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廚房小白會遇到這樣一個問題,做菜想要做到色香味俱全,結果手一抖,鹽撒多了。如果是燉菜,那還好辦,直接加水就完事,如果是炒菜,沒法加水,加了水就做成一鍋糊糊,只能找其他辦法。
網上有不少人說,遇到加鹽加太多的時候,直接加糖或是加醋,就可以緩解鹽的咸味。然而這個***我自己試驗過,太不靠譜了,本來鹽下多了只是咸了點,加了糖反而把菜弄甜了,要是加了醋,那我這一鍋炒菜還能要嗎?所以這些***都不好用。
那有什么辦法,能讓好好的一鍋菜吃起來不那么咸,又不會變成奇奇怪怪的味道嗎?還真有,這個辦法叫做“添加原料法”,雖然比直接放水沖淡菜的咸味麻煩一點,但是比放水好用多了。
1、放入土豆、山藥等飽含淀粉的食材山藥、土豆、芋頭等飽含淀粉的食材,有吸咸味的作用。當你炒一盤菜的時候,發現這盤菜的味道太咸了,那趕緊看看你的冰箱里有沒有這種淀粉類食材,再不濟的話,用玉米粒也行,這些食材的加入,能吸走一些鹽分,讓整道菜吃起來沒有那么咸。
不過,除了玉米粒以外,像土豆、芋頭這類食材,最好切丁或是切絲,總之切得小一點,這樣炒起來比較容易熟。如果你做的是燉菜,那就切塊放入,避免土豆、芋頭長時間燉煮,不然筷子很容易夾不起來。
2、放入雞蛋、鵪鶉蛋雞蛋和鵪鶉蛋,是目前市面上最容易買到的蛋類。如果一道菜做得太咸,你可以用雞蛋來稀釋咸味。雞蛋可以是生的,也可以是熟的。如果是炒菜,建議在菜的一旁煎一顆雞蛋,或是直接把雞蛋打散,做成菜炒雞蛋的菜式。
如果是熟雞蛋,建議放在燉菜里,特別是鹵菜。熟雞蛋的雞蛋黃特別容易吸味,而蛋白部分也有緩解咸味的效果。如果希望雞蛋趕緊入味,稀釋掉菜里的咸味,那就把熟雞蛋切開,對半切或是切片,這樣咸味會快速進入雞蛋的蛋黃中。
3、放入豆腐白***嫩的豆腐,其實有很強的吸味作用。豆腐里面有蜂窩狀結構,能夠很快入味。利用豆腐的這個特性,將豆腐放進味道比較咸的湯里,就能稀釋湯的咸味。不過,豆腐不適合和炒菜、燉菜一起煮,容易散掉。
和豆腐相似,但是和豆腐沒什么關系的“玉子豆腐”,也有一樣的效果。玉子豆腐的原材料是雞蛋,但是因為質地和豆腐一樣,所以放在了豆腐的這一板塊里。玉子豆腐的味道較淡,切開以后放入菜中,也能起到同樣吸味的效果。
4、放入水淀粉面粉,其實也是稀釋鹽分的一個好***,但面粉直接加到菜里,那整道菜就會變得很可怕。和面粉有相似作用的就是淀粉,淀粉加水就是我們常說的“勾芡”。淋上少許水淀粉,也能讓整道菜的味道變得柔和起來,咸味不那么突出。
不過要注意的是,水淀粉一定要攪拌均勻了,并且趁鍋和食材都是熱的時候淋入,如果鍋是冷的,水淀粉很容易凝固成塊,到時候咸味沒吸走,吃菜的時候還能吃到凝固的淀粉塊,那味道應該不是很好。
看到這里,希望各位廚房小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一個好***,遇到下鹽太多的情況,不用慌張,看看自家的冰箱里有沒有以上這些東西。還是建議各位廚房新手們,如果掌握不好鹽或味精的用量,采取少量多次的辦法,再不會出現手抖,把菜做得難吃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