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評論員屈旌
4月14日,王思聰轉發了一則質疑世界衛生組織(下稱世衛組織)是否推薦過連花清瘟膠囊的視頻。16日,以嶺藥業回應稱,公司從未在任何場合表示“世衛組織推薦連花清瘟”,對于近期不實輿論信息,以嶺藥業已向上級部門進行匯報。(據4月17日澎湃新聞)
雖然輿論風波驟然升級,多少源于王思聰自帶的流量和話題性,但是關于連花清瘟的爭議,其實由來已久。一方面,在數次重大疫情中,連花清瘟的身影頻頻閃現,被媒體總結為“起于“非典”、露頭角于甲流、聞名于新冠”;但另一方面,一直沒有任何權威、確切的結論,認為這一藥物對于預防和治療疫情有顯著效果。
目前可追溯的事實是,的確有多家網站以“世衛組織認可中醫藥治療新冠療效連花清瘟防治獲得可靠依據”、“世衛組織認可!連花清瘟為全球戰疫貢獻‘中國智慧’”等標題發文,明示或暗示連花清瘟就是“世衛認可”的新冠預防藥,以嶺藥業也的確吃到了這一波紅利,股價連連飆升。而爭執不下的焦點主要有,世衛組織到底有沒有推薦連花清瘟膠囊?這些文章是否為以嶺藥業親自或授意發布?這其中是否存在違規操作,操控股價的行為?
從以嶺藥業的回應和眾多公共媒體、自媒體的梳理來看,世衛組織的確沒有單獨推薦過連花清瘟膠囊,只是在今年3月22日發布的一份會議紀要中,記錄了一位與會專家援引一則有關連花清瘟膠囊用于治療新冠的療效及安全性的論文,從而建議WHO鼓勵成員國采用融合傳統藥物的***來治療新冠的說法。
可見,“世衛認可”的說法,至少是不嚴謹、不足夠真實的。無論發布這些文章是否是企業自身行為,作為上市公司,當這一輿論切實對股價產生了影響時,應該要有所反應,及時更正,不能一邊吃著紅利,一邊撇清干系,這樣顯得很不負責任。而這其中,如果涉嫌信息披露違規或操縱股價等行為,證監會也的確應該介入調查,嚴肅查處,維護市場交易秩序。
不可忽視的是,這不是一場簡單的資本輿論戰,只對K線圖產生影響。連花清瘟是一種藥,而且在當下的疫情防控中,是非常常見的一種藥,甚至因為太常見了,被民間冠之以“神藥”之稱。據媒體報道,上海市向居民分發數百萬盒中藥連花清瘟膠囊,而根據社交平臺上的反饋,很多家庭在沒有收到米面蔬菜等必需物資之時,就已經收到了連花清瘟膠囊。這樣的普及率很容易讓居民認為,這個藥就是可以預防新冠、甚至治療新冠的,這種潛在的影響,可能比“世衛認可”更有滲透力和傳播力,更能產生實際的影響。
而已經有很多醫學大V和***人士,針對此事發聲,認為連花清瘟膠囊主要適用于輕癥發燒和普通型有肺炎的新冠患者,并不能預防新冠,而且成分復雜,也不適合健康人服用,并不屬于防疫緊急物資,不應該如此優先發放,甚至由此再度引發中西藥之爭,這些是在資本運作之外,我們更應關注的,更加重要的問題。
防疫要講求科學性,俗話說:“是藥三分毒”,預防用藥更要立足于科學,為老百姓的身體健康負責。醫藥是***知識,普通人很難搞得明白,一般都是防疫部門怎么說,大家就跟著怎么做。連花清瘟究竟是什么藥,應該怎么用,該不該、能不能這樣發,恐怕不能限于“世衛是否認可”的爭論,也不能只喊證監會介入,更應有衛生部門的權威說法和指導,來清除所有混淆視聽的雜音,保障人民群眾用藥安全。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