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為華夏兒女、炎黃子孫留下了無數“瑰寶”,單就幾千年來的飲食文化,就為中華文明書寫了光輝燦爛的一頁。中華美食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無數代中國人勤勞與智慧的結晶。今天我將為大家分享一種中國人從古至今都愛吃的傳統美食——“雞”。
溝幫子熏雞
雞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家禽,也是吃得最多的一種禽類肉食,我國飼養雞的歷史已經有四千多年,最初來源于被馴化的野生原雞。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有關雞的吃法和做法可謂是五花八門,百家爭鳴,難怪人們常說:“無雞不成宴”。那么到底哪些吃法和做法才是最有名的呢?一起來看看:
中國“十大名雞”是哪些?你吃過幾種?到底哪一種才是你的最愛?首先聲明一下:以下十大名雞的排名不分先后,究竟哪一種才是你心中的“霸王雞”,只有你自己心中才有數。
NO1:香酥雞
=香酥雞是魯菜中的一道名菜,具有山東地區的特色風味,特別以山東濟南、青島和煙臺三個地方***的香酥雞最為出名。香酥雞的選材也極為考究,選用的是“筍母雞”***,其***過程更有特點:雞身用料酒和鹽涂抹;雞腹內塞入花椒,蔥白、姜拍松,與丁香、八角腌制數小時以上;然后以清湯上籠蒸至軟爛,入油再炸。做出來的香酥雞酥香撲鼻、皮焦肉嫩、金黃紅潤,堪稱雞中一絕,要是配上一壺老酒,讓你體會到什么才是真正的人間至味。
NO2:叫花雞
叫花雞,聽到這個名字,一定會覺得它與“叫花子”有關。不錯,叫花雞的由來相傳就是從前有一位叫花子,在偶然的機會中得到一只雞,因為沒有任何炊具和烹飪調料,又想吃這來之不易的雞,于是就用最原始粗暴的***,將宰殺、去除內臟的雞直接用黃泥和柴草包裹后,放在火中煨烤,結果剝去燒干的泥巴,吃到了香噴噴的、原汁原味的雞肉,從此世上便有了“叫花雞”,這也許就是“叫花雞”名字的由來。
不過,如今的叫花雞,經過了數十代人的技術改良,不管是做法還是味道,再也不是從前那個叫花子吃的叫花雞了。它變成了江蘇常熟的一道傳統名菜,常熟叫花雞風味獨特、聞起來芳香撲鼻;吃起來酥爛肥嫩,入口即化;看起來紅光亮麗,無論從味覺還是視覺,都能給人以強烈的食欲感。
NO3:口水雞
口水雞屬于四川川菜中的一道名菜,集麻辣、鮮香和滑嫩于一身,其中主要的味道在于“麻味”,也就是花椒放得特別多,吃了這道菜,會讓你的嘴巴被花椒麻得張不開,口水直流,我想這就是“口水雞”這個名字的由來??磥沓舜ㄓ宓貐^喜歡這重口味之外,其它地方喜歡吃清淡口味的人就沒有這個口福了,想想可以,吃還是算了吧!
