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伯伯在田地里耕作時,經常就會發現一條正躲藏在作物葉子下面的菜花蛇。菜花蛇在民間也有很多種別名,它的學名叫做王錦蛇,屬于是游蛇類的科目。而它之所以被稱菜花蛇,是因為它身上長著有油菜花一樣的花紋。
菜花蛇就像是天生的蛇類之王一樣,在它的頭上長著一個類似于老虎頭頂的“王”字圖案。它的個頭一般來說都是比較大的,甚至有的可以長到十多斤。全身混雜著金黃色的斑點,而且雖說它自身沒有毒性,但是其性情卻極為兇猛,只要有獵物靠近就能立馬觸動,讓這些獵物被捕捉吃掉。
菜花蛇
不過即便是菜花蛇如此厲害,但是真的能夠比得上響尾蛇和眼鏡蛇嗎?它又是憑借什么被稱為百蛇之王的呢?
菜花蛇的生活習性菜花蛇時常出沒的地點就是農民的家里或者是村子周圍的草堆和菜地里,之所以會這樣就是和菜花蛇的捕食習慣有著很大的關系,因為它在農村主要的食物來源就是老鼠,而農村的老鼠一般都是在農民自家的糧倉之中,所以菜花蛇也會時常跟隨進入。
在南方一些比較崇拜蛇類的地區,往往都是認為菜花蛇是自己的祖先所變化而成來到自己家中的,所以也別被稱為“家蛇”。其實這背后主要是因為菜花蛇能夠去捕食老鼠,所以才獲得農民的尊崇,特別是在以前鼠患嚴重的時候,菜花蛇簡直就是捕鼠利器。
菜花蛇捕食老鼠
菜花蛇身上是沒有毒性的,但是你可不要認為它們不厲害。要知道它們一旦發起威來可能比一些帶有劇毒的蛇類還要恐怖。它們性情粗暴,在遇到敵人或者一些危險的時候,就會立馬昂起頭,大概是距離地面25厘米左右,身體呈現一種S形狀,以表現出自己的強大,嚇走來犯之敵。
菜花蛇也是屬于卵蛇類動物,在一些南方地區,菜花蛇會在一年當中的5月進行交配活動,并且在6-7月進行產卵,蛇卵數量是在6-10枚。而且菜花蛇的幼崽孵化的過程也是十分漫長的。
一般來說,菜花蛇卵的孵化時間是在40多天左右,但是也要受到當地氣溫的影響,如果說氣溫比較寒冷的話,那么菜花蛇幼崽就會延遲出生時間。根據統計,最遲出生的菜花蛇可能達到2個多月之久。
菜花蛇卵
菜花蛇的捕食區域非常隨意,并不是穩定在某個植被豐盛的地方,它們往往會以游動的方式去尋找新的食物來源,而老鼠比較多的地方就是它們經?;钴S的區域。不僅如此,菜花蛇喜歡活動在比較適宜的氣溫環境之下進行活動,而氣溫如果是在25攝氏度就是最佳的氣溫。
當菜花蛇面前有老鼠的時候,它就會立馬做出攻擊狀態的反應,并且把頭轉向老鼠的位置,同時身體前面的部位會像眼鏡蛇那樣逐漸抬起來,不同的是菜花蛇并不會將前面的部位直立挺起。
一旦獵物經過,就會立馬出擊,這一瞬間的速度極快,一般的小動物都是來不及反應就會成為盤中餐了,而且準確率也是非常高的。
菜花蛇捕食
菜花蛇是極其殘忍的一種蛇類,如果說小白鼠進行逃離,那么菜花蛇就會再次進行追逐撲咬,直到最后抓住獵物。不僅如此,一旦是咬住了獵物那么就不會放開嘴巴,然后就會用身體把獵物緊緊纏繞住,并且用力擠壓它們。
那些被菜花蛇襲擊的蛇類也是非常悲慘的,獵物的眼耳口鼻等部位往往都是在最后流出鮮血,菜花蛇才會放松身體,把死亡的獵物放開,然后再把這些獵物從頭部進行吞食。
為什么菜花蛇是“百蛇之王”強壯的身軀在一些農村地區,老人們常常會說只要名字里帶有“王”字的蛇都是要去吃其他蛇類的。這樣的說法其實不無道理,你看眼鏡王蛇就是專門去攻擊其他蛇類的一種大型毒蛇。而菜花蛇的官方學名就是王錦蛇,那它有什么特別之處呢?
