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對于第一套廣播體操和第一套廣播體操完整示范版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第一套廣播體操是1951年11月24日頒布的。
1951年11月2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一套廣播體操正式頒布了。此時距離楊烈第一次提出創編全民健身操的建議正好1年。
這一天,由中華全國體育總會籌備委員會、中央人民***教育部、衛生部、中央人民***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總政治部等九家單位聯合發出了《關于推行廣播體操活動的通知》。
12月1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第一次播出了《廣播體操》的音樂。
廣播體操一經推出,便受到了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這與當時的迫切需要密不可分。
第一套小學生的廣播體操是《一起來做廣播操》。
1951年,中華全國體育總會籌備委員會和中央廣播事業局共同決定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和各地人民廣播電臺舉辦廣播體操節目,并在同年11月24日公布了第一套成人廣播體操。1954年、1955年又先后公布了第一套少年和兒童廣播體操。
擴展資料:
1951年11月24日,第一套廣播體操公布。
同日,中華全國體育總會籌備委員會、中央人民***教育部、中央人民***衛生部、中央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總政治部、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中央委員會、中華全國總工會、中華全國民主婦女聯合會、中華全國民主青年聯合會和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等9個單位發出"關于推行廣播體操活動的聯合通知"。
同時中央人民***新聞總署廣播事業局和中華全國體育總會籌備委員會聯合決定,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和各地人民廣播電臺舉辦廣播體操節目,領導全國人民做作操。
1951年11月25日,《人民日報》發表了中華全國體育總會廣播體操研究小組的文章《大家都來做廣播體操》。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廣播體操節目從1951年12月1日開始播放,各地人民廣播電臺陸續開始播放。每天喇叭一響,千百萬人隨著廣播樂曲做操,這是中國歷史上破天荒的新鮮事。
三套,有小學和中學兩種。
一、小學
第一套:
1、小學生廣播體操1
2、小學生廣播體操2
第二套:
1、初升的太陽
2、雛鷹起飛
第三套:
1、希望風帆
2、七彩陽光
二、中學
第一套:
1、中學生廣播體操1
2、中學生廣播體操2
第二套:
1、青春的活力
2、時代在召喚
第三套:
1、舞動青春
2、放飛理想
擴展資料:
廣播體操十大好處:
1、可以使大腦在得到充分休息的同時讓肌肉得以放松。
2、可以提高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使氧氣能充足地供應身體各部分,從而增強各器官的功能。
3、可以使身體發熱,有利于提高體內的排泄功能,降低疲憊的程度,減少乳酸的積累,使人體精力旺盛。
4、可以培養人正確的身體姿勢,使肌肉發達、體格強健、形態優美。
5、可以有效消除一天的學習、生活、工作帶來的緊張,有利于睡眠。
6、在進行劇烈運動前,做廣播體操可以避免肌肉的拉傷、挫傷。
7、工作之余做廣播體操,有助于緩解緊張工作出現的暫時性的大腦疲勞。
8、堅持下去,可以增強體質,預防疾病的發生。
9、在輕快、優美的旋律下做操,能增強人的協調性和節奏感。
10、在音樂伴奏下做廣播體操,是一種美的享受,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讓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
第一套廣播體操分別有下肢運動、四肢運動、胸部運動、體側運動、轉體運動、腹背運動、平衡運動、跳躍運動、調整運動、呼吸運動一共10節動作組成。
跳操的***:
1、雙腿分開輕松站著,右手拿著啞鈴并向后提起彎曲,左手向前伸直,右腿提起成90度角,做好準備動作。然后右腿向后邁去,像跑步的腳步動作,右手提著啞鈴向前揮去,左手向后滑,同時左腿站直保持不變。右腿要伸直,與上半身保持直線狀態。這個動作要反復做10次,接著再換左手拿啞鈴,左腿做跑步動作。
2、兩腿分開站立,雙手拿著啞鈴兩端放在身前,接著雙腿屈膝至90度,上半身挺直,雙手自然垂下,目視前方。然后雙手拿著啞鈴開始向上伸直,左腿站直,右腿岔開,整個身體呈挺直狀態。再慢慢恢復原來的蹲的動作,然后換右腿撐起站直,手向上伸直做拉伸動作。這樣來回做10套以上可得到快速瘦身效果。
3、雙腿前后邁開,左腿向前邁并屈膝90度,右腿向后屈膝90度。上半身挺直,兩手各拿著一個啞鈴舉在頭的兩邊。然后左腿向前邁步站直,右腿向前踢,雙手向兩邊伸展。再回到蹲的狀態繼續做伸展運動,左腿做累了換右腿,堅持來回做10套以上。
三套。
一、第一套全國中小學生廣播體操(1998年)
二、第二套全國中小學生廣播體操(2002年)
1、小學:“初升的太陽”、“雛鷹起飛”共兩組。
2、中學:“時代在召喚”、“青春的活力”共兩組。
三、第三套全國中小學生廣播體操(2008年)
1、小學:“七彩陽光”、“希望風帆”共兩組。
2、中學:“舞動青春”、“放飛理想”共兩組。
《全國中小學生系列廣播體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專門為在校中小學生編制的廣播體操,1998年起在全國中小學推行。相比于大眾廣播操,這一系列音樂更活潑、節奏更快、更適合中小學生;在此之前,中小學生與成年人一直共用一套廣播體操。
廣播體操與眼保健操在中小學并稱為“兩操”,是學校每天的固定活動;兩操皆由學校統一安排,組織學生在固定時間內進行:廣播體操多在清晨或上午進行;眼保健操則上午、下午各安排一次,或安排在下午。在某些地區,每年還會有校際間的廣播操比賽。
擴展資料:
廣播體操是一種徒手操,不用器械,只要有限的場地就可以開展,通常跟隨廣播進行鍛煉,也可以用口令指揮節奏。廣播體操一般有8至10節動作,每節動作有2到4個八拍,一個八拍為一組基本動作,通常一個八拍通常前四拍和后四拍動作左右對稱。做完全套動作,身體各個部位都得到鍛煉。
50年前,擺在新中國面前的是一片廢墟,滿目瘡庚,當時中國人的平均壽命僅有35歲。增強人民體質的責任感和提高競技水平的緊迫感縈繞在新中國決策者的心頭,他們高瞻遠矚,身體力行,決心通過全民性的體育運動,來提高人民的體質和體育競技水平。
蓬蓬勃勃的體育運動在古老的中國大地開展起來,做廣播體操成為群眾性體育活動的一種很好形式。
黨和***一貫重視開展廣播體操活動。1951年,中華全國體育總會籌備委員會和中央廣播事業局共同決定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和各地人民廣播電臺舉辦廣播體操節目,并在同年11月24日公布了第一套成人廣播體操,受到廣大群眾的熱烈歡迎。每天喇叭一響,千百萬人隨著廣播樂曲做操,這是中國歷史上破天荒的新鮮事。1954年3月1日,中央人民***下達了《關于在***機關中開展工間操和其他體育運動的通知》,各機關團體在工間休息時作廣播體操成為制度。1954年、1955年又先后公布了第一套少年和兒童廣播體操。繼第一套廣播體操公布之后,近50年中又先后公布了七套廣播體操。現在是第八套成人廣播體操。
“人人都鍛煉,天天上操場,為祖國健康工作50年”的口號深入人心。全國有三分之一的人經常參加體育活動,有4億多人達到體育鍛煉標準。由于群眾性體育運動的普及,中國人民的身體狀況得到很大的提高,人均壽命已達70歲,比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增長了一倍,接近世界發達國家水平。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