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片虐我千千遍,我待鬼片如初戀。大家好,我是只敢白天看鬼片的叉叉。
提到歐美恐怖片,你第一時間想到的是什么哪部電影?
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成為近些年恐怖片扛鼎之作的《招魂》?
能在夢境中把人殺死,引起80年代美國小朋友恐慌的《猛鬼街》?
6名女孩在封閉的山洞里遭遇吃人怪物的《黑暗侵襲》?
是以毀壞肢體為代價換取生存的《電鋸驚魂》?
還是寄生在人體內,從肚子破殼而出的《異形》?
由于東西觀眾的審美不同,在電影評分上有著巨大的差異。在美國各項網絡評選中,1973年的《驅魔人》一直是天花板一樣的存在,可對于習慣了茅山道術驅鬼降妖的中國觀眾來說,宗教驅魔儀式過于一板一眼,顯然不夠***,緩慢的故事推進也很難讓人提起興趣。
號稱影響后世的心理驚悚片《閃靈》。很多東方觀眾看完毫無感覺,這部影片最近一次被觀眾熟知還是《愛情公寓》出現的惡搞橋段。
在大多數觀眾的認知中,歐美恐怖電影離不開血腥感官***,似乎變態殺人狂、惡心的怪獸是每部電影的標配,對于一些鬼怪造成的靈異現象,老外除了驚訝外,并不能觸動他們的精神防線。這就導致了很多歐美的恐怖大作,在國內的評分網站上分數都不高。
像《午夜兇鈴》《咒怨》《見鬼》《鬼來電》等享譽亞洲的恐怖片,歐美片商請來電影的原班人馬進行翻拍,當伽椰子對藍眼睛高鼻梁的外國人干趕盡殺絕時,原作神秘的色彩變得蕩漾無存。
為了給歐美恐怖片正名。叉叉根據豆瓣評分,影片口碑、知名度等多方面考慮,總結出十大恐怖片,這個榜單既含有科幻怪獸元素,也兼顧西方盛行的神秘主義,令人驚訝的是,每個年代都有代表性的影片入圍。
廢話少說,就讓叉叉帶大家盤點一下歐美評分最高的十大恐怖片,看看有沒有你的心頭好在里面吧——
TOP10:迷霧(2007)豆瓣評分:8.0
入選理由:末日與宗教結合,人們在災難面前的眾生相,令人嫉妒絕望的結局
末日怪獸題材的經典之作,也應了“他人即地獄”的至理名言。
改編自美國著名作家史蒂芬·金的《迷霧》主要講述了一團濃霧突然籠罩了主角所在的小鎮,一旦有人進入濃霧中就會被霧里的怪物殺死,主角以及眾人被困在超市里,隨著被困的時間越來越長,猜忌、不安的情緒在人群中蔓延開來。
與其他恐怖片發生在黑夜的故事設定不同,《迷霧》用白色濃郁的霧氣制造了什么寂靜的詭異感,安靜的環境潛伏著巨型生物,本身就能產生巨大的壓抑感。
為了不讓濃霧進入超市,屋里的人將逃命的幸存者拒之門外,眼睜睜看著怪物吃人,充分展現了人性的自私。
《迷霧》之所以能進入前十名,全仰仗于令人叫絕的劇情結尾:從超市逃出的主角一行,在車子汽油耗盡的情況下,自知生存無望,主角將車上的伙伴一個個槍殺,當他因沒有子彈而陷入即將被怪物吃掉的恐懼時,卻發現軍隊從濃霧中出現,一直茍活在超市的幸存者被部隊解救。
觀眾習慣了藝高人膽大的主角帶領配角逃出生天的設定,而《迷霧》最大的突破正是全盤否定了主角所作所為都是正確的這一理論。
