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期貨”總是用于房地產行業,通常被解釋為尚未交貨的商品房,但在最近幾年里,汽車界也開始流行“期貨”這一說。可以發現,在不知不覺中,國內汽車市場也涌現出不少“期貨車”,比如極氪001、蔚來ET7、機甲龍等等,都曾被稱作為半成品車,備受非議。那么,當汽車界也開始玩“期貨”時,所謂的“期貨車”到底能不能買呢?
一、蔚來ET7
第一次在汽車界聽到“期貨車”這個名詞,還是源于2021年初的NIODAY上,當時蔚來發布了品牌首款轎車蔚來ET7,還帶來了全新的激光雷達、150kWh固態電池包、第二代換電站。作為品牌下首款轎車,蔚來ET7帶來滿滿的誠意,以上提及的新技術都將搭載至該車型上。
就在當時的NIODAY上,蔚來ET7還直接宣布正式上市,補貼前售價為44.8-50.6萬元,但是車型的交付時間卻要來到2022年,試問如此高的售價該如何讓消費者去欣然接受這么一款品牌下首款智能轎車呢?況且,還需等上一年以上的時間才能提上車。
還記得當時蔚來ET7最大的賣點就是能夠達到1000km續航,不過前提是要搭載150kWh的固態電池包。雖然蔚來曾經表示將在今年3月28號正式開始交付,但受限于技術、法規等條件,固態電池和搭載激光雷達的自動駕駛系統仍屬于“期貨”階段,因此搭載固態電池的版本車型目前仍未開售。
二、極氪001
而在最近,關于“期貨車”的描述最多還是在極氪001身上。自去年誕生以來,極氪001憑借獵裝轎跑設計、超長續航、雙電機下3.8s零百加速成績等優勢,輕松登上汽車界熱門車型榜前列,訂單火爆。盡管后來被指出變相加價、減配、延期交付等問題,但隨著時間的流逝,極氪001已陸續交付到車主手里,在路面上的能見度越來越高。
本以為成功交付對于車主而言就已經困難重重,提車后卻又遇上了各種問題,比如車輛GPS信號不準、導航流暢度、車機系統卡頓、電動車門識別不到故障物等等,不少車主還認為自己提到的愛車就僅僅是一個“半成品”而已。
新車一經推出就出現諸多問題,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無疑會產生信任危機,甚至可以說是對車主們的不負責任。以上這些問題通常都會出現在造車新勢力上,只是沒想到對于吉利這樣的傳統車企也會遇上同樣的問題,也希望車企能夠通過用戶們的反饋對車輛進行多次測試***,重獲車主們及各大消費者的信任。
三、機甲龍
還記得在今年的廣州車展上,長城的各大展臺中都出現了各種識別度超高的車型,比如WEY圓夢、朋克貓、閃電貓等等,其中最能吸引眾人眼球的莫過于長城全新品牌沙龍旗下的機甲龍車型,展臺上圍滿了全國各地的參展人員。
不得不說,極具機甲風格的設計放在眾多新車的展會上確實顯得特別亮眼,長城沙龍品牌首款車型能夠擁有如此高的關注度實屬成功。趁此機會,機甲龍還宣布了正式上市,售價為48.8萬元。
當時該車在車展上僅僅是亮相了外觀及智能駕駛計算平臺、電池等技術而已,甚至連內飾和配置都還沒公布就賣出48.8萬元的高價,***堪稱PPT造車。該車型售價放在國產領域里已經算得上相當高端了,首批***101臺瞬間被搶光,也許這部分用戶就只是看中了這套機甲風格的外觀,但回歸到實用性而言,機甲龍似乎難以成為走量車型。
寫在最后的話:
“期貨”的模式用于汽車界對于車企來說無疑是有利的,但對消費者而言卻更像是在拆盲盒,也許能夠得到意料之外的驚喜,也有可能會讓人有所失望。不可否認的是,“期貨”給我們帶來了與傳統銷售模式不同的新玩法,“期貨車”也擁有著自身獨特的亮點與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