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程作為“講解如何習得自學能力的例子”,實在是太好了。
首先,編程這個東西反正要自學——不信你問問計算機***的人,他們會如實告訴你的,學校里確實也教,但說實話都教得不太好……
其次,編程這個東西最適合“僅靠閱讀自學”——這個領域發展很快,到最后,新東西出來的時候,沒有老師存在,任由你是誰,都只能去閱讀“官方文檔”,只此一條路。
然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條,別管是不是很多人覺得編程是很難的東西,事實上它就是每個人都應該具備的技能。
許多年前,不識字,被稱為文盲……
后來,人們反應過來了,不識英文,也是文盲,因為科學文獻的主導語言是英文,讀不懂英文,什么都吃不上熱乎的;等菜好不容易端上來了吧,早就涼了不說,味道都常常會變……
再后來,不懂基本計算機操作技能的,也算是文盲,因為他們無論做什么事情,效率都太低下了,明明可以用快捷鍵一下子完成的事情,卻非要手動大量重復……
到了最近,不懂數據分析的,也開始算作文盲了。許多年前人們驚呼信息時代來了的時候,其實暫時體會不到什么太多的不同。然而,許多年過去,互聯網上的格式化數據越來越多,不僅如此,實時產出的格式化數據也越來越多,于是,數據分析不僅成了必備的能力,而且早就開始直接影響一個人的薪資水平。
你作為一個個體,每天都在產生各種各樣的數據,然后時時刻刻都在被別人使用著、分析著……然而你自己卻全然沒有數據分析能力,甚至不知道這事很重要,是不是感覺很可怕?你看看周邊那么多人,有多大的比例想過這事?反正那些天天看機器算法生成的信息流的人好像就是全然不在意自己正在被支配……
怎么辦?學唄,學點編程罷——巧了,這還真是個正常人都能學會的技能。
——摘自李笑來新書《自學是門手藝》
真的人人都能學會編程?看看他們怎么說自學訓練營的學員已達1000名,橫跨28個行業100多個職業,16歲至50歲各個年齡段的學員都有。因為報名人數太多,一期期訓練營在狀況不斷的手忙腳亂中開始。最初很多新生大學的小伙伴和零基礎的學員都不相信自己能14天快速入門編程,但看到是笑來老師劃重點說今年不能錯過學編程,而且是笑來老師擔任自學教研組組長,就還是帶著必學的心態參加了。
每次新一期開營,學員們都覺得14天零基礎入門訓練營好長啊;可如今一轉眼,第8期都已經結營了。
說實話,挺舍不得的。
所以我們請了前幾期自學營學員們講講他們自學編程的故事。看著一條條留言,眼前就刻畫出了大家的樣子。有大學生、有外貿白領、有想學好編程影響下一代的媽媽、有畢業十年后想撿起編程的前輩、還有不想停止學習的70后大叔……
選了幾條學員心得,和大家一起分享,他們如何做到。
001期01班Github@zhwycsz“看清python的大概框架與輪廓,并且積累了***論”
訓練營的模式毫無疑問是有效的,通過對課程進行模塊化的拆分與實踐,約束打卡作業保證進度,在很短的時間,讓我門看清python的大概框架與輪廓,并且積累了***論。掌握基本概念與邏輯,不斷學習加強基本功,培養正確的思考習慣與code規范,才能走的更遠。
導師的水平很重要,教練指導很給力。提示我們要先理清思路,寫出偽代碼,再去具體完善,打磨細節,頗受啟發。“提問,總結,記錄,教”這些最樸素且最有效的***,被貫徹在了訓練營的體系里。及時求助很必要,對于自學編程新手,效率不高,很容易在細節問題投入太多時間,產生挫折感。拋開自己的固有習慣,直面問題,收獲不少。
最難忘的是最后三天的實戰,找到收獲的感覺,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簡單問題可以通過檢索學習解決,復雜問題需要做系統思考,基本功決定了思考的質量。特別是實戰3,問題很明確,重點突破,不找捷徑。
001期04班Github@Jacquesxu666“很久以來沒有過的充實的十四天”
十四天Python訓練營這一個概念剛出來其實我是不怎么報希望的,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我開始了,結果卻大大出乎我的所料。
我敢說這是我很久以來沒有過的充實的十四天,這種每天都有任務完成的感覺實在是很爽,我在群里其實不怎么說話,一來是性格使然,有不會的直接問google了,不想再群里浪費大家的時間,另外一個也是白天工作,晚上學習,沒有時間在群里討論,但是僅僅是知道有這么十個人在和我一起學習,我就感覺效果很不一樣了,不孤獨的感覺讓學習更有動力。
我相信訓練營的結束只是一個開始,接下來要看自己的興趣方向,自己去找任務做,這才是真實的生活啊,自學這門手藝需要不斷的打磨,最好一天不要間斷,時間是充實還是虛度,取決于自己的選擇。