敢作敢為的主角落得凄慘下場,反倒是畏首畏尾的茍且者得以善終,令觀眾產生了巨大的諷刺感。
如果您對這種濃霧題材電影感興趣,叉叉再給您推薦一部電影《寂靜嶺》,相信您也一定喜歡。
TOP9:招魂(2013)豆瓣評分:8.0
入選理由:當今恐怖片第一大IP,改編自真人真事增加了故事可看性,串聯起世界各地的恐怖傳說
當今恐怖片第一IP,溫子仁導演的三大代表之一。
截止到2021年,《招魂》拍攝了三部正片,主題劇情圍繞驅魔師沃倫夫婦遇到的真實靈異案件展開,其中既有邪惡玩偶安娜貝爾,也有惡魔修女,墨西哥怪談“哭泣的女人”。
而基本上每部《招魂》電影上映不久就會跟進一步外傳性質的獨立電影。
與歐美一味注重血腥暴力的感官***不同,溫子仁利用東方特有的審美將影片中的恐怖戲份含蓄化表達,傳單下驚現的人形。黑暗中突然出現的鼓掌都***到了觀眾脆弱的神經。這也是《招魂》宇宙獨步武林的秘密武器。
黑暗中突然傳來的鼓掌聲,被風刮下的床單凸顯出的恐怖人影,安娜貝爾玩偶詭異的面容都構成了有別以往的恐怖元素。
而沃倫夫婦提出的被鬼附身的三個步驟更是為鬼上身的設定樹立了標桿。
迄今為止,《招魂》宇宙的全部作品包含:
1.招魂(2013)
2.安娜貝爾(2014)
3.招魂2(2016)
4.安娜貝爾2:誕生(2017)
5.修女(2018)
6.哭泣的女人(2019)
7.安娜貝爾3:回家(2019)
8.招魂3(2021)
沃倫夫婦的驅魔之旅并沒有結束,之后還會有《修女2》和《駝背人》等外傳性質電影陸續上映,讓我們拭目以待,來看看《招魂》到底是否能繼續統治恐怖片的一下個十年。
TOP8:羅斯瑪麗的嬰兒(1968)豆瓣評分:8.1
入選理由:神秘主義電影的開山之作,***結局令人細思極恐,導演因拍攝此片招來殺身之禍
電影主要講述了女主和丈夫搬到了新公寓后,結識了一對老夫婦鄰居。女主來到新公寓后怪事不斷發生,在做了一個被長毛怪物侵犯的噩夢后醒來發現自己懷了孕。
鄰居和丈夫得知女主懷孕后對她關懷有加,這讓女主感到事有蹊蹺。最后女主才得知她肚中的孩子正是撒旦,丈夫和老夫婦都是信奉惡魔的教徒。
以現在的眼光看,《羅斯瑪麗的嬰兒》算不上嚇人,但惡魔借腹生子的設定在60年代確實前衛的設定,電影的故事內容順應了當時美國盛行的神秘主義。這部影片也被美國《娛樂周刊》評為“有史以來最恐怖的電影”。
《羅斯瑪麗的嬰兒》牛就牛在全片沒有一個恐怖鏡頭,卻仍能讓你感受到滿滿寒意,上帝的缺席,信奉撒旦的信徒利用女主誕生惡魔的設定,在當時令人大開眼界,而***式的結局給了觀眾遐想的空間,細思極恐。很多設定也被后世電影發揚光大。
相比影片,他背后發生的故事更加恐怖驚悚。
由于導演羅曼·波蘭斯基由于在影片中抨擊了反派信奉惡魔的罪行,遭到了異教徒“曼森家族”的瘋狂報復,波蘭斯基懷孕的妻子被曼森家族指派的手下殺害,身上足足有102處刀傷。這起案件成為當時轟動國際的特大刑事案件。
TOP7:潛伏2(2013)豆瓣評分:8.1
入選理由:溫子仁三大代表作之一,懸疑元素提升了觀影***
如果說《潛伏1》還是一個標準的美式鬼故事,那么到了第2部則變成了數次反轉的懸疑驚悚片,觀影指數直線上升。
