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各位分享箭扣長城在哪里的知識,其中也會對箭扣長城在哪里,慕田峪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山海關被稱為天下第一關,位于河北省河北省秦皇島市東北15千米,是萬里長城的入海處。全長26千米,主要包括:老龍頭長城、南翼長城關城長城、北翼長城、角山長城、三道關長城及九門口長城等地段。老龍頭長城是長城入海的端頭部分。
山海關城由關城、東羅城、西羅城、南翼城、北翼城、威遠城和寧海城七大城堡構成,四周有長4769米、高11.6米、厚10余米的城墻,墻體高大堅實,氣勢宏偉。在東、西、南、北建有四個城門,城東南隅、東北隅建有角樓,城中間建有雄偉的鐘鼓樓。整個衛城建筑規模宏偉,防御工程堅固。山海關是明代創建“衛所兵制”的產物,明代的“屯田制”和改革政策又對山海關的鞏固和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8]
金山嶺長城
金山嶺長城位于密云縣與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交界的燕山山脈中。西起龍峪口,東止望京樓,全線10.5千米。沿線有建筑各異的敵樓67座,烽火臺2座,大小關隘5處,這里長城上敵樓密集,一般50-100米一座,墻體以巨石為基,高5-8米,并設有攔馬墻、垛墻和障墻,形式多樣,各具特色。[29]
八達嶺長城
八達嶺長城位于北京延慶,是明長城最具代表性的一段,居庸關的前哨,海拔高度1015米,是明代重要的軍事關隘和北京的重要屏障。[30]
1961年,國務院確定八達嶺關城和城墻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先后修復城樓19座,城墻全長3741米,使游覽總面積達到1.9萬平米。1986年,八達嶺被評為新北京十六景之一。1987年,聯合國接受萬里長城為“世界文化遺產”。1991年8月,八達嶺長城在北京故宮博物館,接受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人類文化遺產證書。1991年12月,八達嶺成為中國旅游勝地四十佳之首。[31]
大境門長城
大境門長城位于河北省張家口市市區,長城中唯一一座以門命名的關口,長城四大關口之一。
大境門長城修筑于明成化年間,坐落在高聳入云的東、西太平山間,據長城之要隘,扼邊關之鎖鑰。大境門門墻高12米,底長13米,寬9米。西側有明萬歷年間開鑿的西境門(小境門)。景區有西太平山長城公園,來遠堡,小境門,關帝廟,二郎廟,山神廟等眾多明清歷史遺跡。
角山長城
角山長城距河北省秦皇島市山海關北約3千米,系燕山余脈,是關城北山巒屏障的最高峰,海拔519米。其峰為大平頂,平廣可坐數百人,有巨石嵯峨,好似龍首戴角,故名。角山是萬里長城從老龍頭起,向北跨越的第一座山峰,所以人們又稱它為“萬里長城第一山”。
角山長城建于明洪武初年,從山腳旱門關到大平頂共1536延長米。城墻大部分就地取材,毛石砌筑,局部為城磚和長條石砌壘,角山長城的高度和寬度,有明顯的隨山就勢特點。這里長城高度一般為7-10米,寬度平均4-5米。在山勢陡峭之處,也有利用山崖砌筑的,可窄到2.7米寬。這些墻段,外側十分險峻,難于進攻;內側又十分低矮,便于登墻作戰。[32]
青山關水門
青山關位于河北省遷西縣北部,因關口兩側的大青山而得名,始建于明洪武年間,把守的道路外達塞北草原,內地直抵薊州鎮府三屯營,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關城兩側高山對拱,萬里長城從南騰空而來,由此蜿蜒西去,更顯得青山關地形險要,氣勢雄偉。據史料記載,青山關建關后又多次重修,尤其是民族英雄戚繼光率部與蒙古朵顏部在此發生兩次戰役后,戚繼光在原有基礎上親自督修了青山關長城,形成了現有格局。
