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C.科爾在《經濟地理學家學會特別出版物》2010年第15期刊發文章介紹了一些值得關注的內容,
預計到2035年,核電規模將增長44%-99%。亞洲地區增長幅度將為125-185%。
從長遠來看,鈾礦市場存在供不應求的情況。
澳大利亞鈾礦儲量超過166.1萬噸,開采成本小于130美元/磅。其他國家的開采成本多為260美元。
哈薩克儲量62.9萬噸,俄羅斯儲量48.7萬噸。
以上三國,已經占到全球儲量的一半還要多。
澳大利亞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鈾礦床(奧領匹克壩)。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高品位鈾礦(Jabiluka)。
從2012年開始,加拿大及非洲的尼日爾、納米比亞成為鈾礦勘察的熱點區域
1988年以來,日本企業投資購買加拿大、尼日爾、哈薩克斯坦及其他國家鈾礦企業股份。日本和加拿大合資的一個企業在加拿大持續開戰勘查活動。
全球前十大鈾礦采礦公司的總產量,占到全球總產量的87%。這十家公司的歸屬分別是:加拿大、法國、哈薩克斯坦、澳大利亞、俄羅斯、加拿大、烏茲別克斯坦、澳大利亞、澳大利亞
2030年,中國每年將需要6萬噸的鈾。
印度計劃將核電份額從3.2%提高至9%
2019-20年爆發的疫情制約了全球能源需求,對全球鈾價造成影響
美國鈾礦石質量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鈾礦,對于美國國內鈾礦來說,除非市場價格超過每公斤80美元,否則開采沒有任何利潤。
2019-2021年,全球鈾礦石價格一直在每公斤45美元至55美元之間。美國核工業需要90%以上的鈾進口。
結尾部分:
摘要:#加拿大及非洲的尼日爾、納米比亞成為鈾礦勘察的熱點區域
作者:朱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