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中崴了腳怎么辦?發生踝關節扭傷后,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活動活動腳腕,若沒有疼痛或只是輕微疼痛,就不在意了;甚至有人認為扭到腳踝只是小傷,熱敷或用繃帶包扎下就好了。
但這些做法都是錯的
腳腕扭傷后,雖沒有骨折,但外側韌帶可能已經撕裂。如不立即有效固定、制動,受傷的韌帶會在異常位置修復,減弱維持踝關節穩定的力量,致使習慣性踝關節扭傷,有的人一年甚至會扭傷好幾次。
另外還有人會落下踝關節疼的毛病,早期可能是韌帶撕裂處疼,但由于踝關節長期不正常受力,將導致創傷性關節炎。
崴腳后應如何應對?1,無論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扭傷腳,需第一時間休息、制動。一定要立即停止引起損傷的動作。
2,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可以使用彈性塑料薄膜將損傷的部位包裹起來,能夠有效的減輕軟組織損傷的程度,同時減少出血,減輕腫脹,緩解疼痛。受傷2天之內進行間斷性冷敷,使用干毛巾把冰塊包裹起來,放在疼痛腫脹最明顯的部位,每次冷敷的時間在20分鐘,每2個小時冷敷1次。間斷性冷敷能夠使出血的毛細血管閉塞,減少出血,減輕腫脹,緩解疼痛。
3,受傷2天之后局部熱敷,使用熱毛巾就可以,但是防止燙傷,熱敷能夠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加快局部氧氣以及營養物質的供應,有利于損傷組織的恢復。要積極的完善檢查,如果具有手術指征,積極的進行手術治療。保守治療也建議進行石膏固定3-4周的時間,讓損傷的軟組織得到充分的恢復。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否則軟組織愈合不佳,以后會經常崴腳。
崴腳后錯誤的處理***1,熱敷消腫
有些人崴腳后,立即采用局部熱敷的辦法減輕疼痛,雖然暫時舒適些,但這樣做反而造成出血及滲液增加,進一步加劇腫脹程度。
2,白酒擦洗
崴腳急性期應禁忌***,更切忌剛扭傷就馬上用白酒點火擦洗。這樣做往往適得其反,會進一步加劇出血腫脹、皮膚瘀斑,甚至造成皮膚燒傷起水泡。
3,不愿外固定
崴腳后固定制動有助于消腫、減輕疼痛,促進軟組織損傷恢復
4,不及時就醫
一些人認為,崴腳是個小毛病,不用上醫院,掉以輕心,延誤病情,比如有些撕腿骨折患者耽誤了早期治療,給踝關節功能恢復埋下隱患。
5,不注意休息
踝關節韌帶恢復的其中一個環節。崴腳較輕者盡量少走;崴腳較重者不應下地走路,還要抬高傷足踝;如果繼續過多行走不利于腫脹消退和韌帶的修復,會使損傷的外踝韌帶拉長、松弛,愈合不良。
崴腳后遺癥崴腳后遺癥主要是由于腳部崴傷之后沒有及時的進行有效的治療護理導致的。主要可以表現為創傷性的關節炎以及習慣性的崴腳。崴腳后如果不積極有效的治療或者治療不徹底,形成無菌性的炎癥,炎性滲出不斷在局部堆積,就會導致局部組織粘連以及周圍神經受到***引起明顯的疼痛感。其次,如果崴腳后沒有進行石膏外固定或者支具外固定,容易導致局部韌帶拉長彈性降低,關節的穩定性降低,容易形成習慣性崴腳。
如何預防崴腳1、平時注意進行踝關節周圍肌肉力量的訓練,可以采取墊腳尖走、足后跟著地走、原地提腳后跟、跳繩等鍛煉***。
2、在做運動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熱身以及牽伸等活動,維持良好的身體柔韌性,避免受傷。
3、運動時可以選擇鞋底柔軟并且防滑的高幫鞋,必要時用彈力繃帶保護足踝關節。
4、少穿高跟鞋,鞋子一定要選大小合適的,偏大的鞋往往不跟腳,走路尤其是跑步時,容易摔跤,扭傷腳脖子。
5、上樓梯或者走路時,一定要集中注意力,很多人崴腳都是因為心不在焉,沒有留神腳下,一腳踏空或是踩在了圓滑的物體上,導致受傷。
祝平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