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貓糧狗糧的時候,我們都會在包裝上看到禁止喂食反芻動物的提示。
反芻動物主要是具有反芻消化方式的動物,反芻消化是指動物進食一段時間后,半消化的食物可以返回到嘴里繼續咀嚼,牛、養、鹿等食草動物,都會使用反芻消化的方式額外咀嚼,提升食物的消化效率。
貓和狗同樣作為動物,為何它們的糧食不能飼養反芻動物呢?
貓糧和狗糧中,會添加反芻動物的骨肉成分:反芻動物主要都是食草動物,由于食草動物的食物主要是草料、樹根等難以消化的植物纖維,因此反芻動物會先把食物簡單咀嚼后吞入胃中。
等待這些食物在胃中浸泡軟化之后,就會重新將半消化的食物送回口腔,再次進行咀嚼,從而形成反芻消化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反芻動物會進行非常復雜的消化,從基礎的草料、樹根中獲得所需的營養,因此很多反芻動物都有多個胃,可以在胃中進行復雜的消化。
貓和狗并非食草動物,而是雜食動物,并且只有一個胃。
相比反芻動物的多胃消化系統,單胃消化要更加簡單,作為雜食動物,貓糧和狗糧的成分也比較復雜,在添加各種谷物的同時,也會添加很多肉類。
雞肉是寵物糧的主要成分,但是很多寵物糧中,也會添加牛羊肉,或者生產線上會存在牛羊肉的殘留。
如果將寵物糧喂食給反芻動物,就會發生同類相食的情況,對于反芻動物來說,同類相食有可能傳播朊病毒,誘發瘋牛病等疾病。
反芻動物同類相食,為何會傳播朊病毒:“同類相食會傳播朊病毒”,這句話只是比較容易理解的一種表達方式。
從生物學來看,朊病毒并非是傳統意義上的病毒,而是一種特殊的蛋白質,但是朊病毒的蛋白質,和普通的蛋白質不同,是以β-折疊為主的異常蛋白質。
普通蛋白質以α-螺旋為主,β-折疊為輔,朊病毒的異常形態,會通過接觸正常蛋白質,改變其他蛋白質的空間結構,與朊病毒的蛋白質形態進行同化。
朊病毒進入到任何動物的體內,都有可能傳播朊病毒,但是每一個生物體都有自身的免疫力,因此朊病毒進入生物體內,可以通過自身的免疫系統進行一定程度的抵御。免疫系統并非萬能,在歷史上,存在過朊病毒通過動物肉傳播給人類。
科學家在實驗中發現,朊病毒對同源的蛋白質,具有更強的感染性。朊病毒如果來源于同類、同物種,傳播感染的幾率就會增加,并且親緣關系越近,感染幾率越大。
因此貓糧狗糧都會禁止喂食反芻動物,從而避免出現反芻動物的同類相食,減少朊病毒的感染幾率。
總結:貓和狗作為寵物,都是屬于雜食性動物,因此貓糧和狗糧中,往往也帶有少量的牛羊肉,而牛羊肉都屬于反芻動物。
動物的體內,可能會由于基因突變等情況,產生特殊的朊病毒,而朊病毒對同源的蛋白質,具有更強的感染性和傳播性,因此貓糧和狗糧禁止喂食反芻動物,避免同類相食,降低傳播朊病毒的風險。