青山關水門被稱為萬里長城第一門,是至今長城沿線保存完好的唯一一座提拉式水門。經過修繕后的水門,安放提拉式大門的槽只剩下一半。[33]
慕田峪長城
慕田峪長城位于懷柔區境內,是北京新十六景之一。西接居庸關長城,東連古北口,***的2250米長城段其特點是長城兩邊均有垛口,特別是正關臺三座敵樓并矗,著名的景觀箭扣、牛角邊、鷹飛倒仰等位于慕田峪長城西端。1992年被評為北京旅游世界之最。2002年被評為4A級風景區。
慕田峪由于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古以來就是拱衛北京的軍事要沖,此段長城西接北京昌平縣的居庸關,東連北京密云縣的古北口,為明代所修筑,被稱為“危嶺雄關”。[34]
司馬臺長城
司馬臺長城,位于北京市密云縣東北部的古北口鎮境內,距北京120千米。
司馬臺長城東起望京樓,西至后川口,全長5.4千米,共有敵樓35座,整段長城構思精巧,設計奇特。長城專家羅哲文教授曾評價:中國長城是世界之最,而司馬臺長城又堪稱中國長城之最。司馬臺長城198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屬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唯一保留明代原貌的古建筑遺址。[35]
古北口長城
古北口長城位于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是中國長城史上最完整的長城體系。由北齊長城和明長城共同組成,包括臥虎山、蟠龍山、金山嶺和司馬臺4個城段。古北口是山海關、居庸關兩關之間的長城要塞,為遼東平原和內蒙古通往中原地區的咽喉,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尤其是在遼、金、元、明、清這五朝,大大小小爭奪古北口的戰役從未停止過,因此長城的作用突顯得尤為重要。[36]
箭扣長城
箭扣長城位于北京懷柔縣(原屬河北省承德市)西北八道河鄉境內,距懷柔縣城約30千米,山勢非常富于變化,險峰斷崖之上的長城也顯得更加雄奇險要。箭扣長城因整段長城蜿蜒呈W狀,形如滿弓扣箭而得名。
箭扣長城是北京一段最險峻、雄奇的長城,自然風化嚴重,沒有任何人工修飾,自牛犄角邊、南大樓、鬼門關、箭扣梁、東西縮脖樓、東西油簍頂、將軍守關、天梯、鷹飛倒仰、九眼樓、北京結到望京樓綿延20多千米。[37]
鎮北臺建于明萬歷三十五年(1607),距歷史文化名城陜西省榆林市三千米,是萬里長城遺址中最為宏大、氣勢最為磅礴的建筑,也是萬里長城上最雄偉的軍事要塞和觀察所,有中國長城“三大奇觀之一”東有山海關、中有鎮北臺、西有嘉峪關)和“天下第一臺”之稱。是世界文化遺產——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8-39]
鎮北臺據險臨下,呈方形,共4層,高30余米。臺基北長82米,南長76米,東、西各64米,占地面積5056平方米。
嘉峪關長城
嘉峪關長城位于嘉峪關市西南隅,因建于嘉峪山麓而得名,是明長城西端起點,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是明長城沿線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城關,河西第一隘口,也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一站。城關由內城、外城和城壕組成的完整防御體系,黃土夯筑而成,外包城磚,堅固雄偉。
關城平面呈梯形,面積33500余平方米,城墻總長733米,高11.7米。城樓東、西對稱,面闊三間,周圍有廊,三層歇山頂高17米,氣勢雄偉。關城四隅有角樓,高兩層,形如碉堡。登關樓遠望,塞外風光盡收眼底。[40]
