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時間,我被日本作家太宰治的小說迷倒了,一鼓作氣讀了好幾本,——我說的讀是把復雜些的句子,學到的詞語都記熟了,獨到之處的寫作妙處也體會出了。讀著讀著,讀到了他寫得與魯迅先生交往的一本書,這讓我大吃一驚——一個異國出神入化的天才作家能把與魯迅的交往寫成一本書,足以說明魯迅的文筆談吐入他心,足足感動了他。太宰治打動我,與魯迅先生的打動讀者異曲同工:將荒舊的小院里的小草、小蟲和身邊的小人物刻畫的入木三分,過目難忘,越品越有滋味。我注意了太宰治筆下,從十多個角度把富士山的影像寫出來,有動中的驚鴻一瞥,有平靜的溫文爾雅風貌,將其做了多個形象的比喻。我徹頭徹尾地懂了,過去我們看過的山看過的水看過的所看過的都沒真的看穿看透看懂找到“隱藏”其后的奧妙,如果我們能有這樣的探其究竟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決心信心應對要做的要學的,我們將會在滿滿的樂趣中把自己應做的想做的做到盡善盡美。
太宰治英年早逝,他的作品卻有幾十部,這逼迫信誓旦旦想一鼓作氣要讀他所有作品的我不得不望而卻步。但,我敢保證他的書我還會買下去,他的書將時時存放于我左右。
接連幾天我拜讀了魯迅先生的幾篇短篇小說,對他膜拜五體投地虔誠敬仰。如果將他筆下的文章比做錦衣玉食暴殄天物名門望族的闊少,他偏偏還生得俊俏優雅彬彬有禮,還有仰俯不愧天地之德;如是大家閨秀,還自然美過天仙,上頭發不多不少不粉不膩如上帝安排,下鞋帶都系成文文靜靜的花。文章忌詞語重復,他卻“冒天下之大不韙”逆行而上:胡白胡子恍然大悟說,二十多歲的人恍然大悟說,將大眾幡然醒悟無限感慨無限無奈萬般滋味躍然紙上;死了丈夫的祥林嫂遭人嫌棄,平時原本的舉動,如今不斷被主人慌亂的阻止打斷,兩個“慌亂”的連用將封建思想根深蒂固殺人誅心的可惡寫到極致,同時還能欣賞到主人若有的惻隱之心——她原本可直接約束祥林嫂的言行,她略有顧及祥林嫂自尊,想讓這位一味地只知自言自語不該這不該那勤勞無誤的人兒自懂“禮”“節”……兩個“慌亂”將多幅生動的畫面呈現讀者眼前。豁然明白:小事寫出傳神故事,當自己的一舉一動一點一滴都發光時,你就快有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