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訊“我們公司主要是把山上的斛(樹)葉、柿樹葉等通過一定的流程進行加工,然后出口到日本當作食品的外包裝,年貿易額有150多萬美元呢。”11月22日,在位于魯山縣庫區鄉西溝村的魯山縣遠東包裝制品有限公司,今年61歲的公司負責人師建設自豪地說道。
當天,公司一個車間內有30多名工人正在對柿葉進行包裝;而在其他車間,工人們也正在清洗分揀柿樹葉,忙個不停。
魯山縣大部分山區都生長有一種野生的斛樹,它的葉子叫做“斛葉”,是當地群眾端午節時做“斛墜”(類似南方的粽子)用的,曾上過央視的專題欄目,聲名遠揚。1988年,庫區鄉上馬了一個鄉鎮企業,專門生產斛葉出口日本和韓國,后來由于種種原因,企業生產經營狀況不盡如人意。
師建設2015年接手企業后,大膽改革創新,不但生產斛葉,還推出了柿葉、栗樹葉、樸樹葉、土茯苓樹葉等純天然的食品外包裝材料,并和日本一家有實力的公司建立了長期供貨合同。
“日本人的食物做得都很精致。你看,人家專門要這么小片的斛葉用來做壽司和飯團呢。”拿著一打只有半個手掌大小的斛葉片的師建設介紹。
另外,魯山當地生產的斛葉公司根本不夠用,大部分都是附近嵩縣那邊供的貨。此外,公司還收購達到一定寬度和長度、符合出口標準的柿葉、樸樹葉等,通過清洗、分選、打捆、去柄、腌制,然后進行真空包裝、殺菌,最后出口日本。
“每年的6—8月是公司采購新鮮樹葉進行加工的旺季,最多時有200多名工人。目前是淡季,廠里只有80多名工人。公司采取計件工資,手快的一個月能掙5000多元,一般的在3000元左右。工人們基本上都是西溝村和附近幾個村的留守婦女。”師建設說。
據悉,公司廠區占地11000平方米,還有6個共計500平方米的冷庫,一年出口各種樹葉2萬多箱,約7000萬片。“日本人還很喜歡吃柿子,下一步公司準備推出鮮果柿子和柿子果脯系類,把事業進一步做大做強。”師建設表示。(蔡長偉喬新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