥還能起到除血分之熱而涼血活血的作用。
比如血熱導致的咯血、吐血、易流鼻血等情況,用大黃搭配黃連、黃芩、生地黃、槐花炭等藥即可奏效。而對于瘀血之癥則可用大黃同紅花、桃仁、當歸、水蛭、川芎、白芍等藥材同用,亦有散瘀止痛的作用。
3、大黃入藥可緩解體內濕熱、淋澀不通之癥。
大黃藥性苦寒而善于降下,同時兼能引導體內的濕熱隨小便而出,所以像一些體內濕熱過重、水濕內停、淋澀不通之癥也可以用大黃入藥緩解。
比如常見的體內濕熱過重引起的黃疸,以大黃同茵陳、梔子、黃柏、芒硝等同用即可起到利濕退黃之效。而對于濕熱積聚于下焦導致的小便淋澀不通,則還可以用大黃配伍車前草、木通、滑石、瞿麥等藥材同用,其利濕通淋的作用也是較好的。
由于大黃的苦寒之性較重,所以它的用量一般不會太大,少則3-5g入藥即可,至多也不過10-15g左右。而針對于不同的病癥大黃的炮制品藥效也是有差異的。比如生大黃瀉下之功較強,善于瀉下;熟大黃的瀉下之力較弱,則善于清熱解毒;酒炙大黃活血之效較強,更善于清熱活血散瘀;而大黃炭偏于止血,故而善于清血熱而止血。
酒炒是中藥炮制中的一種***,一般是指先用一定量的黃酒將藥材拌勻,然后悶一會,再用文火炒。比如
酒炒龍膽草、黃連、黃芩,可以緩其寒、避其滯,使其善上行清頭面火毒。
酒炒大黃,可以增強大黃活血作用。
熟大黃是怎么制成的??
熟大黃是通過熟大黃:生大黃用黃酒拌勻,置容器內密閉,隔水燉后至內外呈黑褐色時取出,干燥制成。
熟大黃制備
炮制
生大黃(又名:生軍):原藥揀凈雜質,大小分檔,燜潤至內外濕度均勻,切片或切成小塊,曬干。
酒大黃:取大***用黃酒均勻噴淋,微燜,置鍋內用文火微炒,取出晾干(大***100斤用黃酒14斤)。
熟大黃(又名:熟軍,制軍):取切成小塊的生大黃,用黃酒拌勻,放蒸籠內蒸制,或置罐內密封,坐水鍋中,隔水蒸透,取出曬干(大黃塊100斤用黃酒30~50斤)。亦有按上法反復蒸制2~3次者。
大黃炭:取大***置鍋內,用武火炒至外面呈焦褐色(存性),略噴清水,取出曬干。
生大黃和熟大黃的區別
1、炮制***
炮制***不同是生大黃和熟大黃的重要區別,生大黃是直接采收植物的干凈以后切片晾干得到的中藥材,而熟大黃是以生大黃為藥材基源經過炮制以后得到的中藥,它在泡制時可以采用清蒸法,也可以采用酒蒸法來炮制,用黃酒泡制出的熟大黃質量最好,藥用功效也最為出色。
2、外觀不同
生大黃和熟大黃在外觀上也有明顯區別,生大黃多為不規則的厚片狀,它的表面多為黃棕色或者黃褐色,在生大黃表面還能看到明顯的紋理。而經過泡制加工的熟大黃表面多會變成黑褐色,它的質地堅實有獨特的芳香味,味道特別苦。
好了,關于中藥炒大黃和中藥炒大黃的作用是什么的分享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大家通過這篇文章了解的如何了?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沒有問題,記得收藏關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