《潛伏1》講述了天生擁有靈魂出竅能力的男主,自幼能看見鬼魂,當他成家立業后,一家人搬進新房,卻時常出現靈異現象。不得已的男主請靈媒解決,才得知不是房子有鬼,而是他們的孩子被惡靈糾纏。
到了第二部,男主帶著妻兒搬到了母親家中,卻再次遭遇了鬧鬼事件,經過另一位靈媒師的調查,得知此次禍害他們的是是兩只鬼,而不是一只。
影片給人最大的感覺就是山外有山,鬼外有鬼,其他電影只有一個惡鬼纏身的設定,被《潛伏》徹底推翻,首先露面的男鬼也是受害者,他的出現只不過是導演的障眼法。這種***迭起的反轉正是《招魂2》獨步武林的秘訣。
在氣氛的營造上,《潛伏》和《招魂》一脈相承:《潛伏》更注重懸疑成分,幾部電影的劇情有很大關聯;《招魂》則喜歡鬼怪嚇人場景的刻畫,幾部作品關系并不緊密。
如果從觀影連貫性方面考慮,《潛伏》是優于《招魂》的。
TOP6:小島驚魂(2001)豆瓣評分:8.2
入選理由:封閉空間題材的典范,美式“鬼片”的代表之作,結局的揭秘讓觀眾大呼過癮
和其他上來就血呼呼的美式驚悚片相比,《小島驚魂》更像是一部披著英語片外衣的東方鬼故事。
《小島驚魂》整個故事基本都發生在小島大宅里,妮可基德曼扮演的女主角獨自撫養著一對兒女,等待著丈夫戰場歸來。
兒女怕光,女主就將窗簾拉得嚴嚴實實,整棟宅子長期處于黑暗之中,直到三名新仆人來到這里工作,靈異現象不斷出現,女主一家的生活徹底被改變了。
亞洲恐怖片一向都注重氛圍的渲染,《小島驚魂》深喑其道:莫名漂浮的窗簾,黑夜中突然出現的人影,都像蟲子一樣慢慢爬上觀眾的神經。不到最后一刻,你永遠不知道電影的真相是是什么,這也是《小島驚魂》最大的魅力。
直到影片的解謎橋段才讓觀眾恍然大悟:原來女主所在的房子是聯通陰陽連接的媒介,仆人和女主只不過是兩個時代的鬼魂,他們互相影響才導致彼此懷疑。而片中出現的各種靈異現象,只不過是實際生活在屋子里的人類在正?;顒?。
總的來說,《小島驚魂》講述還是一個鬼不知道自己是鬼,被人嚇的故事。
直到現在關于《小島驚魂》的各種細節解讀和分析,讓該片有著反復觀看的魅力。
TOP5:異形(1979)豆瓣評分:8.2
入選理由:科幻恐怖片的扛把子,系列電影均由著名導演執導,對怪獸恐怖片影響深遠
提到怪獸恐怖片,《異形》注定是一個繞不開的名字。
上世紀60、70年代受阿波羅登月影響,美國乃至世界范圍內興起了一股外星科幻風潮。涌現出一批經典的科幻電影。其中最為知名的就是《星球大戰》。
外形飛船、高度發達的科技,讓觀眾視野不再拘泥于地球草木。作為恐怖片重要一員的怪獸電影,觀眾已經對大猩猩、巨蟒、鱷魚出現了審美疲勞。與此同時,幼蟲需要寄生,擁有強腐蝕性體液,用彈射口器和鋒利尾巴殺人的怪物電影《異形》應運而生。
通閱《異形》系列,基本都是采用了異形幼蟲被人類因為各種理由帶到宇宙飛船中,異形迅速成長在封閉的飛船內部大開殺戒的故事設定。
《異形》相比別的恐怖片最難能可貴的是,在雷德利·斯科特、詹姆斯·卡梅隆、大衛·芬奇等名導的***下,整個系列鮮有失手,都是水準頗高的恐怖佳作,每部《異形》的風格大不相同。
異形獨特椎狀頭顱的造型,女主角西格妮·韋弗在影片中彪悍的女英雄形象都成為了影視經典。