虎山長城
虎山長城位于遼寧丹東市城東十五千米的鴨綠江畔虎山景區,虎山主峰高146.3m。峰頂是萬里長城的第一個烽火臺。站在烽火臺上環顧四周,朝鮮的義州、中國的馬市沙洲和連接丹東與新義州的鴨綠江大橋清晰可見。[41]
九門口長城
九門口長城位于遼寧省綏中縣李家鄉新臺子村,距山海關15千米,全長1704米。其南端起于危峰絕壁間,與自山海關方向而來的長城相接。自此長城沿山脊向北一直延伸到當地的九江河南岸,在寬達百米的九江河上,筑起規模巨大的過河城橋,以此向北逶迤于群山之間。“城在水上走,水在城中流。”是人們對九門口長城的形象描述。[42]
大同長城
大同為明代九邊重鎮之一,戰略地位重要。大同長城建于嘉靖年間,由宣大總督翁萬達創修。大同鎮長城東起天鎮縣鎮口臺,西至丫角山(今內蒙古清水河子),全長335千米。據《三云籌俎考·大同總鎮圖說》統計,大同鎮先后修大邊、二邊516.3里;城堡72座(城20,堡52);邊城776個;火路墩833個。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3]
居庸關
有“天下第一雄關”之稱的居庸關是萬里長城上歷史最悠久、最著名的關隘之一。居庸關位于北京西北48千米處的關溝峽谷之中。這里兩山夾寺,山形陡峭,一水中流。關城內廟宇、署館、亭坊、倉房層疊錯落。關城所在的峽谷,屬太行余脈軍都山地,以險著稱。歷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許多贊詠的詩篇,乾隆也在此御筆親提“居庸疊翠”四字,成為著名的“燕山八景”之首。[44]
雁門關又名西陘關,以“險”著稱,有“天下九塞,雁門為首”之說。位于中國山西省忻州市代縣縣城以北約20千米處的雁門山中,是長城上的重要關隘,與寧武關、偏關合稱為“外三關”。2001年,雁門關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雁門山,古稱勾注山。這里群峰挺拔、地勢險要。建雁門關“外壯大同之藩衛,內固太原之鎖鑰,根抵三關,咽喉全晉”。相傳每年春來,南雁北飛,口銜蘆葉,飛到雁門盤旋半晌,直到葉落方可過關。故有“雁門山者,雁飛出其間”的說法(《山海經》)。
箭扣長城位于京郊懷柔縣西北八道河鄉境內,距懷柔縣城約30公里,山勢非常富于變化,險峰斷崖之上的長城也顯得更加雄奇險要。箭扣長城因整段長城蜿蜒呈W狀,形如滿弓扣箭而得名。箭扣長城是明代萬里長城最著名的險段之一,是近年來各種長城畫冊中上鏡率最高的一段,向來是長城攝影的熱點。
這里的長城依山就勢,低緩處臥踞盤旋,如巨龍隨山巒跌躍起伏,十分壯觀。敵樓依山勢險要而建,其走勢富于變化和韻律。箭扣長城在***的大力支持下,得到了較好的保護,向游人展示了其雄奇險峻的古貌。
箭扣長城位于懷柔縣城西北測,北可望黑坨山主峰,東倚雄險的鎮北樓,南瞰浩渺的懷柔水庫,西靠著名的鷹飛倒仰長城,以易守難攻而成名,自古便讓無數異族止步于前。夜宿巍巍敵樓,敘古、論史、聽風、觀星,心境之深邃曠達決非異境可比。
箭扣地點:懷柔渤海鎮珍珠泉村西北。
路程:距北京不到100公里。
車程:從北五環至箭扣一個多小時。
景點提示
箭扣的得名地——中間低兩邊高的一處峰火臺還是需要一去的,此處并無明顯標記,離北線的專門停車場最近,有攤販插的紅旗為標志。這里也比較好爬,人相對多些。
其他的景點都叫不上名來,對箭扣來說也不需要額外命名,沿著它往兩邊走下去總能有意外景觀,不同感受,以至很多穿越者樂此不疲。筆者三上箭扣走了不同的地段,每次的視覺享受和身心體驗都不一樣,如果不考慮時間、裝備(露營),真要流連忘返了。
環保提示:攀爬時要注意不破壞一草一木,再有垃圾要自行帶下山去。正如箭扣長城公告牌的要求:除了照片什么也不帶走,除了腳印什么也不留下。
乘車線路:在東直門坐916路車到懷柔,從懷柔打面的,到西柵子村,費用約70元。
自駕車線路:
南線
