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嘴鯨,學名巴西星項鲇,硬骨魚綱鲇形目頸鰭鲇科星項鲇屬,是一種淡水魚類。分布于南美洲尼格羅河、奧利諾科河流域,棲息在水域環境的中上層,適應能力強。體長約30厘米,外貌奇特,以其恐怖的吞食能力而聞名。巨大的頭部占據了其軀體的1/3,巨大的頭部上的巨大的口裂幾乎超過頭長的2/3,完全張嘴的它們可以輕松吞***型與自己相當的獵物,這也是“大嘴鯨”名稱的由來。
其體型有點短胖,體背黑褐色,肚皮雪白,皮膚光滑,眼神顯得有些呆滯。大嘴鯨最令人贊嘆的地方,就是其驚人的吞咽能力與消化能力。它們食量巨大,每次捕抓到獵物后,都是直接吞咽下去,有一種“蛇吞象”的感覺。有研究觀察指出,從它們嘴巴含住獵物到吞下,最多僅需1-2分鐘,可謂是相當干脆利落。可作為觀賞魚,但不建議與其它魚類混養,因為這些魚類很有可能都會成為它們的美餐。
鲇魚,鲇形目魚類的統稱。除南極洲外,分布于世界各處。此類魚的顯著特征是周身無鱗,身體表面多黏液;頭扁口闊,上下頜有多根長觸須;上背較黑,腹面白色;尾圓而短,背鰭小,臀鰭與尾鰭相連。不同品種之間大小差異極大。生活在河湖池沼等處,多棲息在水草叢生、水流緩慢的底層。白天多隱蔽,夜晚則十分活躍。為肉食性魚類,習慣于游至淺水處覓食,吃小魚、貝類、蛙類和水生昆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