隨著商業電影的越加成熟,電影公司將《異形》和另一個恐怖IP《鐵血戰士》結合在一起,來了一出關公戰秦瓊的好戲,讓人大呼過癮。
相信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異形》還將繼續統治著科幻恐怖片領域。
TOP4:閃靈(1980)豆瓣評分:8.3
入選理由:歐美恐怖片前三名的存在,浴池走出的腐爛女尸,細思極恐的鏡頭對后世恐怖片影響深遠
一部備受爭議的電影,在西方觀眾中,《閃靈》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就像《午夜兇鈴》之于日本,《鬼影》之于泰國,《山村老尸》之于中國一樣。
可在很多東方觀眾看來,這部電影沉悶,情節冗長,恐怖片段并不嚇人,大段的臺詞讓人提不起興趣,女主角備受爭議的長相受到大眾的嘲諷,這些都是中國觀眾吐槽最多的地方。
以現在的眼光看,故事并不復雜。主要講述了作家杰克帶著妻兒受雇看管大雪封山的旅館,可隨著時間的推移,杰克和妻兒的關系越來越緊張,妻子也發現旅館似乎并不尋常。
導演斯坦利·庫布里克將影片壓抑的氣氛塑造得格外成功:暴風雪中被孤立的旅館,兒子童車碾過地毯發出的沉悶聲音,墻壁上懸掛的黑白照片。
妻子發現丈夫這些天寫的只有一句“allworkandnoplaymakesjackadullboy(只工作不玩耍,使得杰克變得愚鈍)”將影片恐怖的氣氛推上了最高峰。
影片的結尾處,被凍死的杰克出現在幾十年前的黑白照片上,讓觀眾增加了關于影片恐怖的回味空間。
由于《閃靈》在心理驚悚領域巨大的創新,導致很多電影紛紛致敬該片,像周星馳《功夫》里火云邪神所在研究所的血潮水,《頭號玩家》里出現的走廊雙胞胎等等,可見《閃靈》在影視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令人唏噓的是,《閃靈》被很多小觀眾熟知全因為《愛情公寓》的惡搞,杰克·尼克爾森斧頭劈門的片段被張偉演成了喜劇片。這或許在另一個角度,反映了東西方觀眾之間的審美不同吧。
TOP3:電鋸驚魂(2004)豆瓣評分:8.7
入選理由:溫子仁成名之作,血腥與深度并存,影片結尾的反轉直接封神
溫子仁封神之作!懸疑與恐怖完美結合的電影!豆瓣評分最高第153名!所有的一切都不能形容《電鋸驚魂》帶給觀眾的震撼。
17年前,27歲的溫子仁用不到120萬美元將一個密室逃脫,生存和人性抉擇的故事講述得繪聲繪色:兩個互不認識的男人醒來發現被困在一間密室,他們被鐵鏈困住,兩人面前有一具血淋淋的尸體,在一個名叫“豎鋸”男人的指令下,他們要做的是完成游戲規則,來換取生的可能。
與其他一味強調的血腥殘忍的恐怖片不同,《電鋸驚魂》一直探討著生命的價值,這在深度上就提升了幾個檔次。由此也誕生了恐怖片史上經典形象“豎鋸”。
當影片最后,躺在地上的死尸突然站起來,告訴電視機前的觀眾他正是這場游戲的始作俑者時,相信每一個坐在屏幕前的觀眾都被巨大的恐懼感包圍,《電鋸驚魂》也憑此一“站”封神。