京密路——懷柔***環島左轉——到頭紅綠燈右轉——見慕田峪標志左轉——直到慕田峪環島——環島過慕田峪出口,從下一出口即長城紅鱒魚養殖場方向行駛——沿路標很快可達(此處稱“澗扣”)。
說明:南線比北線稍近,對于又懶、又饞、又愛熱鬧的FB團隊比較適合。長城紅鱒魚場周圍有很多裝修具一定水準的餐館,餐館前的空地很寬敞,不想爬山可在這里打羽毛球、喝茶、玩殺人游戲、聊天到日暮,爬山必須從山底下的村中穿過。筆者沒有從這里爬過,感覺這里一個接一個的店家太過喧囂,不屬于純粹的登山味道。據說很多人都是慕名來吃紅鱒魚的。
停車提示:只要選擇其中一家餐館用餐,就可免費停車。否則收費5元。停車場的面積比較大,小車隊前往停車應該沒問題。
北線
京密路——***環島左轉——到頭見紅綠燈右轉——富樂環島直行——雁棲環島左轉奔神堂峪方向——蓮花池直行——直至一小橋,橋頭右手有一商店,左手有一路口,左拐進此路,一直走即到箭扣。見箭扣牌子時有兩條路可選,左邊一條(楊二家)較近,很快可以進村停車,但離山稍遠;右邊一條,也有下一村供選擇,再往前開還有一個專門停車場,這兩處離山較近。
說明:走北線上面說的那個橋頭商店需要特別注意,不然很容易錯過。從北面登箭扣也要從村子里穿。這里的幾個村子比較清靜,頂多是有幾個大姐兜售自家的小米或棒碴兒。目前周圍的人不是很多,不過現在天暖了,估計要早出來才能有車位。也有一些人周五或周六晚住農家。雖然這幾個村子不是太大,接待能力有限,但還算干凈、實在。
停車提示:如果停最近的有楊二家的那個村,一次性收費5元,若在村里吃飯或入住則免費停車。前面說的那個專門停車場不靠近村子,是筆者去過的北線離箭扣最近的一個停車場,停車費也是5元。
吃在山下
南線:除了山腳下的那幾家餐館可供選擇外,慕田峪環島往北京方向來的沿途也有多家吃紅鱒魚的地方。十幾元一斤,不過生魚片的調料和加工費(包括燒烤)都要單收。
北線:有兩種選擇,一是山下的簡單農家飯,可在登山前就跟村里人家說好吃飯,下山直奔餐桌。其中楊二家比較有名,餐飲形式也很新穎現代:只提供7、8個固定菜,每人10元,不用現點,比較省事。美中不足的是,因為有點像流水席,所以不可能供人長時間占著座位聊天休息。
另一種選擇是在長城上自帶干糧先小餐一下,返京的路上在懷柔這條著名的紅鱒一條溝隨便找家吃魚。
登山裝備
登山鞋:必備,箭扣有的地方石頭松倒,或有沙粒,最好穿登山鞋。
拐杖:個別路段需要,但對于手腳并用的險要之處,拐杖顯然累贅。
對講機:箭扣長城雖然線路只有一條,但上去和下來的叉路比較多,如果怕走散可以準備對講機。有趣的是,在箭扣長城的部分高地,手機信號極強,但下來就不行了。
因箭扣一帶長城路極其險峻難走,徒步時一定要注意安全,最好結伴同行。
北京有幾個長城?
北京北邊長城比較多,都是當年戍守邊關的防御工事,依地勢而建,每段都有每段的特色,以八達嶺長城最為著名,八達嶺長城,居庸關長城,慕田峪長城,司馬臺長城,金山嶺長城,箭扣長城,水關長城等。
哪個長城最好玩,值得爬?
(1)最著名的八達嶺長城
不到長城非好漢!八達嶺長城是中國古代偉大的防御工程萬里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明長城的一個隘口。八達嶺長城為居庸關的重要前哨,古稱“居庸之險不在關而在八達嶺”。
八達嶺門票,旺季(4-10月):45元淡季(11-3月):40元
***時間:旺季(4-10月):06:30-19:00淡季(11-3月):07:00~18:00
缺點:但是你如果去八達嶺,那多半會很讓人失望,因為歷史的痕跡已經幾乎看不到了。假如遇到黃金周,那更是能把美夢變成一場噩夢。
(2)居庸關長城
北京長城沿線上的著名古關城,燕京八景之一,稱為“居庸疊翠”,居庸關是從北面進入北京的門戶,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
居庸關門票,旺季(4-10月):40元淡季(11-3月):35元
