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創業者很辛苦
本文為閨蜜財經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獲取授權。另,授權轉載時還請在文初注明出處和作者,謝謝!
撰文|蜜妹
最近,自稱"胸無大志"的彭蕾卸任螞蟻金服董事長刷屏。而另一面,曾在電視節目上向投資者豪言,"我要讓你們賺夠所有95后的錢"的98年CEO王凱歆被爆料疑似攜款1.5億"跑路"了。
據公開資料顯示,繼平臺數據造假、非法辭退員工、私吞公款600萬等負面消息之后,這位高中輟學創業,被媒體和投資人熱捧的"創業神童"王凱歆目前已經失聯了,而在失聯前,她陷入了一場幣圈的代投風波,涉及金額達1.5億。
好吧,和可能***15億的80后創業媒體人胡瑋煒相比,這才是真正把同齡人甚至大齡人都拋棄的主兒。
在這個95后甚至00后都曉得販賣焦慮,給你灌雞湯的時代,這位17歲就當上CEO的"創業神童"疑似卷款跑路的消息,會不會讓你舒了口氣?這個趁早出名的創業者,竟以這樣的告一段落,是不是覺得自己還沒被這些紙老虎的小輩給拋棄掉?
01
90后的創業者都可信嗎?
王凱歆是誰?在混跡幣圈之前,她是媒體和投資人熱捧的創業明星,人們口中的"創業神童"、"商業天才"。
據她自己介紹,15歲時創辦神奇百貨,還沒成年就月收入幾十萬,還沒成年就月入幾十萬。在她17歲(即2016年)時,在電視節目《我是獨角獸》,向那些年長她十幾歲甚至幾十歲的投資人宣言,帶他們"賺夠95后的錢",傳言當即就獲得近2千萬的投資。
可好景不長,之后不到一年時間,神奇百貨官網已停止訪問,她因侵吞公款600萬,被投資人列入死亡名單。
2017年7月微信發文稱啟動"大健康"方向項目,并公開招募創始人,可惜發文沒多久,創業項目遭到了封號。
隨后,她又轉戰比特幣圈,但這次卻名聲輸的更慘。從進入幣圈做代投到現在失聯的短短4個月中,她被OKCoin創始人***星點名道姓指責為"詐騙",被DotC創始人石一說成是"騙子",這次被發現失聯還是通過她的客戶爆料才被發現的,在這個圈子里,她甚至被人稱為"毒瘤"。
在王凱歆之前,就有諸多先是被資本市場與媒體熱捧,后來卻輿論翻轉的90后創業者。比如曾宣稱要拿一億利潤分給員工的"霸道總裁"余佳文,"人就是應該20歲去創業"的尹桑,"三四十歲的老一輩企業家沒法了解互聯網"的李昕澤。
但他們現在的情況呢?余佳文的1個億分給員工沒有兌現,創立的課程盒子也沒太大動靜;鼓勵人們甚至自己的女友退學創業的尹桑,因資金流斷裂,公司慘遭解散命運;而李昕澤雖然成功引起了雷軍的關注并走紅,但產品被爆抄襲,不發員工工資等負面品出,而他自己則卸任CEO,遠赴俄國讀哲學。
曾有數據顯示,中國每分鐘誕生8家公司但創業失敗率為80%左右,其中,大學生創業的失敗率高達95%。
向來標榜獨立、個性更敢于表達敢于營銷自我的90后、95后甚至00后創業者們,自然是賺足了媒體以及投資人的眼球。但隨著那些爆紅的90后創業者以或陷入負面風波或無奈解散結尾時,人們也慢慢在反思,這些90后的創業者,是否都可信嗎?
