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cuī)。”
“遠上寒山石徑斜(xiá),白云生處有人家。”
“一騎(jì)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還記得小時候被這些錯誤讀音支配的恐懼嗎?我們拼命記住的“正確”讀音,如今全部改了!新編教材告訴我們,這些讀音現在全按錯的來!
新編教科書上的注音分別是衰(shuāi)、斜(xié)、騎(qí)。
還不止這些。比如
shuì
說
kè
客
→
shuō
說
kè
客
jīng
粳
mi
米
→
gěng
粳
mi
米
另外還有
更多讀音變化可點擊“閱讀原文”。
對于這次新編教科書出現“更正”讀音的消息,很多人表示不滿。
單個字詞改了或許影響不大,但是把詩句中押韻的讀音改了,不僅不能接受,還覺得這種行為很傻。
我接受不來,念錯的人多了就要改成錯的讀音?一騎qi紅塵妃子笑?不覺得很怪嗎?
這到底是什么導向?因為讀錯的人多就把正確的讀音改成錯誤的讀音?這不是在告訴小孩子讀音讀錯了不重要,只要念錯的人多了,多少年后我就正確了嗎?
作為一個文科生忍不了,我班主任是一位非常嚴謹認真的老師,她非常注重漢語的發音,我想象不到她曾經那么認真的糾正我們錯誤的讀音,到頭來她全是錯的。提議的人是文盲吧。
字典里應該注明古音,讓我們讀古詩時更方便。學生在學習古詩詞時應按照古音讀,才能更明白平仄關系,更明白古詩詞的韻律。
南開大學語言學教授馬慶株表示:
語言是社會交流的工具,隨著社會的發展,語言的發音也會出現變化。為了順應網絡化、信息化時代的日益發展與需求,語言文字也要相對地做出適應與調整。
其實,漢字無論是字形還是讀音,幾千年來一直在變化。某些我們曾經覺得正確的讀音也是在“錯誤”的基礎上延續下來的。教育部1985年就發布了第一版《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后面幾乎每隔一年或幾年都會進行修改,而且修改也在不斷進行中。
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修訂稿)
(2016年5月)
“名無固宜,約之以命。約定俗成謂之宜,異于約則謂不宜。根據約定俗成做出的改變,似乎更方便人與人之間的交流。
▍聲明:本文綜合中國播音主持網,經典導讀,北京晚報,人民日報等整理,資源僅供學習分享使用,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編輯:嘉嘉
有問題歡迎聯系嘉嘉老師jz13554073050
推薦閱讀
一大批新學校將出現在武漢這些地方,看看在你家附近嗎?
我在“鄙視鏈”的底端:普通媽媽在高端私立幼兒園的生存指南
最坑孩子的三碗“毒雞湯”,一大批家庭已中招
教育部下發通知,武漢有這類特長的孩子升學道路更開闊!
武漢15所口碑小學報名材料及注意事項,你能不能上對口一看便知!
這個政策一出,武漢學區房的價格又要暴漲了!
教育部:不能用微信和***布置作業!不能將批改作業的任務交給家長!
武漢家長真“造業”!近20個小時,通宵排隊只為給孩子報個培訓班!
你點的每個好看,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