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是農家常見的作物,品種和用處也很多,既有原始品種,用于***家居中的瓢、舀,也有用于***手工藝品、文玩的新品種,大大小小,可以說是眼花繚亂。但如何使葫蘆變干,讓葫蘆保證正常品質,均勻、美觀的外表呢?要達到這樣的效果,需進行如下幾個步驟:
【1】確認葫蘆已經成熟。
⑴正常生長的葫蘆,顏色在逐漸失去綠色,并且失綠后,一般在一周左右,再沒有顏色明顯變化。
⑵葫蘆成熟的最明顯的標志是,正常生長的葫蘆,與葫蘆秧相連接的葫蘆柄已經失水發干,目測葫蘆柄已經不能再從葫蘆秧吸收更多的營養。
⑶正常生長的葫蘆,重量明顯的在逐漸的變輕。
【2】采摘。
就是把葫蘆從葫蘆架或其他生長位置摘下,使它與葫蘆秧徹底分離。采摘時,應使用剪刀等輔助工具,剪斷葫蘆柄。不借助輔助工具,容易造成葫蘆柄意外折斷,帶下葫蘆頂部的葫蘆肉,影響葫蘆的完整和美觀。
【3】靜放散水分。
把摘下的葫蘆,放在通風陰涼且干燥的地方,讓其自然失去部分水分。這個過程,要注意以下兩個方面:
⑴不能接受陽光的暴曬。暴曬容易造成葫蘆失水過快,造成葫蘆薄薄的表皮開裂,開裂處顏色加深,出現葫蘆表面顏色不一致,影響外觀顏色一致。
⑵一定要注意放置環境的濕度與通風。濕度過大,通風不好,容易造成葫蘆表面發霉。
【4】刮表皮。
散失水分時間,一般掌握在1周之內,就要開始葫蘆進行刮皮處理。
刮皮就是刮去葫蘆表面薄薄的表皮,***是:用壁紙刀片背面或鋼鋸條無齒端,與葫蘆表面接觸,刀片躺放,與葫蘆表面呈70~90o角來回刮動,就可去除葫蘆表皮。也有使用機械進行刮皮的,但這需要技術,不是普通人就能夠操作的。不管采用哪種***,刮皮操作時一定要仔細、小心,要掌握好力度,不能刮掉葫蘆肉,弄傷葫,并要保證葫蘆表皮全部脫落。
【5】掛起晾曬。
刮凈葫蘆的表皮后,用細繩拴緊葫蘆柄,把葫蘆掛在半陰半陽的高處,進行晾曬。正常情況下30天左右就能徹底干透。晾曬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⑴要注意天氣變化,遇陰雨天應及時收起。如葫蘆較多,掛的比較密集,還要注意大風天氣,葫蘆間的碰撞。
⑵隨時觀察葫蘆的整體顏色變化,如出現一邊顏色深,一面顏色較淡,要調換葫蘆的接受陽光面。
⑶確認干透,要及時收起。干透的葫蘆重量較輕,容易在微風狀態下產生搖晃,如發生頻繁碰撞,容易出現裂紋。
確認葫蘆是否干透的***很簡單,一是目測,顏色變得微黃,掛著的葫蘆微風就能產生大的擺動。二是聽聲音,用手彈擊葫蘆,發出的聲音較脆,即是干透;也可雙手拿起葫蘆晃動,能聽見葫蘆內的籽互相撞擊,發出沙沙的聲音,也是干透的表現。
經過以上的操作,就可以得到一個成熟度好、外表顏色美觀一致,并且干透的葫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