***時間:旺季(4-10月):08:30-17:00淡季(11-3月):08:30~16:00
(3)慕田峪長城——人少不擁擠且離市中心近
位于北京市懷柔區境內,萬里長城的精華所在,慕田峪長城大部分都是外國朋友去,國內旅游團相對比較少,都去的是八達嶺長城,所以這里沒有人山人海的景象。
門票:旺季(4月1日-10月31日):45元淡季(11月1日-3月31日):40元
***時間:旺季(4月1日-10月31日):08:00-17:00淡季(11月1日~3月31日):08:30-16:00
網友評價:
慕田峪是長城里口碑比較好而且不是很擁擠的一個地方,距離市中心比較近,而且有纜車,帶老人小孩的話游覽比較方便。
(4)司馬臺長城——保存原貌,以險峻出名,非常值得一去
是我國唯一段保留明長城原貌的古長城,處處可見殘垣斷壁。北京地區長城景點中,司馬臺的客流量較少,很少會出現人擠人的現象。司馬臺長城與北京地區其他長城景點相比較,特別的險峻陡峭,而且為了維持原貌,沒有太多的護欄等設施,攀登時要多注意安全。
門票:40元
***時間:08:00-17:00
(5)水關長城——不出名的長城,也是黑導游經常出現的地方
水關長城景區位于延慶縣八達嶺鎮,緊鄰八達嶺長城景區,屬于八達嶺長城東段,但這里并不是大家所熟知的八達嶺長城,是兩個單獨的景區,水關長城并不出名,很多當地的黑導游會假冒八達嶺長城的名義帶游客到這里。
(6)箭扣長城——免費的野長城,受很多戶外者的追捧
箭扣長城位于懷柔區西北的八道河鄉,門票免費,屬于野長城,南段山勢富裕變化,極其陡峭,有些地方的長城已經坍塌,需要攀爬,建議戶外運動愛好者在團隊合作下完成,箭扣長城在各種畫冊中上鏡率最高的一段,是長城攝影的熱點。
網友評價:
北京最野的長城,受很多戶外者的追捧,也摔死過不少冒然前往的驢子。文物保護單位有規定,不讓爬這樣的長城。但是如果覺得稀罕可以去看看。自己注意保護沿長城下走就可以。箭扣很有氣勢,下雪的時候尤其如此。
(7)古北口長城——最有血性的古鎮,所有朝代戰爭都在這里爭奪
這里的長城和金山嶺、司馬臺連成一線,有很多戶外愛好者經常穿越這一線路,古北口的長城分蟠龍山和臥虎山兩部分,一個蜿蜒一個險峻。最讓古北口長城有魅力的是這里的長城因了古北口這個歷史小鎮而具有很多人文魅力。楊家將抵金在這里,徐達抗擊倭寇在這里,佟麟閣打日本人也在這里,慈禧一行去承德避暑的時候也先停靠這里擦擦汗。這些人在小鎮子留下的痕跡還不少,去了就知道,蠻有意思。
(8)黃花城——十月里黃花滿山,賞不盡的四月芳菲
如果長城蜿蜒在山上,然后一口氣扎在水里,那種游龍戲鳳的感覺會讓你覺得長城也是有生命的。十月里黃花滿山,就是其名字的來歷。所以十月來北京看看這里的長城也不賴。
(7)金山嶺長城——離北京最遠,但是卻是拍大片的好去處
金山嶺長城位于河北承德灤平縣,是萬里長城的精華地段,素有“萬里長城,金山獨秀”之美譽,人少,適合拍照,是攝影愛好者的天堂。
網友評價:
距離市區比較遠,已經算是河北和北京交界的地方了。因山勢和氣候的緣故,很容易出云霧繚繞、落日余輝等壯觀的景色,你看到的各種出版物上那些經典的長城圖片,基本都出自這里。金山嶺入口不是很高,沒有纜車,但是爬上去一點都不累,我曾經帶我76歲的外婆爬上去,讓老人家好興奮了幾天。
“野長城”
現名“黃花城長城”
懷柔九渡河鎮,慕田峪長城以西,俗稱野長城
東直門長途汽車站坐961路,然后中巴或打的。
我覺得最美野長城是‘錐子山長城’。錐子山長城,位于綏中縣永安堡鄉,建造于明洪武年間,歷經652年風雨,無數次大小戰爭,目前還是較為完好地保存下來。這處長城山巒叢生,登高遠望一片大好景象,美景盡收眼底。
箭扣長城位于京郊懷柔縣西北八道河鄉境內,距懷柔縣城約30公里,山勢非常富于變化,險峰斷崖之上的長城也顯得更加雄奇險要。箭扣長城因整段長城蜿蜒呈W狀,形如滿弓扣箭而得名。
現在北京的長城大多數是明朝在秦朝長城的的遺址上修建而成的。也成為“明長城”。
1、旺泉峪長城
