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井岡山市大倉村,當地人依著祖傳的米酒做法,在其中加入適量的桃花,***出了色澤瑩潤誘人,澄凈透亮的新一代米酒桃花韻。
在井岡山地區,當地家家戶戶每到年末時,都會開始釀造一種傳統米酒——冬酒。冬酒的釀造過程并不復雜,卻沉淀了勞動人民千百年來的智慧。
去年的陳糯米,用清水浸泡一夜后,變得綿軟。家庭主婦們會將泡好的糯米反復淘洗幾遍,直到洗不出白色為止。隨后再用早就備好的木桶飯甑把水瀝干,上鍋蒸熟。蒸熟之后的糯米飯還需要用冷水降溫,直到讓溫度降到30°左右。最后加上酒曲,蓋好密封的蓋子,靜靜地等待美酒釀好就行了
近年來,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當地人在傳統的基礎上研究出了桃花米酒,可謂是匠心獨具,別出心裁。增加了桃花干后,原來白凈的米酒顏色帶上了些許粉紅,米酒中更是散發出一股淡淡的桃花香味,沁人心脾。
想學這種創新型米酒的做法嗎?詳細的圖文教程教你做。
【食材】
糯米、酒曲、桃花干。
【做法】
1.糯米淘洗4遍,洗去其中雜質。如果時間充足,還可以考慮將糯米浸泡大約5到10小時。浸泡過的糯米會變軟,更好蒸一些。
2.洗凈后的糯米倒入飯甑中,瀝干水分。
糯米洗凈后需要瀝干水分,才能進行下一步的蒸煮。一般人的做法是直接將容器傾斜倒水,這樣很容易將米粒倒出,造成浪費。
在江西省井岡山的農村地區,當地人會用一種天然的"漏網"——絲瓜瓤,絲瓜瓤曬干后切開,就是一種綠色無污染的漏網了。
3.瀝干水分后,起鍋燒水,水燒開后將裝著糯米的飯桶上鍋蒸熟。
蒸糯米飯時有一個注意點,就是在桶內糯米還未冒出蒸汽時,千萬不能蓋上鍋蓋。只有在桶內冒出蒸汽時才能蓋上鍋蓋。
要是沒冒煙就蓋上鍋蓋,那說明鍋里的水蒸氣還未滲透每一層的糯米阻隔,蓋上鍋蓋后會導致上層糯米半生不熟時,下層糯米已經蒸熟了的這種情況。
農村人在應對這種情況時,會有一個小技巧,就是在木桶底部交叉放上一些筷子。筷子交叉擺放,會形成較大的間隙,蒸汽會更容易上涌,米飯也會更加均勻的受熱。
4.糯米飯蒸熟之后,用冷水沖刷糯米飯,靜置放涼到大約30度左右。
糯米飯蒸好后不能馬上就放酒曲,一定要放涼之后才放,否則溫度太高的話會殺死酒曲里的霉菌,不利于發酵,米酒會變臭或者太酸。
在傳統的米酒釀造工藝中,人們會選擇將木桶架空在兩個竹條之上,這樣倒入的涼水會迅速從下方流走,干凈又方便。
5.按照一斤糯米大約5克酒曲的比例,將酒曲碾碎與桃花一起,與糯米攪拌均勻。
酒曲盡量按照比例放入,如果放入太多酒曲,可能會導致釀出來的米酒口感微苦。
6.糯米在木桶四周壓緊,中間挖出一個小洞。
釀米酒時,在糯米中間留一個小洞,這個洞俗稱"酒窩"。它的作用是便于觀察酒釀的成熟度,等孔里水滿起來了就說明酒釀做好了。
7.密封保溫保存,靜置7天,等到內里出現清液,即可盛出食用。
密封保存后,米酒的發酵溫度以25°為好。夏季的話,大概1—2天以后,見中間孔中出水,嗅之有醇香味,糯米可在容器中轉動時,即可食用。
冬季可在容器外包上一層棉絮、稻草之類物品保溫,大約7天后就可以食用。夏天天氣炎熱,為防止米酒繼續發酵變酸,可在酒中加少許水煮沸,即可延長貯存時間。
關于米酒,相信不少南方人都有關于它的回憶。每年臨近歲末,一家人抽出一兩天時間,翻出去年的陳米,淘米洗米。再從不知哪個角落翻出幾個木桶、飯甑,細細的刷洗幾遍。隨后便是蒸飯、撒酒曲等等步驟,在這期間,家里的小孩們都能分到一碗加了糖的糯米飯解饞。
隨后就是耐心的等待。冬天是釀米酒最好的時間,一是因為冬天做的米酒可以一直放著,就算是一年都不會壞。
另外一個好處就是年節將近,親友相聚免不了小酌幾杯。這時端出自家釀的米酒,甜蜜潤口的米酒下肚,不僅照顧了肚里的饞蟲,也照顧了臉上的面子,可謂是一舉多得,十分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