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朝鮮號稱小中華,但朝鮮歷史上的等級制度卻是東亞一絕,在全亞洲僅次于印度。朝鮮也有科舉,但是參加者只能是兩班貴族的子弟,平民階級想靠讀書練武翻身門都沒有。不過在元明之際,由于兩朝皇帝的共同愛好,朝鮮平民階層有了一個翻身逆襲的大好機會,那就是到中國當京漂。。朝鮮平民子弟男的舍得割一刀,女的不怕去遠嫁都有不少的機會實現逆襲。
朝鮮半島歷史上也有宦官,早在新羅時代就朝鮮就有了太監,但是朝鮮半島最早的太監不用做“割一刀”的手術(這倒不是朝鮮半島的君主仁慈,而是沒技術)。高麗是元朝的小弟,因此也有了向元朝進貢處女和太監(朝鮮太監最早就是為朝鮮貢女服務的)的任務,朝鮮半島的“男科手術”才得到了極大提高。朝鮮的貴族階層自然不肯派出自己的子嗣去當太監和貢女,因此不得不在全國范圍內海選平民子女(包括一些低級官僚子女)。
這些到中國混世界的朝鮮男女也深深改變了朝鮮,著名的樸不花和奇皇后就是典型。奇皇后老公元順帝上位后,奇皇后在朝鮮的家人就水漲船高。奇皇后的老爹原本只是高麗的九品官,奇轍狗仗人勢當上了征東行省參知政事(元代的征東行省就是高麗),壟斷了高麗的軍政大權;奇皇后的哥哥還動不動就在朝堂上把高麗恭愍王訓得跟三孫子一樣,奇皇后在朝鮮的子侄也狗仗人勢在朝鮮半島欺男霸女。這種情景讓恭愍王忍無可忍,終于發動政變,清洗了奇皇后在朝鮮的家人去。奇皇后也哭著讓老公在兵力極度緊張的情況下發動了對朝鮮的遠征,試圖給家人報仇。
奇皇后的報復以失敗告終,高麗王朝贏得了暫時的平靜。元朝被推翻后,朱明皇帝延續了元朝對高麗的政策,李氏朝鮮繼續征收貢女和太監。有疑似朝鮮血統的明成祖朱棣還特別喜歡從朝鮮征收貢女(吳晗考證朱棣生母是朝鮮貢女),把朝鮮弄的雞飛狗跳。在明朝皇宮受寵的朝鮮貢女也帶動自己家人在朝鮮雞犬升天,成了朝鮮著名的外戚家族,讓朝鮮傳統貴族痛心不已。
明朝皇宮中一共有260多個朝鮮太監,他們參與了明朝80多次朝鮮外交種的50多次,回老家風光的比例是1/5。明朝皇帝派他們回老家,一是要打探情況,二是要搜集朝鮮的特產(包括美女)。明成祖朱棣就特別喜歡小伙伴李芳遠的獵鷹,因此多次派遣到朝鮮搜刮。這些朝鮮太監回老家后,仗著明朝的國勢在朝鮮大肆收取禮品,還威逼朝鮮上下給自己帶來的私貨買單,接待一回朝鮮太監回國,朝鮮***的國庫就要空上很大一部分。朝鮮太監回國后還會特意要求朝鮮國王封賞自己的親屬,給朝鮮貴族階層增加了不少暴發戶。
這些朝鮮太監對朝鮮也不是全是害處,他們在滿足了自己需要后,還是愿意替朝鮮說話,朝鮮對中國上貢的金銀就是被他們免掉的,朝鮮還通過他們打聽到了明朝不少情報。明朝停止從朝鮮選貢女和太監后,朝鮮平民失去了一個逆襲的途徑。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冷兵器研究所系頭條號簽約作者。主編原廓、作者李從嘉,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