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相信到目前為止很多朋友對于有志不在年高出自哪里和有志不在年高是誰不太懂,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就由我來為大家分享有志不在年高出自哪里相關的知識點,文章篇幅可能較長,大家耐心閱讀,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出自明·許仲琳《封神演義》。
出自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二十三回:“樵子撫掌大笑不止,對子牙點頭嘆曰:‘有志不在年高,無謀空言百歲。’”
意思是:樵夫拍著手掌不停地大笑,對子牙點頭說道,只要有遠大志向,就算年紀大也沒事,一個沒有遠大志向的人,即便活到很大的歲數也是虛度光陰。
典型例子:
甘羅十二歲拜相,就是典型的有志不在年高。甘羅,戰國時楚國下蔡(今安徽潁上)人,戰國時代著名大臣甘茂之孫,從小聰明過人,是著名的少年政治家。
小小年紀拜入秦國丞相呂不韋門下,做其才客。后為秦立功,被秦王拜為上卿,體現出了“有志不在年高”。
出自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的《甘羅十二為使臣》這篇課文。
意思是指只要有遠大志向,就算年紀小也沒事,一個沒有遠大志向的人,即便活到很大的歲數也是虛度光陰。
《甘羅十二為使臣》中甘羅曾說:“大王,甘羅自幼聽說,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歲。甘羅一向用這句天下家喻戶曉的格言鞭策自己。”
趙王曾贊甘羅:“正所謂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歲。佩服,佩服!”
擴展資料
時代背景
當時秦國企圖聯燕攻趙,打算派大臣張唐出使燕國,張唐卻借故推辭。呂不韋無計可施,甘羅自告奮勇,愿去勸說張唐赴任。呂不韋開始不大相信他,甘羅理直氣壯地說:“從前項橐7歲就做了孔子的老師,我現在已經12歲了,你就不能讓我試一試嗎?”呂不韋只好答應了他的要求。
甘羅驅車去見張唐,說:“當年武安君白起就因為不服從應侯范雎的命令去攻打趙國,被應侯攆出咸陽,死在杜郵。現在文信侯的權力比應侯大得多,你違抗他的命令,看來你的死期不遠了!”一席話嚇得張唐乖乖答應出使燕國。
甘羅又征得呂不韋的同意,按照秦國擴大河間郡的意圖到趙國去進行游說,他針對趙王擔心秦燕聯盟對趙國不利的心理狀態,大加攻心,說:“秦燕聯盟,無非是想占趙國的河間之地;
您如果把河間5城割讓給秦國,我可以回去勸秦王取消張唐的使命,斷絕和燕國的聯盟。到那時你們攻打燕國,秦國決不干涉,趙國所得又豈止5城!”
趙王大喜,忙把河間5城的地圖、戶籍交給甘羅。甘羅滿載而歸,秦國不費一兵一卒而得河間之地,秦王就封12歲的甘羅為上卿,并把當年封給甘茂的土地賞給他。由于當時丞相和上卿的官階差不多,民間因此演繹出甘羅12歲為丞相的說法。
出自《甘羅十二為使臣》
【解釋】
意思是指只要有遠大志向,就算年紀小也沒事,一個沒有遠大志向的人,即便活到很大的歲數也是虛度光陰。
【典故】
《甘羅十二為使臣》中甘羅曾說:“大王,甘羅自幼聽說,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歲。甘羅一向用這句天下家喻戶曉的格言鞭策自己。”
趙王曾贊甘羅:“正所謂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歲。佩服,佩服!”
【讀音】
yǒuzhìbúzàiniángāo,wúzhìkōngzhǎngbǎisuì。
【出處】
清代學者石成金《傳家寶·俗諺》,《傳家寶·俗諺》是一部教人如何處世,生活的著作。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八一回:“他人兒雖小,膽子極大,而且機變謀略俱有。這正是‘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活百歲。’”
“有志不在年高”出自: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二十三回:“樵子撫掌大笑不止,對子牙點頭嘆曰:‘有志不在年高,無謀空言百歲。’”指年輕人只要有志向,成就不可***,不在年紀大。
《封神演義》(俗稱《封神榜》,又名《商周列國全傳》、《武王伐紂外史》、《封神傳》等。)是明代許仲琳(有爭議)創作的長篇小說,約成書于隆慶、萬歷年間。
《封神演義》全書一百回,寫的是武王伐紂的故事。
關于有志不在年高出自哪里的內容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