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俊英
兒時的記憶里,村頭有一片白花花的棉花地。每到深秋時節,村子里的媽媽們都聚集在棉花地里拾棉花,我們小孩子則坐在棉花地頭嘻戲玩耍。
棉花地里不時傳來串串笑語聲,那是媽媽們感受到了豐收的喜悅!那時候還是生產隊的田地,大家伙同工同酬,一起感受勞動的快樂。媽媽們在中間歇息的空隙,會坐在田間地頭做針線活,有的納鞋底,有的做花鞋,有的媽媽過來給我們小孩子梳梳小辮子,總之那美好的田園生活留給了我樸實而又難忘的記憶,每每回憶起來,都讓我心馳神往,對過去的年代懷念不已!那時雖然貧窮,但是卻閑適快樂,沒有一點壓力。人們每天過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田園生活,一年又一年。
怎能忘,我在棉花地頭,被手巧的妹妹,給我用剪刀剪了頭發,那發藝雖然不是一般的次,畢竟我們才四歲啊,能拿剪刀剪東西已經是很優秀了,頑皮的她,居然心血來潮要給我做頭發,意想不到的是,我居然很樂意,就任憑她拿剪刀在我頭上揮舞,還念念有詞地說,媽媽老是忙,忙的連給我剪頭發的時間都沒有……等媽媽們拾棉花累了,來地頭休息的時候,才發現我鄰居妹妹在我頭上的“杰作”,嚇得三嬸一把奪過妹妹手里的剪刀,訓斥妹妹一通,急忙給媽媽道歉,責怪妹妹太膽大不懂事,幸虧沒剪到小姐姐的頭皮,媽媽無奈只好給我重新整理頭發,長大之后,我們提起這個事情就笑個不停!
棉花地里還有一件有趣的事,那就是小我一歲的姨表弟來我家做客,拾棉花也是趕季節的活,怕下雨棉花爛在地里不收成,就帶我們一起去。小表弟畢竟太小,白天我們玩的挺起勁,到了晚上他開始哭著喊著要回家,他說他想媽媽,媽媽拾棉花累了一天,只好背著表弟,滿院子轉圈,她告訴表弟,“你合上眼我背你回家,”院子里黑漆漆的,小表弟以為真的背他回家了,就一遍遍地問“姨,快到家了嗎?”我媽就說“快到了,快到了。”直到小表弟熟睡的媽媽的背上,媽媽才把他放進屋里的床上休息。而等我們熟睡之后,媽媽還要在煤油燈下給我們趕制一會鞋子才可以上床休息,畢竟我們姊妹五個,馬上過冬了,每人一雙棉鞋必須下雪之前趕做出來,免得凍了我們的腳。而我們的棉衣棉鞋所用的棉花就是村頭地里長的一株株棉桃開出的白色的花!所以人們怎么能不珍惜呢?
如今多少年過去,那一地白花花的棉花,以及那群勤勞樸實的人們,一直在記憶里揮之不去!盡管現在的人們都穿上了高檔的羽絨服,但是對于小時候穿過的棉褲棉襖的記憶,卻是那么的清晰,印在心底!
壹點號遺忘時光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