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已有的數(shù)據(jù)資料顯示,德爾塔病毒和奧密克戎存在以下區(qū)別:
在受體***域,即病毒與人體細胞首次接觸的部分,德爾塔毒株總共包含15處刺突蛋白突變,目前已知奧密克戎毒株出現(xiàn)了32處刺突蛋白突變,比德爾塔毒株多出一倍多,與德爾塔病毒相比,奧密克戎病毒攜帶極其大量的刺突蛋白突變,這些變異多樣化,可能會導致病毒傳染性增強,如奧密克戎的傳染性比德爾塔強,在德爾塔在同一棟樓之前,可能會有感染,但奧密克戎可能會在不同的樓里有感染。
此外,奧密克戎病毒可能還會比德爾塔病毒在空中存活更長時間,更有效地侵入人體細胞,更深地潛入人體細胞內的預警機制,以及增加患者呼吸、咳嗽釋放的病毒含量等。
奧密克戎病毒的傳染性,它的病毒復制率遠遠高于德爾塔病毒,更具有隱匿性,不可預測性,而且相比于德爾塔,疫苗對奧密克戎的保護效力有一定下降,所以防范奧密克戎的困難程度遠高于德爾塔病毒。
德爾塔毒株臨床癥狀要比奧密克戎毒株更加明顯,在救治方面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兩種毒株的具體癥狀表現(xiàn)如下:
奧密克戎的主要癥狀表現(xiàn)為:發(fā)燒、干咳、喉嚨痛、疲倦、身體酸痛、盜汗等。
德爾塔的主要癥狀表現(xiàn)為:干咳、喉嚨痛、有鼻涕、嗅覺味覺失靈、乏力、身體酸痛、眼睛紅、結膜炎、紅疹、皮疹、腹瀉腹痛、意識模糊、口鼻流血等。
奧密克戎變異株具有更強的免疫逃逸能力,因為該變異毒株中還存在多個可能降低部分單克隆抗體中和活性的突變,而這種突變的疊加可能降低藥物對奧密克戎變異株的預防效力果,以致出現(xiàn)奧密克戎變異株病例數(shù)激增,以及部分取代德爾塔變異株的情況。
與德爾塔感染者相比,奧密克戎感染者的住院率將降低80%。這項研究還表明,一旦患者住院,這兩種變異體患重病的風險幾乎沒有區(qū)別。
目前還不能確定奧密克戎和德爾塔哪個更嚴重。
在之前感染過新冠病毒的人中,奧密克戎可能再次感染的病例比例是德爾塔的10倍以上,雖然感染奧密克戎病毒病例數(shù)量在增加,但由于時間短,目前尚不清楚與感染德爾塔等其他變異毒株相比,奧密克戎毒株是否會引發(fā)更嚴重的疾病。
雖然奧密克戎菌株有更多的尖峰蛋白突變,但需要明確的是,變異數(shù)量多,并不意味著病毒的傳染性更強,關鍵是變異位點是否會對病毒的傳染能力及免疫逃避能力產生影響,且變異位點的數(shù)量和病毒傳播能力之間沒有確定的正比關系。
另外就算奧密克戎具有較強免疫逃逸能力,也不意味著病毒與宿主細胞能夠結合得更有效,加上目前還在研究中,現(xiàn)在看不出死亡率多高,而且也不能光看死亡率,如果大量傳染肯定會連累很多人,因此對于變異的病毒,需要做好更謹慎的防范措施,以確保自身和社會的安全。
可能會,目前還沒有相關病例。
不同的病毒突變以不同的方式影響不同的器官,一個人同時感染兩種毒株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這是一種相當罕見的現(xiàn)象,如果有人同時感染德爾塔和奧密克戎的新冠病毒變種,可能會產生一種新的、更危險的超級變種。
若是同一個地區(qū)有著大量的人感染德爾塔和奧密克戎,而新冠病毒又出現(xiàn)大規(guī)模、不受控傳播,這確實會增加兩種病毒重組事件的風險。
新冠病毒疫苗對奧密克戎毒株可能有效。
因為它仍然是新冠病毒,是由新冠病病毒變異而來的,但是目前關于奧密克戎毒株發(fā)現(xiàn)了一些新的突破位點,導致其免疫逃脫能力增強,所以新冠病毒疫苗對于奧密克戎變異毒株能夠發(fā)揮多大的預防效果,仍然在研究中。
另外不管病毒如何變異,需要采取的防護措施是不變的,就是佩戴口罩,不聚集,保持社交距離,注意個人及環(huán)境衛(wèi)生,居室及工作環(huán)境多通風,積極接種疫苗,必要時要打加強針;有發(fā)熱等癥狀,一定要及時到發(fā)熱門診就診;當有發(fā)熱等癥狀的時候,在明確診斷前,不能再去參加聚會、旅行等有可能造成傳播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