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當媽的來說,世界上最偉大的發明只有一個——紙尿褲!
自從它誕生以來,不計其數的媽媽從換尿布、洗尿片的繁重勞動中獲得了解脫。
更別說它給了娃更好的睡眠、省去了當媽的不少煩心事。
當媽的這條命四舍五入都有一半是尿不濕給的!
但是!
即便作為現代育兒家庭的救星,很多新手爹媽還是get不到它的正確打開方式(有的還因為沒用對紙尿褲鬧了不少笑話)。
并且迄今為止,它還承受著許多不白之冤。
今天,我們就要讓你重新認識一下這個偉大的發明——
拉拉褲不會脫
屎尿糊了娃一腿
家里娃8個月大的清清,最近剛把紙尿褲升級成了拉拉褲。
拉拉褲,又名紙尿褲,顧名思義就是一拉就穿上的升級版紙尿褲。
第一次給娃換拉拉褲時,清清簡直打開了新世界大門:這個像小***一樣的玩意,穿起來真是方便。哪怕娃撒潑打滾腿亂蹬,往上一提,輕松完事。
除了……脫下來的過程不太愉快:
像***一樣脫掉這玩意兒,屎尿糊一腿啊!
這么糊了幾次后,外婆忍無可忍,想到了一個好辦法:直接從兩邊剪開唄!屎尿就不會劃過寶寶的整條腿了。
不過,這樣用剪刀,還是有點危險的。
于是,每次換拉拉褲,就成了全家上陣的大工程:一個抱+摁著娃,一個小心翼翼地剪開:
直到周末,清清帶娃去母嬰店洗澡,這套操作讓店員看不下去了:你不知道,稍微一用力,拉拉褲兩邊是可以撕開的嗎?
原來這才是拉拉褲的正確用法:
……
怕尿不濕“不透氣”
外婆剪了一排“出氣孔”
用剪刀對紙尿褲下“毒手”的,還真不止是清清家。
另外一個資深老媽子果果媽倒是自己沒犯錯誤,但家里的紙尿褲也出了“怪事”——
那天晚上,第一次,只是shi從娃的尿褲邊漫出,浸濕了床單。
不久后,果果媽覺得身下一熱,開燈一看,娃的衣服和床單又被尿泡濕了——得,再換一次。
直到換了第N次,果果媽開始疑惑:今晚怎么總是漏尿?
拿起剩下的尿不濕仔細一看:尿不濕的兩邊被細細密密剪了很多小孔:
果果媽這才想起,今天下午,自己老媽拿了把剪刀,在床邊勞作了很久:
第二天問起,老人家一臉認真:是我剪的啊,這樣更透氣嘛!
果果媽哭笑不得。一時間不知道該心疼老媽,還是剩下的報廢尿不濕。
很多(老)人會質疑:衛生巾那么捂,尿不濕能透氣嗎?
糕媽敲黑板啦:尿不濕和衛生巾根本不是一回事!
導致衛生巾悶濕不透氣的,主要是底層防滲漏的PE薄膜。而尿不濕雖然比姨媽巾厚幾倍,但它的底層一般用的是無紡布,很透氣,可以及時疏散尿液中的熱氣和濕氣。
▲加入熱水后,扣著紙尿褲的杯子馬上變得霧蒙蒙的
更有人不服氣了:紙尿褲容易紅***。就算洗尿布辛苦點,親媽也會給娃用布尿片。
紙尿褲簡直一百萬個冤枉!
上面紙尿褲的透氣性大家都看到了~
再說,紅屁屁的誘因不只是透不透氣,而是尿液、便便對臀部皮膚的***。
無論是紙尿褲、還是布尿片,沒有及時清理***上的屎尿的話,便溺***一點都不會少。
而且粘過便便后的布尿布洗起來還特!別!麻!煩!
甚至,連光***也是一個道理:屎尿糊在身上久了,一樣要紅屁屁。
反而紙尿褲有神奇的吸水材料,可以迅速吸干尿液,可以減少對皮膚的直接***。
所以,別再糾結什么“尿不濕不透氣”啦,事實上,減少屎尿和皮膚的接觸時間才是關鍵。
換個紙尿褲
差點把娃給拎吐了
對紙尿褲這事,不止女人們路子有點野,爸爸們也沒落下風:
有位新手爸爸,給娃換尿片的時候是這么干的——
把娃往床上一躺,隔尿墊往娃***下一塞,一手抓住兩只小腳丫,提得差點就只剩頭還挨著床了。
這位爸爸悠著點啊,你都把娃拎吐了。
換尿不濕的正確手法,看這里:
小Tips:
1.不要一股腦兒把娃的腿提太高,容易吐奶還傷腰。
2.臍帶脫落前,要把紙尿褲上面的邊邊翻下來,別包到臍帶。
你還記得自己(or你老公)第一次給娃換紙尿褲的小心翼翼不?從養娃新手到老司機,花了不少時間吧?照顧baby時,鬧過什么笑話,悟出什么妙招……都歡迎在留言區說出你的故事,說不定,下一篇文章的主角就是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