001期05班Github@slona-song“這真正讓我體驗到了程序協作的美妙”
半個月的python學習,中間體驗了學習的快樂,get新技能時的***,也遇到了一些困境,久久不成功時的窘悶。
還好時間比較充裕,使得我有時間不斷地去嘗試去探索試錯,有時解決過程是很長的,其實也沒有不停地鼓勵自己別放棄,就是程序他好像有一種魔力,吸引著你調不出來就不想干別的事情,偶爾累了去休息一下,心里還是惦記著。
訓練營帶來的第一個重要技能就是使用github,我在之前因為想學點機器學習,曾經注冊過github賬號,然而并沒有搞懂該怎么使用,就是還沒有真正找到那個入口。
這半個月,每天都commit,push,pullrequest,每天都會被教練merge,在issue上提問還會有同學回答,被merge或者issue相關還會有短信提醒,這真正讓我體驗到了程序協作的美妙。
也算是能夠操作github的人了。這一段經歷有點像小時候最一開始接觸電腦,第一次申請了***賬號,學會用***的各種功能時候的那種興奮。由于課程設計的巧妙,我開始不斷地使用函數封裝程序,調用功能。這無疑是很重要的一個編程思路,如果沒有這個訓練營,我可能難有機會學到這一點。或者說,這個訓練營就是我一直在找的那個機會和入口!
002期01班Github@wiltonwung“回首這段經歷,可以用‘脫胎換骨’來形容”
官方文檔,就像是公開的武林秘籍,照著煉最起碼不會走火入魔。盡管我不玩游戲,但是我有種強烈的預感,那些善于閱讀游戲說明書的人,更有可能游戲玩得更好。我想通過自學營建立“自學真的是門手藝”的基礎信念、積累初始行動量,讓小雪球先滾動起來。
我想,這個目的達到了。若干年后,不用若干年后,即使是現在回首這段經歷,也都可以用”脫胎換骨”來形容,這次自學營給我帶來了觀念上的巨大改變和技能上的巨大提升。
可以說,我已經成為了自學2.0版本的我。自學營帶來的觀念上的改變是最重要的。自學營的經歷讓我知道,以往在學習很多東西的時候都是淺嘗輒止,不是我沒有天分,不是我腦子笨,不是我沒興趣,只是我沒有通過科學的指導和合理的訓練掌握自學能力,這次自學營的訓練,就像是將大腦操作系統中原本關閉的USB接口重新打開,讓外接更多設備和技能成為可能,為以后繼續提升打開了一條有光亮的通道。
(視頻:https://v.qq.com/x/page/r0877kl1lpv.html)
自學訓練營-Python入門002期01班優秀畢業生王文濤
002期05班Gihub@lihaotian007“14天找到戰友的體驗”
最開始是驚奇——哇哦,原來還可以這樣。你用wxpy獲取了自己的所有的好友信息,還拍了個視頻發給好些個好友,去解釋為什么不要隨便用微信掃一掃,并通過微信機器人和好友聊天。不知道你是不是認同,我覺得這真是成為戰友的體驗。戰友的核心應該是認可和信任。回想一下,在這14天的過程中你是不是學習過戰友的代碼?是不是接受過戰友的幫助?也許時間并不是很長,但你們是在脫離了“鄙視鏈”的環境下一起攻克每一次的作業的,它本就可以建立一種認可和信任。
003期04班Github@baichampion“我知道,我已經重生了,我不再是過去自己”
轉眼14天,感慨自己在英語和編程都是零基礎的基礎上,都能夠拿到畢業證書。在這個過程中,對于從來都沒有過自學經驗的我來說,有兩次就差點放棄跟上訓練營的節奏。
我清楚的記得那是在數據容器和流程控制那兩天。因為,閱讀和作業量都相對前面的作業量要大很多,又因為自己理解知識點的速度慢,所以那兩天都是到了晚上10點之后才開始做作業,敲打好代碼之后,不斷嘗試,報錯,再嘗試,報錯再嘗試,這個時候,放棄的念頭已經開始涌上心頭。
但,很快,我就用這么一句話說服了自己:過往,多少次自學,就是因為中途畏難放棄了,才導致今天還一事無成。***,這對我來說,絕對是雞血。于是,馬上把放棄的情緒甩在一邊,告訴自己一定可以。
當然,最后面自己的確可以。淌過了那兩天,慢慢發現自己學習編程越來越有感覺,什么循環、分支、定義函數、縮進、字母大小寫等等等,都能夠在腦海中重現它們。走到今天,我知道,我已經重生了,我不再是過去自己。因為,現在的我習得了自學能力編程能力。
預約制004班Github@gd139“驗證了通過自學,提升解決問題的信心”
天!時間都去哪了,原來都在自學訓練,打磨手藝的路上……
回顧這半個月的學習情況,發覺自己和周圍環境最大的變化,就是時間不夠用了,一坐下來就是三-五個小時,專注在查資料,寫代碼,測試驗證,攻關,反復測試……
經常不經意就是一個上午或下午,甚至到半夜12點過,家里人都覺得我是瘋了,都這把大年紀了,還要和00后搶活干不成**,開始了就根本停不下來**,我是在享受這個過程,誰做誰知道!