叉叉建議讀者直接看前5部《電鋸驚魂》,這幾部劇情比較連貫,您能從中看到豎鋸以及門徒貫徹自己理念的過程,而到了第6部,由于豎鋸已死導致劇情強行續命,有狗尾續貂之嫌,只剩下各種眼花繚亂的刑具引人醒目。
到了第9部,更是被無數媒體和影迷罵得狗血淋頭,一代經典恐怖IP落得如此田地,實在是令人惋惜。
TOP2:第六感(1999)豆瓣評分:8.9
入選理由:溫吞的劇情在結局發生反轉,美式鬼故事的巔峰
一個結局提升電影檔次的經典案例。
故事主要講述了心理專家麥克遭到病人襲擊,隨后病人飲彈自盡,這給麥克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創傷。一年后,他遇到了擁有陰陽眼的小男孩柯爾,在打開柯爾心結的同時,柯爾卻告訴了麥克一個驚天的秘密。
在印度裔導演M·奈特·沙馬蘭的掌鏡下,《第六感》并沒有像其他歐美恐怖片一樣簡單粗暴,塞給觀眾一堆視覺沖擊,而是像“聊齋志異”一樣將幾個短小的鬼故事串聯在一起,觀眾跟隨麥克的視角觀察著小男孩的“見鬼”過程。
除了影片中小男孩柯爾見鬼時的驚嚇鏡頭,《第六感》更多探討的還是人鬼殊途的情感傾訴,看完讓人感慨萬千。
真正讓《第六感》名垂青史在于影片結尾柯爾告訴麥克,他是鬼魂的真相,巨大的沖擊感和恐懼感,使影片之前的所有伏筆都一一對應,這種驚天逆轉被之后的很多懸疑驚悚片發揚光大,可都達不到《第六感》的高度。
《第六感》排名第二實至名歸。
TOP1:驚魂記(1960)豆瓣評分:9.0
入選理由:歐美各種排名第一,希區柯克的代表之作,定義了恐怖片慣用拍攝手法
用最少的錢,拍最傳奇的電影。
這是叉叉對《驚魂記》的評價,影片根據一起發生在汽車旅館謀殺案改編,主要講述了漂亮美女來到汽車旅館,卻被變態殺人狂慘遭迫害的俗套故事。很少有一部電影會像《驚魂記》一樣,喪心病狂地讓女主角出場沒多久就領便當。
《驚魂記》利用蒙太奇的手法,讓兇手獵殺女主和浴簾噴射的水流之間的鏡頭來回切換,女人猙獰的慘叫和冒著寒光的尖刀交相輝映,帶給觀眾巨大的急促感,影片絲毫沒有因為是黑白圖像而降低血腥感。
這一幕也屢次被各家媒體評為“應是最恐怖鏡頭NO.1”。
坐在搖椅上的兇手母親,其實再就是一具干枯的尸體,加深了視覺沖擊力。
安東尼·珀金斯扮演精神分裂的兇手,為之后的很多變態殺人狂提供了模板。
即使放在現在來看,《驚魂記》犀利的剪輯技巧和緊湊的故事節奏,依舊引人入勝。導演希區柯克不愧為驚悚電影的“神”。
總結當然蘿卜青菜各有所愛,有的讀者會說《死神來了》嚇人,也有人為《猛鬼街》沒有上榜憤憤不平。還有不少歐美電影愛好者喜歡各種血漿片?!犊植烙屋啞贰度f能鑰匙》等到底是不是恐怖片一直爭論不休。
從此次排名不難發現,與亞洲一味注重鬼怪作祟的恐怖片相比,歐美在恐怖題材的發掘上更加多元化,無論是對未來科技恐慌的《異形》還是探討人性的《電鋸驚魂》,都展現了歐美電影創作者豐富的想象力。
其實無論哪國恐怖片,都反映了人心遠比妖魔鬼怪可怕的至理名言。文章的結尾,送大家一張恐怖電影角色合照,大家看看有多少人認識的吧。
我是叉叉,喜歡就關注我吧。咱們下周一《鬼片侃侃侃》再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