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哈爾濱記者劉菊
近日,50歲的王女士一直(化名)覺得耳朵疼、悶,甚至影響了聽力,直到到黑龍江省森工總醫院耳鼻喉科檢查后才發現,近一個月的時間中,自己的耳朵里住了一只又大又胖的蜱蟲。
到醫院后,耳鼻喉科主任黃少民用耳內鏡為王女士檢查時,發現她的外耳道內有一只圓圓胖胖的蟲子,懷疑是蜱蟲,問她有沒有去過野外。王女士這才想起來并告訴黃少民:"5月中旬,我曾到家附近的山上挖野菜,當時也沒什么感覺。但回家的第二天就覺得耳朵有點疼,再過幾天又覺得耳朵有點悶、腫,而且我聽力還有所下降。我當時也沒當回事,以為年紀大了或上火導致的。但是這幾天我感覺耳朵又開始疼,就想來檢查一下。"
"這只蜱蟲在里面吸了20多天的血,從蚊子大小‘吃’胖到直徑大概0.6厘米。因為蜱蟲叮咬,導致患者耳道內腫得厲害,進而影響聽力。檢查時發現患者耳朵已經發炎,鼓膜也充血了,如果時間再長不治療,可能會傷害鼓膜,從而出現不可逆的聽力損害。"黃少民告訴記者,檢查中,他直接利用耳內鏡為王女士進行異物取出術,蜱蟲被完整地取出,并沒有留下殘留,并為她進行消炎治療,目前王女士的聽力基本恢復。
黃少民介紹,隨著天氣轉暖,越來越多的市民選擇到野外游玩或者挖野菜,他提醒廣大市民,蜱蟲主要棲息在草地、樹林中,因此外出游玩時最好在暴露的皮膚上噴涂驅蚊液,盡量避免在野外長時間坐臥。如果發現蜱蟲已叮咬、鉆入皮膚,應先用酒精涂抹在蜱蟲身上,千萬不要生拉硬拽。黃少民強調,當耳朵進異物后,如果比較簡單的,很淺,可自行取出。如果是一些特殊的,比如一些活動的小昆蟲,那么這類的情況,因為昆蟲有向光性,這個時候,可以在黑暗的房間里,用手機的手電筒照著,昆蟲往光處走,會自己跑出來。如果這些辦法都不行的情況下,建議到醫院耳鼻喉科進行處理,將異物取出來。
【來源:ZAKER哈爾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