02
中國20多歲創業者很辛苦
其實,如果我們把90后、95后這類的標簽換算成具體的歲數,可能就不那么標簽化思維了。
所謂的90后,現在最大的28歲,最小的19歲。
如果我們套用最近流行的拋棄體,18歲的韓寒出版了《三重門》一舉成為青年作家,20歲的比爾·蓋茨創辦了微軟,20歲的扎克伯格用一個星期就搭建了Facebook,21歲的喬布斯簽署了一份合同,成立了一家后來名為蘋果的電腦公司,22歲的雷軍在創辦僅半年時間的三色公司失敗后加盟金山公司,開啟職業金山職業經理人生涯,同樣22歲的李嘉誠,用平時省吃儉用積蓄的7000美元在筲箕灣創辦長江塑膠廠。
看完這份創業版的拋棄體,你還覺得90后創業很奇怪,很不可信嗎?
但事實似乎確實是如此。
創新工場CEO、知名天使投資人李開復就毫不避諱地公開表示,在中國,二十多歲的創業者路會走得很辛苦,而且未來成功案例絕大部分,不會是來自年輕的初期創業者。盡管當下"二十歲創業"現象在媒體助推下,慢慢成為一種潮流,而且,就像剛才的創業版拋棄體中所列的人,基本上都是在20歲左右創建的。但他依舊認為二十歲創業艱難且失敗率太高。
對此,他是這樣解釋的:
第一,中國教育比較單一,培育專才、比較難培育出全才,學生時代很難在財務、產品、交流上均有建樹。
第二,美國是鼓勵做事是追隨自己的心,而中國還是注重先把書讀好以后再說。
第三,就是中國的互聯網江湖化嚴重,"3Q"、"小3"大戰層出不窮,一個剛畢業不久的人很難去交戰。
03
年輕人創業就真的沒有前途可言了嗎?
似乎也不盡然,蜜妹以前程序員同事的偶像戴志康差不多就是一個反例。他在讀大二(當時20歲)時,一手創辦了自動生成社區的軟件Discuz!,后來成為了國內目前最大的社區軟件及服務提供商,深受程序員喜愛。
而他當時創辦Discuz!,是為了畢業時找份好工作。可是,當真正畢業時,戴志康的同學們不是愁著找工作就是考研、讀研,而戴志康卻獨資50萬元人民幣,在中關村創辦高新技術企業——北京康盛世紀科技有限公司(現更名為:康盛創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專門從事論壇軟件技術研究與產品開發。據公開報道,當年的收入為幾十萬,第二年,營業額達到了500萬,創業第三年時,Discuz!已經成為全球用戶數最多的PHP社區論壇軟件之一。
2010年,創業9年后,以超過6000萬美元(約4.68億元)的金額成功被騰訊收購,而戴志康當時手里大約50%的股份。
收購后,他加入騰訊,成為騰訊電商控股公司生活電商部總經理,后來又低調離職,開始從事投資行業。
蜜妹曾在一次創業分享上見過戴志康,聽眾大多數程序員,他們很親切的叫他老戴。與當時推崇90后創業者、浮躁、急功近利的中關村大街氛圍不同,戴志康算的上是一股清流,因為他一直強調去做自己喜歡并擅長的事,而他自己只是告訴自己,創業是場只有過程沒有結果的游戲,他并沒有掙多少錢融多少資產的目標。
甚至當他做埋頭Discuz!的時候,差不多同齡的韓寒正在受到媒體的熱捧,而他卻在媒體忽略的角落,一邊低調地在學校忍受著來自學校的考試、警告壓力,一邊持續地寫程序,回答客戶的問題,甚至沒空去考試。
蜜妹想,也許這就是他與現在那些紅了一茬又一茬,輿論翻轉了一波又一波的的90后、95后創業者最大不同的地方。在這些創業者借助媒體爆出驚人語句,吸引人們眼球的時候,戴志康卻是專注忘我地要將自己的產品做成行業的最頂尖。
而事實上他也做到了,雖然后期被騰訊高價收購了,但他所創辦的Discuz!,依舊是全球成熟度最高、覆蓋率最大的論壇軟件系統之一,并深受程序員們的追捧。蜜妹沒收到他廣告費哦。
歡迎關注"閨蜜財經":閨蜜看財經,發現財富守護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