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北極星大氣網訊:4月6日,遼寧省人民***發布《遼寧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從該文件獲悉,“十四五”時期,遼寧省將推動鞍鋼和本鋼等央地鋼鐵企業聯合重組,培育世界一流鋼鐵企業;到2025年,遼寧省高品質鋼鐵材料行業營業收入達到2000億元以上。
時至今日,鞍本的重組已經歷時10年有余,其間幾經波折。
而此次遼寧省***正式把鞍本重組列入到省十四五發展規劃,或許始于2019年的那次人事調整——
譚成旭掌舵鞍鋼的意義
2019年10月25日下午,鞍鋼集團有限公司召開中層以上管理人員大會。
***中央組織部有關干部局負責同志宣布了中央關于鞍鋼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調整的決定:譚成旭同志任鞍鋼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免去其遼寧省大連市市長職務;免去姚林同志的鞍鋼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職務,另有任用。上述職務任免按有關法律和章程的規定辦理。
此前一天,原鞍鋼董事長、黨委書記姚林調任中鋁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空出的鞍鋼集團一把手位置,引發了業內廣泛猜測。當時,坊間圍繞盛傳將由在寶鋼工作35年,曾任中國寶武黨委常委兼寶鋼股份董事長,2018年11月調任中國鞍鋼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黨委副書記的戴志浩執掌鞍鋼。
如這種猜測成真,則意味著中國寶武和鞍鋼集團的聯合重組很可能被提上日程。
然而,譚成旭的走馬上任,則引導事件向另一個方向發展——鞍本重組。
鞍本重組,已是老生常談。
據路透社去年3月6日消息,本鋼有關負責人向路透社記者表示,盡管鞍鋼本鋼長期以來一直在談論可能的合并,但本鋼不會與區域競爭對手鞍鋼集團合并。
早在5年前,工信部在“鋼鐵工業十二五規劃”中就制定過一個跨區域重組計劃,當時的寶鋼股份和武鋼股份都被作為重點鋼企,擔任著兼并重組的主力,寶鋼負責整合新疆和廣東鋼鐵企業,武鋼負責整合云南和廣西鋼鐵企業。
現如今,這兩家中國南方最大的鋼鐵公司走到了一起,成立了全球第二大鋼鐵巨無霸。
眼看著這一幕,作為當時在十二五規劃中同樣被欽定的另外兩家承擔兼并重組大任的重點鋼企,首鋼和鞍鋼卻都還在為聯姻之后誰當家而爭執不下,不屬于一個省管轄的首鋼和河鋼自然是誰也不服誰,連一個省內的鞍鋼和本鋼都是面和心不和。
按照本鋼的說法,這其中自然有地方***利益、人員安置等敏感問題,然而更深層的原因在于,“寶武聯姻”之后上可節制三大礦山,下可拓展東南亞和“一帶一路”市場,真正地邁入全球資源整合時代;而地處東北、背靠礦山的“鞍本”,如果無法保證“結果大于二”,又哪有心思去推進“一加一”呢?
十年重組路
2016年9月21日,鞍鋼股份開盤之后便開始直線拉升,僅用了15分鐘就沖至漲停板,盡管這一漲停板并未堅持到最終收盤,但是該股當天仍舊大漲6.9%,交易量達到9889萬股,創下當年以來的第二大單日成交量。
引發鞍鋼股份乃至整個鋼鐵板塊異動的原因,一方面來自于這幾天來寶鋼和武鋼的重組得到最終落實,更重要的是《上海證券報》援引中鋼協副會長遲京東所透露的消息,國務院近期發布了主要針對鋼鐵行業兼并重組的46號文件——《關于推進鋼鐵產業兼并重組處置僵尸企業的指導意見》,而6月底正式啟動的寶鋼武鋼重組,正是落實此份文件的一項重要措施,下一步國家推進的兼并重組對象將是鞍鋼和本鋼,并且“馬上就會研究,到年底可能就會對外公布。”
對于市場傳出的這一消息,鞍鋼股份在9月20日晚間發布澄清公告,表示公司以及控股股東方面均不知情。
這樣一份澄而不清的公告,并沒有終止市場的想象。
在東北證券行業分析師王小勇看來,“雖然鞍本澄清重組,但此類合并自上而下居多,決定權不在于上市公司或其股東,另一方面此類公告無法證偽傳言,也可以解讀為企業給自身留有余地。”
時至今日,鞍本的重組已經歷時10年有余。早在2005年8月,作為東北地區最大的兩家鋼鐵企業鞍鋼集團和本鋼集團就組建了鞍本鋼鐵集團,成為當年國內鋼鐵行業重組的一個標志性事件。