NO4:怪味雞
怪味雞又叫“秧盆雞”,也是川渝地區常見的一種傳統特色名菜。它的主要材料不是整雞,而是選用白皮嫩公雞的雞腿肉***,之所以稱為“怪味雞”,主要就在于它的味碟調料非常復雜而考究,用20多種調料混合配制而成,配出來的味碟要具有麻、辣、甜、咸、鮮、香的綜合口感才算合格。怪味雞主要的特點就是:雞肉細嫩,椒麻味濃,鮮香可口,川渝地區的人在吃怪味雞時,經常會配上一道家常豆腐,動物蛋白和植物蛋白相搭配,既可以補充身體所需的營養,又不會發胖。
NO5:大盤雞
大盤雞是來自于我國新疆的一道特色名菜。對于新疆,我們的印象中好像只有葡萄、枸杞以及牛、羊肉做得非常出名,但是別忘了,新疆的大盤雞也是火遍大江南北的一道美味佳肴。雖然對于大盤雞的來歷眾說紛紜,沒有一個具體的考證,不過現實中的大盤雞非常有特色,集各方口味于一身,既有川、湘菜的麻辣,又有蘇菜、粵菜的甜香,真可謂辣中有香,軟中有糯,佐酒下飯皆美味。
NO6:德州扒雞
德州扒雞,顧名思義,它是來自于山東德州的一道名菜。這道菜有著很悠久的歷史,距今已有300多年,也算是魯菜中的一張耀眼“名片”,享有“天下第一雞”的美譽。德州扒雞的最大特點就是沒有骨頭,而且香氣十分濃郁,外觀金黃誘人,吃起來口感滑嫩,有種入口即化的美感。
NO7:道口燒雞
道口燒雞,屬于我國四大燒雞之一,來自于河南的安陽,是安陽市的一大傳統特色美食,同樣享有“中華第一雞”的美譽,曾經是清朝時期的朝廷貢品,看來它與“德州扒雞”有得一拼,到底哪個是第一,有誰分得清?道口燒雞的獨特之處在于用到了很多種名貴的中藥材,還有陳年老湯,做出來的成品燒雞不僅色澤艷麗,而且具有色、香、味三絕,吃起來肥而不膩、酥香脫骨,吃后還會滿口余香,看到這里,我早已經是垂涎欲滴了。
NO8:符離集燒雞
符離集燒雞是來自于安徽宿州的一道特色名菜,由一個名叫“韓景玉”的人所創造,因此又名“韓家扒雞”,是國家地理性標志產品,同時被列入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符離集燒雞的最顯著特點就是:顏色鮮艷、嫩白如玉;味道獨特,聞之濃香撲鼻,吃之肥而不膩、肉爛脫骨、肉骨不分,骨頭越嚼越香,令人回味無窮。如果到了安徽的符離集,不吃燒雞,真是人生一大遺憾!
NO9:紙包雞
紙包雞既是廣西梧州地區的傳統特色美食,也是一道歷史悠久的名菜,梧州市的一張“名片”,距今已有2200年,它可比如今流行的“紙包魚”名氣要大多了。早在南越國時期,紙包雞就曾作為南越王定都的國宴主菜,也是當時南越國向西漢王朝年年進貢的貢品,可想而知,紙包雞在歷史上就已經久負盛名。
如今的紙包雞仍然保留幾千年來的傳統做法和風味,從選材到***都十分嚴謹考究。原材料選用農家散養的三黃土雞,而腌制調料更是多達10種,包括醬油、姜汁、八角、茴香、陳皮、草果、紅谷米、古月粉、蔥白粒和白酒。腌制好的三黃雞要用玉扣紙包裹,再入鍋進行油炸。紙包雞的獨特之處就在于讓雞與油不直接接觸,不但鎖住了雞肉和各種調料的味道,而且讓這些調料與雞肉的味道通過高油溫的激發,香味更加芳香醇厚,肉質更加鮮嫩滑爽。難怪有人說:“到了廣西梧州,不得不嘗紙包雞”。
NO10:溝幫子熏雞
溝幫子熏雞,聽其名便可知其意,它是來自遼寧省北鎮市溝幫子鎮的一道傳統名菜,距今已有132年的歷史,由一個名叫“尹玉成”的人于清光緒十五年所創立。溝幫子熏雞憑借十六道精細工序、三十種甄選配料,四代老湯的獨特工藝,***出的熏雞具有紅潤光亮,香氣四溢,肉質細嫩,爛而連絲的特點,被譽為中國"四大燒雞"之首、“中華老字號”而蜚聲四方,只可惜我至今為止,也沒有吃過一次正宗的“溝幫子熏雞”,想起來真有點遺憾!
好了,有關中國十大名雞的分享到這里就結束了,不知這十大名雞中,哪一種才是你心中最愛的“霸王雞”,你吃過其中的哪幾種?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我是家常美味,感謝大家的耐心閱讀!如果大家覺得有不正確的地方,歡迎留言指導,我每天在這里為大家討論美食相關的話題;分享美食相關的知識和技巧,您的收藏+評論+轉發,關注+點贊,將是我繼續奉獻優質美食內容的強大動力,下期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