基本達到了參加培訓班的初步目標,通過編程訓練,培養自學能力,打磨這門手藝,探探自己的底!計算機編程,對我來說,一直是希望能開始做的事情,用它來解決工作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提升效率;
對家庭來說,給孩子做一個榜樣,證明自己,我能!培訓實踐下來,看到python程序,不再是一臉蒙,可以驕傲的說,入門啦!在這過程中,個人最重要的最大的收獲,驗證了通過自學,提升解決問題的信心。每一行每一段程序運行成功,每次作業過關完成,都給了我更大的信心和能量。
其次,真正實踐和領略到了開源世界的強大魅力,***性和多元化帶來豐富多彩的函數,功能和解決辦法,要善于學習和吸收,眾人拾柴火焰高,同時,希望將來也可以成為建設者,有能力多做貢獻。
預約制004班Github@petalsaya“體驗笑來老師所說的心流狀態,美妙至極”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體驗過笑來老師所說的心流狀態,時間仿佛加速了,不再是隔段時間看一下手機,而是完完全全的投入,美妙至極。
但如果過度追求這種狀態,期待一直保持,所以也造就了一味地延遲開始或者改變,因為不開始,才不會有不完美的出現,這可能是造成我心里波動的一個元兇。在加入訓練營之前,我已經很長時間沒有體驗過這種感覺了。
這種高度的集中,尤其是后面幾天,我是特別特別享受的,包括現在在打這段話的時候。想感謝的人也不少,自學營的各位輔導員和教練,同時呢還有Day11和Day12幫我測試微信功能的基友;還有糖果和笑來老師提供的平臺。嘿嘿,寫上這么多,再在名單上加上自己吧。感謝各位,這趟旅程玩得很開心~
004期01班Github@SunElliot“奇妙的心情,像是自己在談戀愛一般”
14天,對曾經的自己來說,可能是重復工作的十四天,可能是在外出差的兩周,可能是漫無目的地’學習’地十四個日夜。
但,2019年3月31日—2019年4月13日,在我的生命中播撒了一枚種子,一枚持續成長的”自學”種子。因為工作原因,自己的工作地點沒有連接互聯網的電腦。
我一般就會在下班后第一時間去做題目,但還是會有點膽戰心驚,擔心題目太難,擔心自己不能在deadline之前完成作業。
這種心情很奇妙,像是自己在談戀愛一般。
004期02班Github@jmlinux“訓練營中的社交,大大的強化了學習的效果”
自學的社交,自學真的不是獨自學習。網上有很多免費或收費python的教程,但很難學會,因為你真的一個人自己學而已。
正如李笑來老師說:“在自學的任何一個階段,學、練、用、造,社交都可能存在,所謂的社交,還真不一定是非要跟人說話、聊天……見識到,也是社交的最主要組成部分。
”通過“見到”激活鏡像神經元,看到這以前的學員與同班的小伙伴都完成作業了,激勵自己也要完成養成作業,如果沒有他們,我應該堅持不下來。自學真的非常依賴社交。
在訓練營中的社交,大大的強化了學習的效果。issue提問和pullrequest上互動交流,隨時記錄問題和總結每日所學知識,用“作品”對話,慢慢養成總結與梳理的習慣。以后我想用python做什么?爬蟲,爬蟲是一段自動抓取互聯網信息的程序,從互聯網上抓取對于我們有價值的信息。
敲黑板一篇文章放不下所有的故事,但是我們都有一條條仔細看哦。怎么說呢,特別開心能和大家相遇,雖然我們一直強調說,新生大學2.0要好好做產品,千萬別提情懷,一提情懷就容易自我感動。
也不知道是不是夏天來了,人也多愁善感起來。看著前幾期學員,就特別有感觸,從0到1做一件事情,也沒有那么難,做著做著就做成了;看著大家的留言,內心也止不住美滋滋,能幫這么多人進步真開心,比賺錢還開心。
也歡迎大家給新生大學(訂閱號ID:xinshengdaxue)留言,和我們介紹下你自己,講講你和新生大學的自學故事。
掃描下方海報二維碼即可報名自學訓練營。本周正在上新9折拼團超值優惠活動,希望有更多小伙伴加入我們,和我們一起從自學編程開始,踐行各項通往未來世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