如果說箭扣長城帶給人的印象是大氣磅礴,那旺泉峪長城給人留下的印象就是清靈俊秀,一個豪邁,一個婉約,形成鮮明的對比。旺泉峪長城并不算太長,共分布著8座敵樓,以谷底的旺泉峪關為界,西面山峰上有2座敵樓,東面山峰上有6座敵樓。雖然總體長度只有2公里的距離,但海拔落差卻達到了390米,大于北京結到擦石口長城330米的海拔落差高度,因此走起來會讓人感覺很累。
旺泉峪長城的精華,就集中在三岔邊——旺泉峪關之間的線路上,這里有“御史樓”、“***樓”等造型精美的敵樓建筑;有“雙龜鎖關”、“蝴蝶結”等堪稱一絕的奇特景觀。山下一村,有旺泉,因此得名旺泉峪村。此段長城從永樂二年(1404年)一直修到萬歷八年(1580年),其間修修停停,共用了176年的時間。
2、箭扣長城
箭扣長城位于京郊懷柔縣西北八道河鄉境內,距懷柔縣城約30公里,山勢非常富于變化,險峰斷崖之上的長城也顯得更加雄奇險要。箭扣長城因整段長城蜿蜒呈W狀,形如滿弓扣箭而得名。
但,關于箭扣的來歷有兩個傳說,傳說一:開始修箭扣長城時,箭扣長城本無名。有一次,當地一位地方官前來考察長城,發現箭扣長城十分雄偉,而且在群山之間像一個澗口,就命名為澗口長城。可是當他回到朝廷時,覺得名字不妥,就想了想一句古話”一箭扣雙雕“,隨即拍案,叫這段長城為箭扣長城。傳說二:箭扣附近有段長城,在通過一極險之處時,由于下方是數十丈深的懸崖,長城沒有立腳點,古人便在此架設了兩根粗鐵梁,使長城在鐵梁上凌空昂然而過。但是至今也不知到底在哪里。
登上鎮北樓四周環望,郁郁蔥蔥,夏日夕陽下的箭扣長城像一條蒼翠的巨龍在茫茫山麓中更顯威風。
3、擦石口長城
擦石口長城,自明代萬歷年間建成以來,就是著名的險關要塞,歷史文獻和碑文中屢有記載。在這段并不算長的3公里線路中,共點綴著8座敵樓,從北京結一路向西延伸,直到與旺泉峪、耷拉邊交匯的“三岔邊”,又稱“小北京結”。此處地勢兩邊高、中間低,呈“U”形,因為與高矗云天的北京結毗連,海拔直線落差高達330米。在明代,這段長城隸屬昌鎮管轄,除抵御外侵,還同時起著拱衛帝陵的作用,因此修得特別高大堅固。現代人約定成俗,取其山下最大的村莊來命名,稱其為“莊戶長城”。
4、九眼樓長城
如果有人問,北京都有哪些著名的長城?幾乎所有的人都可以脫口而出:八達嶺、司馬臺、居庸關、慕田峪、箭扣……;而如果有人問,這些長城中最高的一座敵樓是哪座?恐怕就沒有多少人能給出答案了。圖片上的這座敵樓的名字叫“九眼樓”,建于明代,至今已有460余年的歷史。是北京所有長城敵樓的第一高,海拔1141米,位于懷柔雁棲鎮與延慶四海鎮交界的火焰山上。
5、西大樓長城
大榛峪長城有一座海拔915米的高大敵樓,為本段長城最具規模、最具氣勢的敵樓。因地處大榛峪長城最西段,又是最高峰,故當地人稱這座敵樓為:西大樓。同時,在海拔高度上,西大樓僅次于箭扣的北京結(958米)、正北樓(945米)。西大樓與北京結一西一東,遙相對望,兩者直線距離6.15公里,沿長城徒步距離9.15公里。此外,西大樓北路與北京結東路,在造型上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城墻皆依山勢曲折迂回而下,遠遠望去,有如迎風飄揚的絲帶。
西大樓所處山峰地勢兇險,高聳入云。其東路始于谷底的大榛峪關,又稱賈家口關,長城扶搖直上,海拔落差達446米,其間兩處各呈80度的城墻有如天梯,直沖云霄;其北路可望山下的三岔村,長城掉頭向北折西再向南,形成“幾”字大回環,其間山險墻、隔路峰形如絕壁,斷不可攀。
6、司馬臺長城
司馬臺長城始建于明洪武初年,后又經薊鎮總兵戚繼光和總督譚綸加固,是我國唯一的一處保留明朝風貌的長城。司馬臺長城山勢陡峭、地勢險峻,被稱為長城之最。整個長城以驚、險、奇著稱,工程浩繁,綿延19公里,敵樓多達135座,現保存完整的有20座,尤其是第十六敵樓,建筑于海拔千米的陡峭山頂,可遙望到北京城,故又稱望京樓,被聯合國文教組織確定為原始長城,是世界人類優秀文化遺產。來到這樣的長城腳下怎能不爬上去?