同類相殘
雖然說菜花蛇沒有長著帶有劇毒的毒牙,但是它身上的牙齒卻是異常鋒利,能夠把身旁的敵人一口撕成碎片,它們常常依靠著自己強大的身軀去威懾住別的蛇類。
菜花蛇屬于是除了蟒蛇之外的無毒蛇類最大的一種了,它的體型往往可以長到3米左右,而且重量也可以達到10公斤以上。
通常而言,自身沒有毒性的蛇類去捕食獵物都是會依靠自己的力量的,所以菜花蛇也不例外,它們會像蟒蛇一樣以絞殺的方式來殺死掉獵物。千萬不要小看這種捕獵手段,對于像老鼠那樣的小動物而言,一旦被菜花蛇纏繞住,根本就不可能掙脫開來。
一旦被纏上,基本難以脫身
極強的抗毒免疫性?菜花蛇不僅僅擁有著極強的攻擊能力,同時它之所以不用懼怕眼鏡蛇等有毒性的蛇類就是因為它的身體里存在著很強的抗毒性。根據專家們的調查發現,菜花蛇對于血液循環毒素能夠有一種比較強的免疫功能。
基本上竹葉青、五步蛇以及蝮蛇等分泌出來的毒液菜花蛇都能夠完全抵抗住,不僅如此,菜花蛇在攻擊帶毒蛇類的時候,根本不會給對方絲毫使用毒液的機會。
它們會立馬將其纏繞住,所以民間常常會傳出一句話叫做“一里有菜花,十里無毒蛇”。這些蛇類在看見菜花蛇后都會遠離,以免被它反殺。
菜花蛇出招快準狠
但是這種毒素也是有所缺陷的,比如它在抵抗神經性毒素上所顯現的功效就不是那么強烈了。而眼鏡王蛇以及響尾蛇等都是依靠神經性毒素來捕殺獵物的,所以菜花蛇遇見它們也會不免忌憚三分。
惡心的臭味?菜花蛇之所以能夠讓其他蛇類聞風喪膽,還有一點原因在于它自身會散發一種非常惡心的臭味,這種臭味可以產生一種麻痹作用,讓一些距離它比較近的敵人立刻有眩暈感,從而伺機吃掉它們。而且蛇類的嗅覺往往是非常靈敏的,能夠聞到其他蛇類散發出來的味道。
菜花蛇身上所散發出來的味道簡直是難以形容,民間也曾流傳出一句“破赤練、臭王錦”的說法,尤其是野外的菜花蛇,它們身上散發的味道簡直就像是把臭雞蛋放在氨水中浸泡后的感覺,非常具有***性,幾乎是在距離5米之外就能夠聞到。
菜花蛇會散發獨特氣味
不僅如此,如果說你不小心用手觸碰到它了,大概3天都會吃不下飯。菜花蛇往往喜歡到農村房屋的房頂之上,而農民們也不會驚擾它們,因為它是老鼠和毒蛇的克星,能夠幫助農民消滅這些有害之物。
但是菜花蛇卻不會一直這么聽話,它們有時候也會悄悄來到雞圈或者是鴨圈等地方,去偷吃一些體型比較小的牲畜。
在雞圈旁捕捉到的菜花蛇
菜花蛇越來越少了在上個世紀的時候,菜花蛇還是普遍存在的,在很多溝渠、野外都能夠經常發現。但是為什么現在我們不容易看見菜花蛇了呢?其實這背后和人為性質的捕殺有很大關聯。
由于菜花蛇不具備毒性,而且體型也比較大,所以它常常會被做成一道道美食送到人類的餐桌之上,直到現在,很多地區都還有喜歡吃蛇肉的人。菜花蛇有如此大的銷售市場,那些捕蛇人當然會不惜代價地去野外尋找菜花蛇的蹤影。
這些捕蛇人所使用的捕蛇手段也是非常殘忍的,他們會事先準備好一個比較大點的鐵絲網籠,并且在這個網籠之中再放上一個更小的鐵籠子,最后在這個小鐵籠子里放上幾枚鳥蛋和其他食物等。
捕蛇籠
當捕蛇陷阱的內部設計好后,捕蛇人就會把這它放在森林或者是密集草叢的深處,當菜花蛇看見有食物后,便會慢慢爬進鐵網陷阱之中。而這套陷阱是只能進來而不能出來的。最后等到捕蛇人過來清理網籠時,就會把這些野生菜花蛇帶走,最后賣進餐館里。
而民間之所以非常喜歡吃菜花蛇主要是認為它有著非常好的功效,因為新鮮蛇肉中保留了非常多的生物活性物質,相對于蛇干來說功能更加優異,因此他們會把活體菜花蛇取得的肉片進行烘干,最后在磨制成粉末后服用,對于治療關節性風濕有著極其好的效果。
蛇粉
而且菜花蛇的肉還能夠治療皮膚瘙癢和中風等,在醫學上也常常使用菜花蛇肉進行提純,用來制成一種注射劑,能夠起到消炎和補腎壯陽的效果,甚至是在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等癥狀方面都能夠取得比較好的效果。
做成餐食的蛇肉
雖然菜花蛇吃起來肉質鮮美,但它是一種長年生活在暗處的生物,盡管說身體上不存儲有毒液,但是體內的寄生蟲和細菌也是非常多的,甚至還有病毒。人類歷史上很多傳染病都是因為貪吃野生動物所造成的。
什么原因導致生物減少了?人類由于生產生活的需要于是就過度開發生物資源,其結果就是會導致一些珍稀的瀕危動物走向滅絕,盜獵和買賣更是將動物和金錢掛鉤。直到現在海洋中的魚類和其他的海產品被人類過度捕撈,海洋生物多樣性已經受到嚴重的破壞了,現在幾乎只有3%的海洋是被認為最純凈的了。
其次就是人類無節制地排放廢氣,導致地球氣候產生變化,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幾乎有大概47%的哺乳動物受到影響,菜花蛇也不例外。
人類排放廢氣
除此之外,還有23%的鳥類動物已經快要無法適應地球快速的氣候變化了,并且還面臨著極大的瀕危滅絕風險。
生境破碎化是導致動物繁衍生息的一個重要因素,而生境的破壞主要是因為人類基礎設施的建設和亂砍亂伐以及過度放牧,甚至是當地***的管理水平和政策法律以及管理人員素質等都是影響生物生存境況的重要因素。
菜花蛇作為農村曾經最為常見的蛇類,現在幾乎很難再次看見了,它們數量的減少其實也是在提醒人類,環境問題已經刻不容緩了。
全球物種數量降低
總結:?盡管說菜花蛇是名義上的百蛇之王,它們能夠具有很好的生存技巧,但是依舊無法逃脫人類對于環境的破壞。
如果說有一天我們將菜花蛇也納到了瀕危物種上,那么這將預示著十分可怕的污染物體。所以小編認為:尊重自然,愛護動物,才是人類長久發展的生存之道。
愛護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