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食,最早在《周書》一書中就有記載,黃帝始烹谷為粥。關(guān)于粥的起源,我們無從得知,但在日常生活中,粥與我們之間的關(guān)系就像其本身的特性,粘稠綿密,相濡以沫。北有八寶粥、臘八粥、黑米粥,南有白粥、艇仔粥、魚片粥。每天喝一碗粥,早已成為大多數(shù)人每天必備的習慣。
今天我們的主角就是與粥息息相關(guān)的一種食品添加劑-“粥寶”黃原膠。黃原膠是一種生物膠,由糖類經(jīng)黃單胞桿菌發(fā)酵,產(chǎn)生的胞外微生物多糖,具有良好的增稠性,在食品行業(yè)中得到廣泛應用。像我們平時吃的酸奶,果凍,布丁等較為粘稠的食品中都用它的身影。
在煮粥過程中加入黃原膠會大大提高粥的粘稠性,不論是口感還是質(zhì)感都大大提升,不論是喝起來還是看起來都非美味誘人。同時因粘稠度增加,使用一半的用料,用一半的時間熬煮就可以讓粥達到甚至超過長時間熬煮的粥的效果,可謂是事半功倍。因此不少餐飲店在煮粥時都會加入一點“粥寶”。
2014年一篇《在外喝粥等于服毒!》的報道引發(fā)大家關(guān)注,報道稱很多粥店的老板會在粥里加“粥寶”黃原膠提高粥的粘稠度,以增加賣相,減少成本,危害市民身體健康。引起朋友圈的瘋狂轉(zhuǎn)發(fā),一時間,大家一邊譴責商家的不良行為,一邊擔心喝了加了黃原膠的粥對人體到底會有什么危害。那么,黃原膠到底對人體有多大的傷害呢?
現(xiàn)在大家談到食品添加劑就十分惶恐,認為所有的食品添加劑都是對人體有害的,是不良商家用來降低成本,欺騙消費者的工具。其實,從廣義上來說,所有少量添加在食品中以改善食品的色、香、味的物質(zhì)都可以稱為食品添加劑,像我們平時做飯用的鹽、醬油、醋都可以稱為食品添加劑。《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關(guān)于食品添加劑的定義為:食品添加劑,指為改善食品品質(zhì)和色、香和味以及為防腐、保鮮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質(zhì)。目前我國主要有23個類別,總計2000多種食品添加劑。
黃原膠是用玉米淀粉經(jīng)微生物發(fā)酵得到的產(chǎn)物,屬于一種天然食品添加劑。其本身毒性非常低,小鼠經(jīng)口LD50>10g/kg。LD50(半數(shù)致死量,即LethalDose,50%)是用來衡量食品毒性的一個指標。意思是一群體重1kg的小鼠每只都吃10g的黃原膠,有一半小鼠會死亡。這個指標越高表示越安全,大家像知道某種添加劑的毒性可以來查詢這個數(shù)值,LD50<50mg/kg即代表有較強的毒性,使用一定要微量。***中***的LD50為50mg/kg,我們每天吃的食鹽LD50為小鼠經(jīng)口3.75g/kg,可見,黃原膠的毒性比食鹽還要低,大家大可不必擔心。
在粥中加入黃原膠確實可以讓粥更好喝,但商家為了節(jié)約物料成本,縮短***時間,再食品中添加黃原膠而且不告知消費者,確實屬于不良行為,應該嚴厲譴責。
大家在熬粥時如果粥不夠粘稠,口感不佳,可以試試加入糯米,小米等這些粘性較高的物質(zhì),增加粥的口感,并且在熬粥時要注意攪拌。
如果大家想嘗試一下在粥中添加黃原膠來提升粥的口感,可以按以下步驟來操作:
1.準備黃原膠
黃原膠在食品添加劑專賣店,大型超市,以及萬能的淘寶都有售賣,而且價格也很低。
2.浸泡
黃原膠一定要用開水長時間浸泡才會溶解,否則會結(jié)塊不溶。
3.加入攪拌
把黃原膠加到粥中不斷攪拌,大約20分鐘就可出鍋。
黃原膠對人體雖無害,但也不要大量食用,而且黃原膠是使用玉米淀粉為原料制成,對玉米過敏的人群切記不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