7、金山嶺長城
金山嶺西連古北口,東接司馬臺,由北齊皇帝高洋(556年)最初下令修建,后由明朝愛國將領戚繼光擔任薊鎮總兵時期(1567—1582年)主持重新修筑,是萬里長城的精華地段。金山嶺長城視野開闊、敵樓密集,由于保存完好,成為明代長城中最氣勢恢弘、最具沖擊力、最有感染力和震撼力的長城全景畫。素有“萬里長城,金山獨秀”之美譽。
8、古北口長城
古北口長城分為二個部分:東為盤桓起伏的蟠龍山長城段,西為巍峨矗立的臥虎山長城段。可謂蟠龍臥虎,隔河相望。在這片自古就是邊關軍事和商貿的重鎮,素有“京都鎖鑰、燕京門戶”之稱。
從古至今,古北口就是中原通往遼東平原和內蒙古的咽喉要地,控山海、居庸兩關之中的長城要塞,歷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這里曾連年戰事,硝煙不斷,在中國的歷史上寫下了一幕幕重要的篇章。在這里,既有漢武帝、朱元璋、成吉思汗、康熙、乾隆等帝王將相成就大業的足跡;也有歐陽修、韓琦、蘇轍、曹寅等文人墨客抒懷壯志的詩篇;更有楊家將、戚繼光、馮玉祥、抗戰英雄、支那七勇士等民族英雄的故事。
9、云蒙山長城
《云蒙山長城遺址公園》距北京市區90余公里,東沿密云水庫,西臨云蒙山脈。公園地處云蒙山東緣,山形韶秀天成,宛延起伏,構思精巧,群峰突起,常隱于云霧之中。
公園占地7000余畝,現存長城遺跡中,部分地段屬北齊時期修建;而大部分為明初所修。長城屬純石結構單邊內長城,自東北伸向西南,恰似一條雄偉的石龍,騰浮于起伏的山巔之上。北起石塘嶺,南迄開連口,長九十二里,設關砦十二,附墻臺三座,空心敵臺五十九座,初建于洪武、永樂年間,隆慶、萬歷年間又加修補改建。
10、龍泉峪殘長城
龍泉峪殘長城的片子不好處理,天氣不好是個主要因素,雜草叢生妨礙簡單的視角也是個原因,反正拍不好總得找個客觀理由來說詞。套用老電影一句臺詞:不是我們太無能,是共軍太狡猾。
11、大榛峪長城
大榛峪長城起伏多變,風景如畫,可謂移步換景,處處風光。最佳拍攝角度分別為海拔711米的牛犄邊,與海拔915米的西大樓。站在牛犄邊之巔,東眺箭扣、擦石口、耷拉邊、旺泉峪、磨石口等長城段馳騁盤桓,盡收眼底,西望西大樓山峰形如屏障,高矗云天;立于西大樓之上,可謂“地到無邊天作界,山登絕頂我為峰”,放眼長城四下再無高點,可盡情飽覽群峰疊翠,巨龍蜿蜒。
12、耷拉邊長城
耷拉邊是一段非常奇特的長城。走在擦石口長城上,遠遠的就可以望見一段“半截子長城”,自西北向東南方向延伸,因為走向自高而低,就像耷拉在山脊之上,因此當地人俗稱“耷拉邊”。
讓人感到費解的是,這段長城向東南方向僅延伸了1000米的距離,就戛然而止了。從地勢上看,耷拉邊兀自向長城防線之內延伸,也就是關內方向,似乎與抵御外侵的功能并不存在任何的關聯,不禁讓人產生疑問:長城已經沿外圍構筑了一條完整的防線,還有必要甩出這么一段多余的部分嗎?
具體參考:網頁鏈接
慕田峪長城:慕田峪長城位于北京市懷柔區境內。距北京城73公里。北京著名長城景點之一,是明朝萬里長城的精華所在。慕田峪長城的構筑有著獨特的風格,這里敵樓密集,關隘險要,城兩側均有垛口。
箭扣長城在哪里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箭扣長城在哪里,慕田峪、箭扣長城在哪里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