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頭條號“周說婦產科”所作,旨在通過文章分享女性健康與科學孕育的科普知識,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幫助。
這一篇文章我們來看看「備孕懷孕的重點問題」你到底了解多少!
當得知一個小生命即將來到自己身邊時,準媽媽們的心情都是怎樣的?是期待?還是開心?
其實,很多媽媽回想起來,都是這樣的——
怕
備孕時,每天補葉酸比一日三餐還準時,但卻不知道要不要補充其它營養,每月測試紙的心情比彩票開獎還緊張;
孕期40周,小心翼翼,百般禁忌,吃啥用啥,都要先想想肚里的娃,時不時懷疑自己落下重要的事,怕等娃落地,卻沒機會再補上;
一朝分娩,還沒來得及松口氣,育兒難題又讓人應接不暇,有人形容坐月子就是把兩個啥都不懂的人放在一個房間。[捂臉]
可互聯網時代,什么都有,什么都多,就是很難找到靠譜的、科學的育兒答案和***。
這不夏天來了,謠言也跟著換季了,從「懷孕不能吃螃蟹」變成了「懷孕不能吃西瓜、冰淇淋和小龍蝦」。
可以很肯定地說,螃蟹、西瓜、荔枝和小龍蝦都不會讓人流產,類似說法并無科學依據,只要不過量食用,西瓜這類天然食物并不是孕期的禁忌品。但是像西瓜制成的飲品由于添加劑以及儲存時間等不確定因素,孕期媽媽要盡可能避免食用。
隨便在網上搜一下都是莫名其妙的聯想詞
再加上網上還有很多虛假醫療廣告的信息,讓人真假難辨,防不勝防。就這樣,育兒難題從不知道「怎么辦」變成了不確定「靠不靠譜」。
315晚會就曝光了搜索網站的虛假醫療廣告問題
為什么懷孕對有些人來說難比登天,對有些人來說卻得心應手?難道這要看命?
NO,NO!迷信要不得,科學才是真理!
其實,不管是備孕還是懷孕,都是有學問在其中的。有為人父母的打算開始,就要好好做做功課,汲取相關知識了,因為備孕和懷孕的很多事兒,并不是我們以為的那樣!
尤其要避開下面4個最常踩的誤區!
01生孩子順其自然,不用刻意備孕?一提起懷孕,很多人第一句話就是:順其自然,覺得都不用刻意備孕。
順其自然,心情放松當然是可取的,但并不是不需要備孕。
因為雖然***卵子的成熟需要大約三個月左右的時間,但身體狀態的調整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所以在萌生想要生寶寶這個想法時,夫妻雙方就應該開始做好全方位的準備了。
有條件的話,建議大家還是先檢查一下“硬件配置”——雙方去做一個系統的孕前檢查。
此外,還要重點要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像戒煙戒酒、健康作息、規律飲食和適當運動等等,也要開始適當地補充營養素,例如葉酸,把身體調節到最適合懷孕的狀態。
02同房次數越多,懷孕幾率越大?說起備孕,誰還不是個“打工人”了?!
為了提高“中簽率”,很多人勤勤懇懇“耕耘”,希望通過增加“雙人運動”的頻率來提高懷孕的幾率。
但其實,性生活次數太多,可能會影響到***的活力和質量,甚至會排出很多發育不成熟的***,適得其反。
當然,若一直“憋著”,每個月只等到排卵期才頻繁進行性生活也不可取,這會讓等待中的***“未老先衰”,活性降低,自然懷孕的幾率也會降低。
所以,保持一個穩定規律的性生活頻率,保障***和卵子的質量,才能更順利地“造人成功”。
03備孕及孕期一定要大補特補?備孕及孕期最怕親友突如其來的關心:多吃點,現在特殊時期,想吃啥吃啥,別克制。
結果肥肉那是扎扎實實地長在了自己的身上!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指出:孕前體重與新生兒出生體重、嬰兒死亡率以及孕期并發癥等不良妊娠結局有密切關系。肥胖育齡婦女是發生不良妊娠結局的高危人群。也就是說盲目、過度進補,反而威脅到準媽媽和寶寶的健康!
正確的做法其實是養成“需要吃什么就吃什么”的飲食習慣,在謹遵醫囑的情況下,有針對性地選擇自身和胎兒需要的營養物質。
例如備孕要盡早開始吃葉酸,孕期要補充DHA、B族維生素、膽堿等營養物質,才更有利于胎兒的發育和自身的健康。大補特補不一定好生養,健康及均衡膳食才是王道!
04葉酸備孕期吃就行,懷孕后就不用吃了?聽說懷孕后就不用吃葉酸了?
當然不行!
葉酸是一種水溶性的維生素,對準媽媽和胎兒都十分重要,它可以促進胎盤發育,降低流產率,還能預防胎兒神經管缺陷,不僅備孕期要吃,而且要堅持吃到孕期甚至是哺乳期。
雖然很多食物中也會含有葉酸,但很容易在烹飪加工的過程中遇熱分解,利用率不是很高。
所以建議備孕和孕期的準媽媽們每天還是要通過適量的葉酸片來進行補充。
但每個女性的體質都不太一樣,很多準媽媽們其實都會有葉酸代謝障礙的問題,對葉酸的吸收率比較低。
建議有計劃備孕的女性提前去醫院檢查一下自己是否存在這樣的問題,再去選擇合適的葉酸。
可見孕育一個健康寶寶的關鍵,備孕體檢也是必不可少的。
最后,送一段話給大家:
我想,每個在備孕的女生,一定都是抱著希望和期待開始的,只是,天并不總如人愿。當好消息沒有及時到來時,陷入焦慮和不安是必然,但,請不要就此懷疑自己。不如,停下來,傾聽自己的內心,放松自己的身體,也許,備孕之旅會輕松幾分!
#備孕百科##女性健康#
關注我:“周說婦產科”,頭條號《行家計劃》入選作者,持續的優質文章,私信必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