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貂,又稱巖貂,鼬科貂屬。體形細長,大小與紫貂相近,體長在45厘米左右,尾長度超過體長的一半。分布于亞歐大陸,棲息在森林、矮樹叢、森林邊緣和巖質丘陵。食性廣,以各種小型獸類和鳥類為食。因其毛皮價值珍貴,曾長期遭受獵捕。石貂是中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頭部呈三角形,吻鼻部尖,耳直立、圓鈍。軀體粗壯,四肢粗短,后肢略長于前肢,足掌被毛,前后肢均具五趾,微具蹼,趾行性。爪尖利而彎曲,并能部分收縮。毛色為灰褐或棕褐色,絨毛豐厚。喉胸部具一鮮明的白色或繭黃色塊斑,呈V形或不規則的環狀,有的塊斑在喉胸部中央呈長條狀。
兩性同色,雌性個體較雄性稍小。性情膽大勇猛,行動敏捷,善于攀緣。聽覺和視覺都很敏銳。多晝伏夜出,夜間或黃昏時活動頻繁。經常出沒于森林、巖石區和田野地帶。在多巖石的溝谷、山坡等處穴居,營巢多在石堆或巖洞內,有時也侵占其它中小型動物的洞為窩,亦喜居于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