然而此后,兩家鋼鐵巨頭的重組遲遲難以推進,2011年,當時出席鞍本鋼鐵集團掛牌儀式的原國資委副主任邵寧,還曾親自擔任重組推進工作小組組長,也最終沒有更加實質性的推進。
本鋼集團在其2016年的短融債說明書中,對于重組無法獲得實質性進展的原因歸結為:“涉及地方***利益、人員安置等敏感問題”。
本鋼集團也很清楚,兩家鋼企的合并符合國家鋼鐵產業發展政策,從市場的層面,通過重組可以充分發揮雙方在資源開發、技術開發、產品開發和市場開發方面的優勢,實現兩家鋼企的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然而終究繞不開的是,一家隸屬于國務院國資委,另一家隸屬于遼寧省國資委,兩家鋼企的重組自然涉及到中央與地方之間的利益協調,在這個層面之下,還有兩家企業之間的利益協調。
對于兩家鋼企的重組預期,在王小勇看來,“短期內推動力不足,流程長,困難大。”
壓力大于示范
面對重組的困境,留給鞍鋼的時間并不充裕。
曾經為新中國第一輛解放牌汽車提供鋼材的鞍鋼,雖然也已經成為國內大部分汽車生產企業的鋼材供應商,但是現如今卻面臨著國內汽車行業增長乏力以及行業競爭對手新產線進一步投產的壓力,為了穩住市場份額,鞍鋼還在加緊建設針對汽車鋼項目的60萬噸鞍鋼神鋼冷軋高強鋼項目和45萬噸廣州高強鍍鋅汽車板項目。
被視為鞍鋼優勢業務的汽車鋼,現如今要面臨著寶武合并后的挑戰,此前,寶鋼在冷軋汽車板國內市場上的份額已經超過50%,是絕對的行業龍頭,如果加上武鋼,按照長江證券行業分析師的預測其市場份額或將達到65%-70%,鞍鋼在汽車鋼材上面臨的競爭將更加殘酷。
站在鞍鋼和本鋼的視角,寶鋼和武鋼的整合所帶來的壓力,顯然要比示范效應來得更直接,而且這種壓力是多方面的。
寶武合并之后,賣方機構分析師普遍樂觀預期,此次合并有望帶來1+1>2的規模效應。按照廣發證券的預測,在上游方面,寶武合并之后的每年礦石采購量占全球貿易量的5.19%,占三大礦企平均采購量的24%,原料采購的議價能力會明顯提升;在下游方面,除了現有產品的市場占有率提升之外,寶鋼和武鋼在湛江和防城港的項目,已經成功卡位,緊鄰東盟和印度市場,而這兩個市場將是未來全球經濟最為活躍的地區,也將是未來重要的鋼鐵消費區。
如果說寶武合并之后帶給鞍鋼和本鋼的還只是市場的波動,那么300多公里外曹妃甸上的首鋼,帶給鞍鋼和本鋼的競爭就更直接了,兩大鋼企共同擠在一個環渤海經濟圈里,首鋼股份在2015年完成了對京唐鋼鐵的收購之后,2016年上半年在冷軋薄板上的收入已經突破了100億元,超過了鞍鋼股份在冷軋板上的收入。
此后,本鋼先后聯系了整合了方大炭素、方大特鋼、九江萍鋼等多家鋼企的方大系和主導過南鋼混改的復星系,只為給本鋼混改找到一條明路。
就在各方都以為鞍本重組不再可行的當下,昨天發布的一紙規劃,讓這個選項重燃希望。
如若鞍本真正重組成功,將是東北振興邁出的實質性一步。
附:譚成旭簡歷
譚成旭,男,漢族,1963年9月生,山東煙臺人,1985年8月參加工作,1984年12月加入中國***,在職研究生學歷,博士學位,高級工程師。
大連機車車輛廠廠長、大連機車車輛廠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黨委副書記,遼寧省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副總裁;
2015年08月,任遼寧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黨組書記;
2015年09月,任遼寧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
2016年11月,任遼寧省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遼寧省國防科技工業辦公室)黨組書記、主任;
2017年04月,任遼寧省本溪市委書記;
2018年01月,任遼寧省大連市委副書記、市長、市***黨組書記。
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十二屆遼寧省委委員。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大氣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系***: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