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收益、低風險,躺著就能賺錢”!
近期,一些不法分子以高利益、高回報為誘餌,利用群眾對“炒外匯”等投資的一知半解,設計圈套騙取投資者的錢財。
事實上,“網絡炒匯”不過是披著“外匯投資”外衣的金融詐騙,許多人最終都血本無歸。
案件回放
11月7日,上海市***局松江分局新橋***接到轄區居民張女士(化名)的報警,稱在網上炒外匯,賬戶被凍結,錢款無法提現。
據了解,張女士是一名退休阿姨。今年10月下旬,張女士閑來無事在家刷“抖音”時,一陌生賬號發來私信,幾次聊天后主動添加微信好友,并在之后連續多次向張女士推薦做外匯,自稱“自己是做走勢圖的,很懂行情,只要跟著買,穩賺不賠”。聽著對方“玄乎又精通”的解說,對外匯一竅不通的張女士,還是心動了,決定試試。
在掃描了對方發來的二維碼后,張女士進入了某網站,按照對方的提示,注冊賬號后就開始充值。第一次充值1萬元,立刻提現了1千元。看到真的能提現,張女士放心了,決定加大投資。
之后,對方說買哪個,張女士就跟著買哪個,看著賬戶里的余額一直在增多,張女士又一次成功提現到2萬元。這下,張女士徹底相信了對方,更加頻繁地在網站上充值,更是想到了借款充值。
在累計充值達到400萬時,張女士覺得賬戶余額已經十分可觀,想要全部提現。可是,在聯系平臺客服后,對方卻稱,全部提現需要交稅。張女士照做了,卻仍無法提現。
再聯系時,平臺客服稱,經常與張女士聯系的微信主人是他們公司的員工,經公司內部核查,其涉嫌泄露公司秘密,因張女士的賬戶與其相關,現已被凍結,需等內部調查結束才能解凍。
此時的張女士害怕了,立即告訴家里人,才發現被騙,共計損失400余萬元。
“網絡炒匯”套路
STEP1、引誘上鉤
首先,騙子會通過微信、抖音等群聊天、發帖方式,以“投資高手”“懂行情”“導師”等虛假身份接近受害人,并主動添加***或微信好友,甚至誘騙受害人加入所謂的“投資分享群”。其實,群內的都是“托”,騙子通過假裝投資成功曬單,烘托暴富氣氛,制造“炒匯投資”快速盈利的假象,消除受害人的顧慮。
STEP2、后臺操控
需要掃碼下載一款應用商城里不存在的App,可以看到外匯走勢和“賬戶余額”。通常,在初次參與時,平臺會以“小投入,大回報”的方式讓受害人初嘗甜頭,誘導受害人加大投資或者拉攏他人參與。其實,一切交易結果都是騙子在后臺人為設定的,受害人只會越投越虧。
STEP3、無法提現
受害人在交易中覺得盈利了,平臺便開始利用需繳納“保證金”“稅費”等門檻阻止提現,甚至利用查封、凍結、刪除受害人平臺賬戶的方式非法占有受害人投資資產。
警方提示
不要輕信所謂的高息、高回報誘惑,尤其是外匯投資。陌生人添加網友要謹慎通過,不輕易嘗試陌生投資App,絕不向陌生賬戶轉賬匯款。要樹立健康的投資理財觀念,不要受到所謂“老師”“專家”的誤導,不要輕信“穩賺不賠”的買賣。如確有外匯結售匯或投資黃金等貴金屬需求,請通過國家認證的正規機構(銀行、券商等)進行辦理。
通訊員:張嘉煜
編輯:秦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